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执政能力建设思考

党的**届**全会《决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执行政策的重要桥梁,也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更是党执政兴国和执政为民的基础。

一、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基层组织的工作成效最直接地反映和检验党的执政能力,其重要性体现在:

(一)党的基层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组织者

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最终要靠党的基层组织带领干部群众去贯彻实施,要依靠基层组织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进行充分的宣传和组织发动,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地加以落实。

(二)党的基层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推动者

在贯彻落实上级精神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和阻力,问题最终的解决,要依靠党的基层组织结合各自实际,研究新办法,采取新措施,保障和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顺利实施。

(三)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新时期执政经验的创造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许多创造性的做法最初都是来自基层,来自生产第一线,基层的探索和实践为党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四)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成效的体现者和反馈者

党的基层组织是群众了解党和党的工作的根本途径,党执政水平的高低,群众首先要看党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党员干部的表现,群众对执政成果的评价也必须通过党的基层组织反馈到上级。党的基层组织是党与群众、政策与实践之间最重要的“连接点”。

由此可见,离开了党的基层组织来说“执政”以及“执政能力”,都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如果不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势必影响党的执政基础和国家稳定、发展。因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长抓不懈的任务,必须引起各级党委高度重视。

二、我区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情况综述

近年来,通过开展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调查研究年和转变作风年”、农村基层组织“先锋工程”建设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等活动,我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加强我区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提供了物质保障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紧紧抓住发展这一主题,积极采取措施,统筹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一是认真落实扶农支农政策,全面取消农业税费,农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二是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的产业化步伐,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探索股份合作制改革,实行村级集体资产量化管理,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二)基层党员干部的队伍建设,为加强我区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

我区始终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摆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首要位置。一是抓好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以德才兼备、精干高效原则,选好配强镇、街道领导班子,使镇、街道领导班子整体结构更趋合理。二是抓好村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优化结构、依法办事的原则,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及时把年纪轻、学历高、观念新、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后备干部推上领导岗位。三是抓好党员队伍建设。积极创新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坚持标准,严格程序,严把党员“入口”关,运用多种形式,注重实效,开展党员教育,对不同的党员进行分类指导,并实行动态管理,基层党员素质整体较好。

(三)基层组织工作运行机制的建立健全,为加强我区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我区把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工作运行机制,作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在镇、街道和村级,都制订了相应的《工作规则》,规范了党的基层组织的工作程序,明确了工作职责,严格了对基层党员干部的管理,使党的基层组织各项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三、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面临的挑战

在当前社会转型这个特定时期和背景下,党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既给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创造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并对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提出新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多元化发展趋势对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在**这样的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农业与二、三产业的相互渗透日益明显,联系更加紧密,经济发展也日趋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农村的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要求党的基层组织和领导干部在领导经济工作时要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及时进行适当调整,理顺各种关系,适应经济发展变化的实际需要。

(二)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对党的基层组织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社会关系处在大调整之中,利益主体、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等日益多样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也接踵而至。这就要求党的基层组织必须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探索做好群众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妥善处理各种矛盾,既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又维护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三)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愿望对党的基层组织增强办事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与外界的接触和联系更加广泛,其观念和意识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他们渴望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和文化,享受更加健康的、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这就要求党的基层组织必须牢固树立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的意识,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断增强自身办事的能力,用行之有效的方式广泛开展积极向上、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人民群众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增强对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方式提出了新要求

当前,民主法制在基层建设进程中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日益增强,不仅要求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且要求更多地参与重大事务的决策,这对党的基层组织领导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党的基层组织必须与时俱进,改善领导方式,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

四、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存在的突出问题

面对新变化新挑战,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也存在着两大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不适应”,二是“不符合”。

(一)所谓“不适应”是指党的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现状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主要表现在:

1、思想观念和执政理念的不适应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1、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机制。在干部选任工作中,坚持以工作实绩评价干部的优劣,把建设一个好班子作为重中之重,选配政绩突出、政治素质过硬、经济发展素质较高、驾驭复杂局面能力较强的“硬、高、强”干部到镇、街道领导岗位。要把优化班子结构放在第一位,以选准配强党政一把手为重点,根据不同单位职能、工作性质、岗位目标的要求,把个体优化、结构优化和动态优化有机结合起来,按照领导个体的年龄、专业知识、智能、性格气质等要素,优化班子结构,提高班子合力。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考核应立足于“实绩”,落脚于真正给群众以“实惠”。考核中要坚持群众公认原则,由群众评定政绩的“是”与“非”。

2、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有利于党内民主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科学决策,有利于解决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党的自我修复和自我完善能力。

3、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机制。党的作风,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力。我们党在加强自身建设过程中需要架构起系统的制度规范。健全领导干部“不能腐败”的防范机制,“不敢腐败”的惩治机制,“不需腐败”的保障机制,“不愿腐败”的自律机制,以维护自身形象,扩大执政资源,提升执政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