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流程精进主审业务能力的思考
主审是审计项目的中间桥梁,是审计组组长的重要助手,也是现场审计的重要组织者,在审计项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审负责协助把握审计目标、组织审计实施、撰写审计报告,其工作贯穿审计项目的全过程各环节。可以说,主审的能力水平直接影响审计项目的质量和效果。培养一名合格的主审,在审计业务上应重点提升审前、审中、审后工作的能力水平。
用心谋划审前准备
审前准备工作是审计项目有效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要协助精准编制方案,通过审前调查、对接有关部门、利用天眼查等方式,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主责主业、管理模式、问题线索等,画好被审计单位“经济像”,确定审计方向、审计重点,提高审计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避免审计实施方案操作性不强、重点不突出、方案编制和实施“两张皮”等问题。
其次,要协助细分工明职责,主审要有知人善用的本领,审计组成员大都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单位,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和个人经历,要结合成员特点协助进行分工,提高审计人员与工作内容的匹配度;要明确地向任务承担者交代所要完成的任务与要求,为按时、高质量地完成审计工作提供人力保障。
最后,要协助做实审前培训,围绕审计目标,组织审计人员系统学习相关政策法规,分析政策目标、具体要求以及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做足审前功课。
精准发力审中管控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培养合格的主审,关键是要提高把控审计质量的能力。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其次,要深挖审计成果,遇到问题疑点多问几个“为什么”,总结分析普遍性典型性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确保最终的报告呈现的是对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整体思考和认识,为党委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参考。
最后,要做好归档工作,严格执行审计项目档案的整理、分类、装订、保管等工作流程,确保每一项审计活动有据可查,每一个环节证据材料完整无缺,每一条审计结论和建议都有清晰明确的档案支持。
一名合格的主审在做精业务工作的基础上,还要具备胸怀大局的政治能力,要有向中心聚焦、为大局服务的政治意识,站在党委政府的角度以审计视角密切关注“国之大者”,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要提升统揽全局的谋划能力,要善于规划、把握重点,协助做好审计组人员管理、审计沟通协调等。要善于钻研、不断学习,牢固树立“最后一道关”意识,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平时多“充电”,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