青州民俗文化
浅谈青州北城满族的婚礼民俗
内容摘要:婚姻是维系人类自身繁衍和社会延续的最基本的制度和活动,本文主要介绍了山东古城青州的满族婚礼民俗及满族婚俗体现的诸多的功能。关键词:青州满族婚礼民俗功能
山东省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形成了山东民俗古朴淳厚、丰富多彩的特点。清雍正八年(1730年)雍正帝亲自提议在青州设驻防城,因此青州八旗驻防城———青州北城应运而生,青州满族在当地生活学习汉文化的同时也十分重视保留自己的民族传统,因此满族文化得以充分的保留,形成了独具特色、弥足珍贵的满族民俗文化,如婚礼文化、葬俗文化、禁忌民俗、祭祀文化、饮食文化、旗人礼俗等.多种民俗文化,在这其中又以婚俗文化最具特色。陶思炎先生在其《应用民俗学》一书中提到,婚嫁礼俗作为一个特定的民俗活动表现了人们对人生的关注和追求,同时体现了四种文化功能,即’、获取社会的认可,加强血缘联系,+、增进社会往来,#、渲染喜庆的气氛。满族虽是骑射民族,生性豪放,但在此等人生大事上也是十分注重的,入关以来又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颇具特点的满族婚嫁民俗。清朝统治者为了保持民族旧俗曾采取许多措施,但满汉文化交融是历史的潮流,在汉族纳亲、问名、纳吉、纳微、请期、亲迎等婚娶六礼的影响下,满族形成了一套新婚俗,大致可分合婚(换帖、放定、追捷、坐福);迎娶;拜北斗、回门等程序。
(一)合婚
从前满汉是不通婚的,八旗内部都可以通婚,但是就是不可以和旗外民人结亲。因为当时青州北城满族男女嫁娶都在本城,多数为亲上加亲。“所以就有了‘骨肉不还家’与‘同姓不嫁’的说法。从民族关系史的角度看,满汉不通婚的禁忌在清代有满族比汉族优越的地位与待遇上的干扰,在清以后有汉族歧视满族的状况,都成为满汉通婚在习惯上的障碍。直到清光绪二十八年,清廷才允许满汉通婚,但当时只是少数汉族妇女嫁入北城为妾,而满族妇女并不外嫁,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情况才逐渐有所转变。青州北城满族男女结亲,也要有人做媒结亲,与汉族婚俗中的“纳采”、“问名”大致相同。也要交换“龙凤帖”。“龙凤帖”上有议婚者的旗佐、姓氏、年龄、生辰八字等,以此来推断议婚的两人是否“相克”或“犯相”。这个过程旗人称之为“合婚”。合婚后证明两人各方面不“犯相”后媒人才进行下一步的说合。“合婚”无异议后,男方便带着定礼到女方家中,称为“放定”,女方答应议婚,男方主妇至女方家问名,相看年貌;姑娘如果对男方满意,就给对方装一袋烟。俗称“装烟礼。”如双方相看满意,则赠送如意、钗钏等为定礼,名曰“小定”。小定后,选择一个吉日,未婚新婿同族人一起往女家问名,女方聚族欢迎。男方长者致词以示愿结秦晋之好。女方长者也致答谢词。这时,就算正式订婚俗称“大定”。大定礼毕,未婚两人拜女家神位,再拜谢女家父母、舅舅等诸亲。之后女家进茶主宾易位,再设酒宴祝贺。男方回去后根据议定的聘礼择吉日向女方正式下聘。青州的汉族称之为“下催妆”,青州满族称之为“追捷”。
(二)迎娶
女方出嫁当天要先拜祖先祭祖坟,或在祖宗板前由母亲或族长举行“开锁礼”女孩方可出嫁。第二天,晨曦初露,新娘上轿前梳妆打扮好,蒙上红头纱,新娘由长辈抱入带着麒麟送子雕像的彩轿中。花轿前由乐队仪仗引导,由其哥哥护送,嫂嫂挎着“子孙饽饽”食盒随从,后面跟着送亲太太,场面热闹宏大。满族在努力保持本民族的风俗习惯的同时也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因此婚礼沿途如果遇见庙、井、石、墓,也要像汉族一样,以红毡遮挡轿门,以避煞神。轿至新郎家门口时,新郎家却大门紧闭。这却与汉族婚礼中的热闹情形有所不同了,轿车停在夫家门口,新娘于车中等候,这种风俗称为“劝性”。这也充分体现了满族骑射民族的尚武之风,同时又暗喻了八旗子弟忠于上主、时时不忘自己守城保国的职责,祈求打胜仗的祈福心理。乐队仪仗奏乐完毕后,门外又问“还有什么”,门里答“小葱拌豆腐”,这是幽默、诙谐的满族人取“葱”“腐”的谐音,对新人的调侃和祝福,希望新人早生贵子,且聪明多福。这时,新郎家才打开大门迎接新娘,新娘脚踩红毡由送亲太太搀扶着下轿。待新娘进门时,新郎拿弓箭向轿门方向连射三箭,门后站着个彪形大汉,手握钢刀,钢刀出鞘,待新娘迈进门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3、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4、叶涛《民俗学导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苑利《中国民俗学教程》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