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切入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提档升级。推进改户厕、清垃圾、净街面、通地沟、治污水等整治提升工作,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全市农村环境和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坚持系统谋划,推动工作任务稳步落实。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上,我市不仅注重宏观层面的整体规划,也注重微观层面的具体落实。在整体规划上,制定专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条例,明确环境整治工作的具体原则和各方职责,为各级主体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在具体落实上,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进一步细化为年度任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政府办实事的重点民生项目清单,并进行同步督导,力求保质保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二)坚持专题整治,推动重点问题攻坚突破一是举办重点主题年活动。从实际需求出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分年开展道路、绿化、农厕改造等主题年活动,稳步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重点任务。2023年,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全市累计实施厕所改造103.3万户,约占全省改厕的1/10,改厕覆盖率93.67%,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二是开展重点攻坚行动。开展春季、夏季、秋冬季专项村庄清洁整治行动,对环境薄弱村庄进行专项整治。例如,嘉祥县黄垓镇组织志愿者、党员干部开展每月集中整治活动。同时,还针对农村村容村貌提升、镇街驻地环境整治提升、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畜禽养殖粪污整治6个方面分别开设专班,进行重点突破。

(三)坚持久久为功,建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长效机制。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上,我市通过建立监管监督机制等方式保持长久效益。一是通过将片区进行具体责任划分,逐步建立起区、镇、保洁公司、村义务监督员、村网格员五级监管网络机制二是率先研发运行的“和美儒乡”智能监管平台发挥了数据管理、日常巡查、督查管理、随手拍问题处理、第三方暗访检查等作用,建立起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长效监督机制。除此之外,我市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推行“信用+”治理模式,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宣传教育引导工作,引导群众长效维护农村人居环境。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一)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主动性积极性。强化思想认识,深刻理解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工作重大意义和现实需要,不断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持续凝聚共识、倒排工期、协同发力、压茬推进,切实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和实质性进展,为高质量高水平办好全省脱贫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现场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坚持目标导向,稳步推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各项任务落实。锚定目标任务毫不动摇,紧盯重要节点,重点做好“十大聚焦”。一是聚焦规划再完善,既要符合实际,也要突显特色优势二是聚焦方案再落细,建立健全“清单制+责任制+时限制”工作机制三是聚焦产业发展再提质,突出片区主导优势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抓好农户庭院建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四是聚焦基础设施再补短,重点围绕水、电、路、网、讯等方面优化城乡布局,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五是聚焦环境整治再规划,加强农房风貌塑造,抓好农村改厨改厕,联动治理农户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培育农户文明素养六是聚焦发展机制再创新,进一步丰富乡村发展业态,吸引更多业主进驻,注重适度规模化经营,注入乡村可持续发展活力七是聚焦基层组织建设再提能,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深入实施“乡村头雁”培养计划,整体优化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八是聚焦农村综合治理再统筹,充分发挥区委社工部、区委组织部等部门联动作用,多方发力,从制度机制入手,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九是聚焦驻村帮扶再发力,各帮扶单位要充分调动行业部门各类要素资源,积极为联系村乡村建设建言献策、添彩助力十是聚焦主体作用发挥再探索,要持续探索务实管用高效的工作方法,让农户发挥最大主体作用

(三)加强组织领导,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全力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工作。督促各任务乡镇(街道)党政“一把手”做到亲自抓,当好“一线总指挥”,多方凝聚工作合力,形成上下联动,协同高效的工作格局,加快推动乡村“五大振兴”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率先“开花结果”。强化要素保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发挥项目叠加效用,全力做好保障服务。强化督促指导,采取现场调研、定期督查、跟踪督办、工作通报等多种方式,严格落实每周汇总推进情况,向主要和分管领导报告,每月通报工作机制,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各项建设任务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