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审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审计重点有哪些?

市政基础设施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是城市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都对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工程审计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中工程造价审计是工程成本审查的重要抓手,是工程质量审查的有效手段,本文就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造价审计发现的问题总结分析,提出造价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重点。

市政基础设施指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等的的土建、管道、设备安装工程。由于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关系到民众生活工作,建设周期短,要求高,任务重,涉及的专业种类多,协调工作量大,可变因素多,生产要素价格变化快,使得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复杂多变。现就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造价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中发现的常见问题归纳出审计重点,以供大家一起探讨研究。

一、工程造价审计中发现的常见问题:

(一)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和决算超预算的“三超”问题

1、建安工程费超支

决策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关键环节,在市政基础设施设计完成后,它的建安工程造价的80%以上就确定了。所以“三超”现象的发生主要的原因是:(1)设计人员对成本控制意识薄弱,只考虑技术先进,没有考虑经济型,没有采用限额设计。(2)工程规划和设计不合理、考虑不周,后期调整规划、设计变更增加。(3)设计时间紧,设计深度不够,存在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问题,造成投资估算不准,影响施工进度,增加施工成本。(4)业主为了项目能尽快“审批”下来,故意压低上报的投资额,造成实际建设成本高于批复额。(5)其他原因,如概算、预算编制不准确,没有准确预测建设时期的材料价格走势等。

2、工程建设其他费超支

由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大都在城区内,受周边征地拆迁的影响较大,拆迁量越大,影响量也越大,根据笔者多年审计经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超支主要是征地拆迁费超支,主要原因是建设单位为了尽快启动项目,满足工期要求,放宽标准、超标准、超范围补偿征地拆迁费用,或者是概算未考虑地段复杂性,预估偏低等原因造成。同时征地拆迁的滞后又直接影响工程进展,导致延误工期,增加管理成本。

(二)工程量清单编制不准确

工程量清单编制不准确包括清单漏项、工程量不准确和项目特征描述不完整,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工程造价。

1、清单漏项

工程项目通过招投标,建设单位可获得施工单位在不低于成本价的情况下的优惠。如果清单漏项了,施工单位就没有对该项进行优惠报价,建设单位就不能获得此部分的优惠,也会对以后的单价取定带来争议隐患。

2、工程量不准确

工程量不准确,给中标人采用不当报价建立了前提,施工单位可以采取不平衡报价方式,对以后不会发生或工程量减少的项目报低价,对可能会增加的项目报高价,在不影响投标总价的有利情况下,通过报价技巧,从而获取更大利润,给业主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3、项目特征描述不完整

项目特征描述不完整,会导致各投标单位报价内容不统一,会给招标工作和今后的竣工结算工作带来争议,施工单位可以以施工内容与清单描述不一致为由,对原来的报价进行重新组价,让业主享受不到让利优惠。

(三)虚增工程量,虚设项目,高估冒算,虚增造价

1、虚增工程量,虚增造价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四)抽查影响造价大的重点和关键工序,特别是措施项目和隐蔽工程

审查重点和关键工序的工程量、单价、取费标准是否与现场、施工图和合同相符,施工原始记录、隐蔽验收和影像文件等相关资料是否能够相互印证,真实可靠。

由于材料费约占项目总造价的60%,施工单位往往在隐蔽项目或者认为不太重要的结构部位进行偷工减料,减少成本支出。审计时我们要将项目的主要材料进行工料机分析,细化到不同施工时期,结合施工单位提供的财务资料和材料的进出库文件,抽查不同时期的材料用量,并与设计图纸数量对比,审查其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