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卫健局2022年第三季度工作总结及下步打算
2022年,区卫健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统筹推进卫生健康各项工作,现将第三季度工作总结及第四季度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第三季度工作总结
(一)凝心聚力,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铜墙铁壁”
一是精准高效“抓源头”。“7.15”本土疫情以来,共开展十一轮全员核酸检测,累计检测*余万人次。优化设置核酸采样点位,调整采样点位进小区、进工地、进企业,我区核酸采样点位增设至*个,高峰设置采样台*个。统筹配置采样队伍,分级设置三个采样大队,储备采样队员*余名。高效完成样本检测,同时启动*台pcr设备,积极协调第三方检测力量,紧急抽调配置检验人员及辅助人员投入检验工作,最高日核酸检测能力达*万管。二是争分夺秒“断链条”。高效做好本土病例全流程处置,“7.15”以来,共处置确诊本土病例*例,区外病例轨迹*例,均在24小时内完成流调、转运、密接判定、次密判定,未在我区引发社会面疫情传播。提升大规模密接调查能力,建成*人的核心流调队伍、10人的信息支撑队伍、*人的常备流调队伍、20人的预备支援队伍。建立快速混管追阳机制,创新追阳办法,形成工作合力,组建专业追阳流调队伍和应急采样队伍,最大限度快速锁定风险人员。三是从严从实“守底线”。抓好院感防控监督指导,完成对全区医疗机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督查,对全区核酸采样点和核酸实验室工作指导检查,对全区医疗机构整改情况“回头看”。加强集中隔离点工作管理,制定《*市*区集中隔离点卫生指导标准(第一版)》,指导集中隔离场所,并对发现的问题现场责令整改。四是实干担当“勇逆行”。“7.15”以来,我区共计派出支援成华、新都、龙泉驿、锦江核酸采样医疗人员*人次,累计采样*人次,支援*密接、次密接核酸采样*人次,织密疫情防控安全网,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二)固本强基,夯实医疗服务能力“磐石之基”
一是高层次提升医疗资源新布局。全力推进区妇幼保健院“三甲”创建,邀请省、市级专家对区妇幼保健院进行模拟创建评审,迅速针对模拟评审中存在的问题和医院自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督查。加快推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女儿童医院、姚渡卫生院迁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项目建设,提升医疗机构硬件能力。创新设置区级医学重点专科,完善相应管理、培育、考核机制,立项首批区级医学重点专科4个,立项后的区级医学重点专科将作为省市级重点专科储备项目进行培育。二是全方位聚焦卫生应急新举措。邀请市级专家对我区院前急救工作进行指导培训,提高创伤应急救治能力,组织各单位院前急救医护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规范院前急救医疗服务行为。严格依照流程,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监护型负压救护车配置工作方案的通知》,推动本区3辆负压救护车购买程序。按照《关于印发*市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持续推进我区2023年至2025年需配置*台aed工作。三是多途径推进中医药事业新发展。深入规划,多措并举,从教育工作入手,稳步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草拟完成《*市*区第四批中医药师承教育方案》,对接姚渡学校,落实本学期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授课相关工作。成功申报省级中医重点专科*个,授牌市级医学重点专科*个,在建市级医学重点专科*个,*人入选省卫健委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后备人选,5人入选省基层卫生专家库专家,*人获评市名中医称号。
(三)齐头并进,围绕公共卫生能力提升“多点开花”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一是夯实基层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制定《*区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22-2025年)》和《*区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22-2025年)》,积极推动全区各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妇女、儿童保健规范化门诊,做好迎接市卫健委抽查复核工作的准备。二是健全老龄服务工作机制。积极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指导两家医疗机构做好迎接市卫健委安宁疗护定点机构评审筹备工作,继续开展失能老年人上门健康服务指导工作,持续推动老协搬迁工作。三是提升卫生应急保障能力。按照《*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智慧急救信息平台应用的通知》的要求,加快推进智慧急救信息平台应用升级或更换。持续规范区、乡医疗机构的急诊科、急诊室建设,打造设施设备齐全、交通工具先进、保障到位、队伍稳定的急诊急救和卫生应急阵地。
(三)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一是保质量,推进公立医院全面发展。每月监测通报全区各公立医院运行情况。定期召开医改工作推进会议,听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情况,研究解决问题困难,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二是谋深入,推进县域医共体国家试点。定期通报医共体运行情况,引导医院集团完善人、财、物、信息、技术上下联通的工作机制,有效提升县域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三是稳成效,推进薪酬制度逐步改革。梳理各医疗机构薪酬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完善薪酬制度,建立体现医务人员劳动技术价值的更加合理的薪酬制度,有效激发医务人员提升技术、提升能力、提升服务的主观能动性和干事创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