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理论务虚会上的发言2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上午散会前,**书记给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下达了一个命题,怎样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由于思考时间仓促,加之水平有限,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着眼人力资源素质的整体提高,责无旁贷。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我想从三方面谈谈自己对这个课题的粗浅认识。

一、充

分认识人力资源的含义和重要性,明确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所谓人力资源指的是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包括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能力。广义上说,智力正常的人都是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具有以下六个特征:

1、生物性——人是的活的资源,不同于资本资源

2、能动性——人有思想、感情,有主观能力性,工作目的性强

3、时效性——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本不同,只能在一定的时期内发挥作用

4、结合性——两个人在一起工作发挥的作用,并不等于两个人发挥作用之和,可能产生1+1>2,也可能产生1+1<2

5、依附性——人力资本的价值量和新增价值的创造,必须在劳动中得以体现

6、增值性——对人力资源素质教育投入越多,效益提高就越快

人务资源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五方面:

1、人力资源是构建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2、人力资源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和道德水平,有利于更新观念和转变生活方式,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3、人力资源是组织生存和发展并保持竞争力的特殊来源

4、人力资源是创造剩余价值的主体,是企业利润的源泉

5、人力资源是一种具有战略性的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持续发展的依靠

二、清醒认清我县人力资源现状,不断增强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紧迫感

近些年来,我县人力资源素质得到了逐步提高,各种人才不断增多,据统计,2008年我县人才是这么一个状况:

全县人才总量12725人,人才总量占人口总数的3.34%。

其中:党政人才1576人,占人才总量的12.38%;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2、灵活办班。近几年来,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发现,虽然我们组织的是免费培训,可培训机构或培训班的现场离受培训的农民驻地较远,吃住行开支较大,培训成本较高,往往难以招到学员,使得办班效果不很理想。因此,在办学模式上,我们将按照“合理布局、方便群众”的原则,采用基地办学与流动办班两种方式,既发挥培训基地作用,又组织到施工现场进行技术练兵。充分发挥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作用,服务农民,方便学员,实行流动办班,将培训班办到乡镇乃至行政村,利用乡镇现有技能培训学校和中小学学校场所进行培训,让学员学习在当地,吃住在家,既极大地方便学员,又降低了学员参训的费用。真正使全县有转移培训愿望的农民都能进的来培训,实现充分就业。

3、订单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目的就是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素质,实现转移就业。为确保培训对象能够走的出去,在组织实施培训中,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实行定向、订单、培训,使培训更加贴近市场,贴近企业,贴近农民。一方面,要针对县内企业用工特点,根据企业用工培训合同,或用工单位岗位需求组织开展定向式、订单式培训,重点工种为电动平车工、电工电焊工、数控机床等紧缺工种,为企业培训合格的产业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基层劳动保障机构进村入户调查登记,针对农村劳动力素质和结构存在的差异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解决培训与就业脱节的问题。通过订单培训减少培训的盲目性。

4、务求实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的目的就是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在实施培训中,统筹规划,创新机制,坚持为农服务的方针,发挥现有培训资源的作用,以提高技能为重点,突出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实前用性。坚持在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研究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积极做好劳动力市场需求预测,坚持“规划、对路、运用、专业”的原则,做到培训和农民需要相结合,按照农民的需求,从农民自身实际出发,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使培训内容切合农民需要;培训和市场需求相结合,市场需求什么样的劳动力,就设计什么样的课程,培训什么样的劳动力,使培训出来的劳动力能尽快就业的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为目标,坚持短期培训与增强就业技能相结合,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培训与就业相结合,按需培训。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要求,区分不同培训对象,采取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形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采用培训券补贴办法,加强培训与用工单位和就业市场的挂钩,以需求定培训,以就业带培训,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强化劳动保障服务机构、企业、培训机构之间的配合,提高培训的质量,促进社会就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