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十四五”规划学习研讨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召开这次集体学习研讨专题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落实省委×届×次全会、市委×届×次全会工作部署,总结20**年工作,研究2021年工作,确保我市“十四五”和2021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在×同志讲话的基础上,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二、明晰路径,精准发力一要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集群。我们经过近×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积累了一些经验,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改革创新,一个是壮大产业。“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国家赋予我们高新区的历史使命和重要职责,在未来仍然是我们要坚持的一个基本方向,这也是高新区区别于其他开发区和其他园区的一个重要的方向性要求。当前,虽然我们聚集了一大批工业企业,有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形成了产业的聚集,但对照国家对于高新区的定位和要求,我们的产业转型慢、主导产业不精,创新能力弱、产业品牌、核心竞争力还没有形成,“聚而不集”问题较突出。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要按照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进行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坚持“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的大背景下,国内钛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等需求潜力巨大,尤其是在军事领域、民品领域的钛材消费量必将大幅提升。要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优化布局,瞄准钛行业细分产品,加快扩大民品、军工等领域技术攻关和产业布局,掌控住上游、做强做优中游、扩大发展下游。要以领军企业为龙头、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各个产业相互配套,真正形成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带动现代服务业转型,做大做强高新区核心内涵。二要持续提升城市品质。我们自×年设区起,由西向东开疆拓土、发展科技、壮大产业,从×平方公里逐步发展成为近×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万的产业新城、现代化新区,汇聚了吾悦广场、天下汇(高新店)等一批商业综合体,建成了中华石鼓园、陈仓老街、太阳市等区域文旅中心,形成了由高铁新城、科技新城、综合保税区功能互补、各具特色的三大经济板块,成为了×大城市建设的主要承载区、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也是×新的交通枢纽、商业金融和经济中心。但同时,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我们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尤其在一些细节上,还存在着不尽人意之处,给市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困难,也影响到×副中心城市建设的进程。比如,每年夏季和雨季,热岛效应、城市内涝等“城市病”就会不断上演,城区里面高楼大厦建得满满当当,排污排水管网建了拆、拆了建,这些都反映出我们对于城市“留白”不够,“留白”,可能会牺牲部分商业利益,却会让市民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实质上是城市发展理念更新的体现。在建设用地缺乏土地占补平衡指标,可用于开发建设的土地存量不多的形势下,我们搞国土规划、开发建设、城市建设更应注重精细化管理,更要注重城市品质的提升。要在加速智慧城市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做出规划。三要更加注重民生。随着国内发展形势和外部整体环境的变化,在“十四五”时期,我们将面临大量的挑战,大量的风险,同时也有大量的机遇,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力方向不能单一,必须要有全面发展的观念。要以贴近群众、方便群众、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布局一批教育、医疗、文化、康养、公园等公共服务配套,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让群众切切实实能感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和便利。比如,我们建人行天桥,要站在市民群众的角度多想一想,这座桥方不方便、便利不便利,能不能最大程度惠及群众,要多听一听群众的意见。

三、做实项目,精准提升一要围绕短板谋项目。前不久,市上开展了重大项目谋划论证,梳理规划×个项目,重大项目×个,总投资×多亿,其中高新区谋划项目×个,总投资×亿,总量占全市的三分之一,数量上占比较大,但市上在争取列入中省“十四五”规划盘子的×个重大项目中,我们重大项目只有钛及新材料产业园、华天科技半导体产业园、交大教育产业园等×个,我们的重大项目特别是政府投资类重大项目谋划不够,支撑高新区未来高质量发展的空间不足,可以说能拿得出手的、叫得上响的好项目、大项目还是不足。要围绕高新区短板、不足,精心谋划一批强基础、管长远、利大局的重大项目,巩固提升优势,补齐短板弱项,科学确定全区未来五年的整体发展路子。二要紧扣政策包项目。当前,国家大力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鼓励东部国家高新区按照市场导向原则,加强与中西部国家高新区对口合作和交流。去年,李克强总理在考察咸阳正泰智能电气西北产业园时指出,产业升级必然会带来产业转移,而产业转移又会提高产业竞争力,国家会为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研究出台更有吸引力的政策。我们工业基础雄厚、资源丰富,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巨大,围绕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我们要抢抓战略机遇和政策支持优势,主动出击,重点锁定长三角、东南沿海地区的先进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现代服务等产业转移,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积极承接、吸纳先进地区产业转移和资本外溢。三要立足产业引项目。我们招引项目和企业,一定要聚焦我们钛及钛合金、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优先布局相关的重大产业项目,谋划、招引一批推动产业高端发展、创新发展和集群发展的重点项目,设计一批优化提升创新创业生态的重点举措,认真分析找准产业链条缺口,出台产业引导支持政策,开展主导产业链条招商,重点引进能强链、扩链、延链的大项目,加速形成产业聚集和产业生态。

“十四五”规划是我们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遵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省市对高新区建设的要求,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优势,把优势做大做强,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准确定位、厘清思路、明确目标、精准发力,切实增强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我市“十四五”“开局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