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街道党的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据统计,到*年6月底,海曙、江东、江北三区设有街道党工委15个,居民区党支部230个,党的关系在街道党组织的党员数为7158名,其中在居民区的党员6867名,占95.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四届四中全会和中组部颁发《关于加强街道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以后,我市各级党组织按照中央部署,切实加强街道党的建设工作,对新形势下发挥街道党组织在城市改革、发展和稳定中的作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街道党的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地位职责进一步明确。一是统一认识,明确职责。各区党委努力提高对加强街道党的建设工作的认识,切实把街道党的建设工作列入党建工作的重要日程,确保有足够的精力抓好街道党的建设工作。区委已连续多年坚持每年与街道党工委签订党建工作责任状,明确工作目标,提出具体任务,落实有关责任,并实行年度考核,考核情况与奖惩挂钩。各区委领导成员建立了街道党建工作联系点,区政府有关部门还在项目、资金、物资和场地上给予支持。二是明确地位,发挥作用。坚持街道、居民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根据街道、居民区特点,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经济发展、城市管理、社会服务、综合治理、文明创建等各项工作,并把这些工作是否取得成效作为检验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的主要标准。三是完善机制,规范工作。以中组部《关于加强街道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为基础,以城区两个文明建设中所运用的各种载体为抓手,结合实际,加强自身建设,做到街居党组织建设有工作内容,有工作制度,有活动载体。
(二)街道领导班子建设和居民区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街居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一定提高。*年,我市对“老三区”街道党委改设党工委后,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始终把配强配好街道领导班子,加强街居这一层面的领导力量当作大事来抓。一是配强主要负责人。三区的街道党工委书记有11个与街道办事处主任实行分设,4个实行“一肩挑”。无论是分设还是“一肩挑”,15个街道都配备专职副书记,10个街道设有党办,配有一定数量的党务工作者。二是加大选调下派力度。据统计,*年以来,交流充实到街道的有52名,为基层一线注入了活力。三是改善年龄文化结构。据最近统计,15名街道党工委书记平均年龄为45.9岁,街道办事处主任平均年龄为44岁,93名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为44.6岁,总体来说比较年轻。街道党工委书记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的7名,占46.7%,中专(高中)的8名,占53.3%;街道办事处主任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的9名,占60%,中专(高中)的6名,占40%;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51名,占54.8%,中专(高中)的36名,占38.7%;均比*年有一定的改善。四是着力选配好居民干部。在注重从离退休人员、复退军人、企事业单位的骨干中物色素质较好、年纪较轻、身体健康、热心工作、善于管理的同志到居民区工作同时,*年起还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企业下岗、内退职工和应届大中专毕业生等途径,择优录用居民干部35名,规定招聘的居民干部可享受集体事业编制合同制职工待遇,使居民区的干部来源进一步扩大,队伍素质和工作水平不断改善。
(三)街道居民区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不断深化。围绕提高市民素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积极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如近年来的“文明小区”创建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很好反响。去年以来,在以居民区为基本创建单位的基础上,又以街道和若干个居民区组合,开展了“文明社区”的创建,使街道、居民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公民素质、邻里关系等得到了显著改观,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逐步进入社区,进入家庭。到*年底,全市城区市级文明小区达97个,占居民区总数的41.6%。全市所有街道和有条件的居民区党组织利用党校等阵地创建“市民文明学校”。目前已建“市民文明学校”177家,对居民开展经常性的政治时事、科普知识、计划生育等多方面教育,受教育群众达20多万人次。江东区在93个小区统一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利用寒暑假和双休日,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许多小区建立了腰鼓队、舞龙队、舞蹈队等业余文体队伍,开展文娱比赛、书画展览、家庭卡拉ok等各种活动,春有演唱会、夏有纳凉会、秋有花卉展、冬有群体赛,做到一年四季活动不断。
(四)街道、居民区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得到加强,作用进一步发挥。一是加强教育管理。针对离退休的多、年纪大的多、外出务工经商或投亲靠友的多的实际情况,采取推行流动党员“党员活动证”和就近划片建党小组及主动上门联络等做法,对党员进行分类管理,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组织观念。二是建立以区党校为龙头、街道党校为主体、电化教育为主要手段、居民区党员活动室为阵地的党员教育网络,坚持和完善“”等制度。三是发挥党员作用。海曙区经过在南门街道试点,比较成功地在居民区党员中开展“一人一岗”活动,每个党员有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岗位,贡献一份余热。江东区百丈街道划船居民区党支部不仅发挥从各条战线上退下来的党员作用,而且还把小区、群楼内的214名在职党员召集起来,组成“党员联系大组”,辖区内无论是离退休党员还是在职党员都能带头宣传党的政策,带头搞好小区共建,带头进行移风易俗,许多住宅楼在党员骨干的带领下,分别挂起了“同心楼”、“新风楼”等牌子,相互开展竞争,比家庭和睦,比邻里团结,比楼道整洁,比环境美化,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该居民区党支部多次被评为省、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还被授予“全国模范居委会”荣誉称号。
当前,我市街居党的建设工作在不少方面还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对新形势下加强街道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指导不够。从客观上看,近年来对街道党的建设存在着时紧时松、忽冷忽热的倾向,重经济轻党建、重硬件建设轻软件环境、重管理轻服务等问题依然存在,个别地方和部门对街居工作有偏见,支持不够,甚至对街居辛勤工作的干部有偏见。上级有关部门深入街道居民区调查研究不够,下达任务、布置工作过多,造成基层被动应付,工作上产生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
(二)街居干部队伍的力量还不够强,素质亟待提高。
1、在配备上,重主任、轻书记,即使是配上了所谓的“强书记”,也往往是重经济、重事务,对党务工作不够熟悉,所花的精力不多。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四)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同时,发挥在职党员、干部作用。街居工作搞得好坏,关键取决于两支队伍的作用,一支是现有的以离退休为主的党员队伍,还有一支是居住在辖区内的在职党员、干部队伍。就第一支队伍而言,街道机关党员与居民区党员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实际有所区别,不能搞“一刀切”,街道机关党员着重于理论教育和业务培训,使他们成为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人才。居民区党员的教育要因人施教,根据年龄文化和身体状况等各方面因素考虑,主要是进行树新风、破旧俗、讲文明和有关政策法规教育,可根据各居民区实际,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不搞千篇一律。要逐步改变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党员干部不愿将组织关系迁移到街居党组织的倾向,从而改善和优化街居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素质结构。
要建立在职党员、干部参加街道、居民区管理和服务活动制度,发挥第二支队伍的作用。要在总结党员、干部参与居住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动员和组织在职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居住地(居民区、社区)的建设、管理和服务。所在单位党组织要及时了解党员在居民区的表现情况,作为年度考核、民主评议、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同时,街居党组织要给在职党员、干部搭建发挥作用的舞台,并向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反馈信息,取得经常联络。
(五)为街道、居民区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一,各级党委、政府部门要大力支持街道和居民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其他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使街道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服务功能更加配套健全。要下放一定的管理权限,确保街道、居民区工作能做到责权利相统一。第二,为缓解街居工作拓展而办公经费缺乏的矛盾,建议能在城市建设管理配套费用中每年考虑一定的资金用于街居工作的正常开展。街居党组织的活动经费应予保证,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党员电化教育的设备更新应列入党内活动经费开支范围,资料片源由上级党委部门无偿提供。第三,各级宣传舆论部门要通过各种媒介宣传报道街居党组织在城市改革、发展和稳定中发挥作用的典型经验,宣传长期热心街居工作,默默无闻为街居工作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