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淬炼忠诚本色 激发使命担当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忠诚,既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信仰。“对党忠诚”,是党章明确规定的党员义务,是每个党员入党时在党旗下的庄严承诺,也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循的党性原则,党的性质就是要求对党忠诚。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厚植“人民至上”的真挚情怀,把百姓冷暖装在心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马克思说人民群众是历史过程的积极主体,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把群众团结在自己周围,领导群众夺取胜利。坚持人民至上是新征程上战胜各种困难的制胜法宝,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厚植“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为民情怀,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深入基层,常来“村头村尾”走一走、常去“走家串户”聊一聊、常到“田坎地头”干一干,走进与群众之间的物理距离,拉近与群众之间的心灵距离。要在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精准发力,将工作关注点聚焦在人民群众的民生大事、关键小事上,如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领域,以“人民满意”为最高追求,当好群众身边的贴心人,将“人民至上”的理念融入血脉里,落在行动上。
责任是使命的基石,担当是使命的双翼。强化“攻坚克难”的实干精神,把责任担当举过头顶。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复杂局面,无论是战疫情、抗风险,还是稳经济、惠民生,每一项成就都来之不易,靠的是一批批共产党人牢记使命、敢于担当干出来的。党员干部作为党的事业的中坚力量,要时刻牢记肩上扛着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在矛盾和问题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面对重大原则问题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面对改革发展问题迎难而上、攻坚克难,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豁得出来、顶得上去,以“义之所在、舍我其谁”的担当,催生“为民之责”,要牢固树立使命意识,立足本职、埋头苦干,涵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魄,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要树立“破薄冰、涉险滩”的担当意识,工作中杜绝马虎应付、推诿扯皮,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韧劲,以钉钉子的精神,把棘手的事办妥、把难办的事办好,用我们的“辛苦”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在切实为民谋利中,更好地托举起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