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三爱和谐发展乡镇工作者演讲稿
我的家乡在革命老区沂蒙山,上中学时就听过沂蒙红嫂用乳汁救活解放军伤员和沂蒙六姐妹带领全村人为部队烙煎饼、洗军衣、做军鞋的感人故事。
11年前,听着广播剧里孔繁森三次进藏的事迹,我也曾感动得流过泪。
就在那一年,我从家乡来到新疆,成为一名边防军人。听时任指导员刘再龙说,孔繁森1994年11月29日去塔城市考察,途中发生车祸,部队官兵和驻地哈萨克族牧民闻讯后,争着为孔书记献血。为纪念孔繁森,托里县1995年11月在发生车祸的地方为其树碑立传。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2005感动新疆十大人物”之一、乌恰县吉根乡柯尔克孜族牧民布茹玛汗·毛勒朵成为柯尔克孜族人民的骄傲。五十多年来,以“山父水母”自誉,一代代生活在边境线上的许多柯尔克孜族边境牧民烧牛粪、住地窝子,甘守贫困、不畏艰难,始终协助边关战士卫国戍边,做到一座毡房就是一个流动的哨所,一个牧民就是一个哨兵,形成了同呼吸、同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民关系。
军人是最可爱的人,视军人为亲人的人也同样是最可爱的人。
在大力宣传、倡导“八荣八耻”、“双拥共建”、“唱响‘三爱’,和谐发展”的今天,无论是在内地,还是在新疆,不论是作为军人,还是作为群众,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沿着老一辈最可爱的人的足迹前进,像他们那样,把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信念融入思想中,践行在行动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均为从网络采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使用,下载后请在24小时内删除。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QQ:1789260586 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