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材料:不断创新完善机制 严格依法依规办事

治理“三重”信访事项、化解信访积案,是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强化宗旨意识、转变工作作风的有力抓手;是推动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市切实增强治理“三重”信访事项和化解信访积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到思想上重视、举措上有力、行动上积极,“三重”信访事项治理和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

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推动“三重”信访事项治理和信访积案化解,信访工作部门应加强与各级各部门配合,提高认识、加大力度,严格依法依规办事,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完善长效机制,做到以下几个“必须”。

必须压实责任,落实包案化解。压实领导干部“六包”责任制——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定点接访、专题接访、重点约访、带案下访和领导包案活动,对信访积案进行全面梳理、分门归类、建立台账,认真落实好领导干部包掌握情况、包解决问题、包教育转化、包稳控管理、包督查督办、包依法处理的“六包”信访工作责任制。同时,实行一件积案、一名领导、一班人马、一套方案、一包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使包案领导干部善抓敢管、抓出成效。压实信访部门的“督促指导”责任——建立完善信访要情呈报、重大信访事项跟踪督办、督查通报、信访责任追究等工作规章,信访部门成立信访积案化解工作指导组和督导组,对责任单位进行指导督导,开展经常性督查,及时了解掌握工作情况,对上报的信访积案办结材料严格把关,确保积案化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压实有权处理信访事项单位的“主体责任”——根据“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信访工作原则,信访部门逐件疏理信访积案、明确责任单位并及时交办,相关单位要安排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调查处理。对内容有交叉、涉及多个部门的,做到明确牵头单位及配合单位;对跨县区跨部门的信访积案,则由市信访联席办牵头,相关单位共同参与联合办理,严防推诿扯皮、拖延不办等现象发生。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必须强化基础,源头预防化解。要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努力把信访问题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当地,最大限度消除风险隐患。积极推动“最多访一次”,推进群众诉求特别是初信初访初投问题得到及时妥善和一次性有效解决,要防止一边开展信访化解攻坚,一边形成新的信访积案,避免因解决不到位产生重信重访重投,转变为新的积案。在强化县(区)级信访工作的基础上,还要加强乡镇(街道)、村级信访工作网络建设。基层工作者要增强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带着感情去工作,同时坚持政策、法律法规不动摇。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要注重从顶层设计、政策层面解决信访积案,以点带面,解决带普遍性的信访积案。防止因政策不延续、不平衡、不完善、不周全和不落实激化矛盾纠纷。要注重源头预防,充分发挥基层的作用,第一时间处理化解矛盾纠纷,防止形成信访积案。

必须增强力量,提高业务水平。信访工作力量需充实配强,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部门可增设信访工作岗,专职负责信访工作。拓宽基层信访工作人员成长路径,提高基层信访工作人员工资待遇。用好用活新录用国家公务员和新选任领导干部到信访部门挂职锻炼政策,要求每一位新录用公务员必须到基层锻炼学习。通过定期开设各类层级的信访工作培训班或专题性讲座,组织信访问题较集中的部门的业务骨干参加信访业务培训,提高接访及信访案件办理水平,打造一支政治素质硬、业务知识专、心理素质好、协调能力强的专业队伍。

必须创新机制,汇集各方力量。组建国家、省、市三级信访工作专家库,组织专家组针对重点信访案件和疑难突出信访问题,从法律层面会商“诊断”,出具法律审查意见书,为有权处理机关对案件的定性和下一步工作意见提出建议,尤其是“三跨三分离”类案件,可协调上级专家库援助,推动建立法律专家参与重大疑难信访案件会商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村委会、居委会、行业协会、群团组织在团结教育群众、化解调处矛盾、帮扶救助困难群众具有独特的政治、组织和群众优势,建立有机衔接的工作机制,积极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帮助群众通过合法渠道、正常途径,合理伸张利益诉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