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县域经济既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发展县域经济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本人结合xxx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从定战略、抓建设、创环境三个方面,谈一点发展县域经济的看法。
一、发展县域经济要发挥优势,明确思路
县域经济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它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由于各县地理区位、资源状况、历史、人文等特定资源的不同,因此县域经济特别具有地方特色。发展县域经济,首先要研究挖掘自身的优势,或自然资源优势,或社会文化资源优势,或交通区位优势,等等。只有充分认识并开发好优势,以此为基础构筑起本地区的特色产业,才能创造出本地经济的特色。其次是要确立明晰的发展思路。发展思路应体现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搞好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有利于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地区开放型经济;有利于生态、经济、人文良性互动,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xxx县从县情实际出发,确立了发挥土地、矿产、生态、劳动力等资源优势,突出发展抓项目、强县抓工业、富民抓产业、增收抓劳务,培育壮大林果、畜牧、劳务、经作等四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实践证明是符合xxx经济社会的基础和长远发展实际的。
二、发展县域经济要突出重点,协调推进
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财力、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为核心,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应着力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4、要把科技进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力。科技含量低是阻碍县域经济向高层次发展的原因之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县域经济要搞出特色,如果离开了科技和信息的运用,是不可能的。xxx县在推进“科教兴县”战略中,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大科技宣传、推广力度。根据需要,适时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全方位提高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二是逐步建立了以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为主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和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受益群众投入为主体的科技投入体制,充分发挥了政府、市场对科技资源的配置作用,有效调动了全社会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三是建立和完善多形式的人才激励机制。注重在工作中识别人才、培养人才,积极引进人才,对人才真正做到了政治上关心、工作上关照、生活上关怀,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工作有激情、贡献有回报,充分发挥了人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
三、发展县域经济要搭建平台,创优环境
环境是吸引力,是生产力,是竞争力,是招商引资的最大优势和最佳品牌,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劣已成为县域间争夺资源、争多市场成败的关键因素。只有着力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创新服务思路,拓宽服务领域,创造宽松的宏观社会环境、平等竞争的体制环境、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和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才能形成“磁场效应”,赢得发展的主动权。xxx县把优化环境作为一项硬工程来抓,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提升人气,努力营造诚实守信、人心向上、团结奋进、真抓实干的人文环境。二是逐步建立了公正透明、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业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营造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三是加快公路、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硬环境。四是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工程,强化生态保护等措施,努力创造最佳的人居环境。五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尽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高度关注民生、民权、民利,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