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宣讲工作研讨交流:当好新时代理论宣讲的“青骑兵”

如何当好新时代理论宣讲的“青骑兵”,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深、讲透、讲活。这是一个常想常新的话题,结合自身体会,我从三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必须用心又用情,激情洋溢讲理论。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作为新时代青年宣讲员,我一直秉持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发自内心地把对党的忠诚、对理论的热爱传递给更多的人。我想,这份忠诚和热爱来自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真学真信。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时刻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政治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把讲政治的要求贯穿理论宣讲工作始终,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理直气壮讲理论。这份忠诚和热爱来自对基层群众的真挚感情。毕业后,作为一名选调生回到家乡这片沃土,投身基层党建、小区改造、疫情防控、文明创建、双招双引等工作,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只有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理论宣讲只有用心才能与群众心灵交汇,只有用情才能与群众情感交融。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必须精准又精彩,形神兼备讲理论。理论宣讲首先要解决“对不对”“准不准”的问题,然后再解决“好不好”“美不美”的问题。首先,要让理论宣讲有血有肉。宣讲的“物料”应当丰富多样,否则容易沦为空洞无物的机械说理。这就要求我们讲身边人、身边事,灵活运用图片、数据,以小见大,使理论可知可感可信。去年,为讲好三十二字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我从辖区抗美援朝老战士沈学祥的事迹切入,展示12张老照片,再结合当时热门电影《长津湖》片段,给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其次,要让理论宣讲有声有色。可采取灵活多样的表现方式、叙述方法、语言风格,把政治话语、学术话语转化为大众话语、“土”味话语,抓住听众的兴奋点,使理论可亲可触可近。我在公园回廊为老年人宣讲时,先唱起一段《社会主义好》,从歌词说开去,又用南通话和他们唠起了家乡变化,讲者和听者立刻就产生了共鸣。

去年,参加全省百姓名嘴理论宣讲大赛,记得大赛主题曲中这样唱道:“我来自城市乡野,我身处各行各业,我拂经百姓人家,像春风吹入心田……”作为青年理论宣讲员,要始终保持对理论宣讲的初心热爱,做到眼里有光,心里有爱,肚里有货,嘴里有术,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为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南通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宣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