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结构调整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是在我们夺取上半年抗击非典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全市上下掀起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形势下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和交流我市三年来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效和经验,深入分析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全面安排和部署今后三年经济结构调整工作,确保年明显见效。这是一次总结表彰会,也是一次再动员会。下午,步云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现在,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三年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成效

年月全省运城经济结构调整工作会议和市委八届二次全会之后,我市拉开了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序幕。三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赶超发展为主题,紧紧扭住经济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不放松,科学规划,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求真务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相继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年起步,两年入轨,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实施了一批重点调产项目,多元产业支柱格局初步形成。三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确定了市级重点调产项目个,其中有个项目已建成投产。首先对传统产业以提高增量,改善存量,优化结构,增强素质为重点,大刀阔斧进行资源整合和技术改造。煤炭产业以推广洁净煤为切入点,新建了个万吨和个万吨的洗选煤场,建设了个万吨配煤中心,焦炭、型煤也有了新的发展,煤炭的加工能力大大提高。电力产业以综合利用改造为切入点,完成了个电厂的综合利用改造,装机容量达到万;完成了河坡电厂二期工程,以及供热能力为万平方米的热电联供工程。冶金产业以技术改造为切入点,不仅解决了污染问题,而且使一些濒临倒闭的企业焕发了生机。博远公司通过结构调整,产量和效益大幅提升,钢产量达到万吨,生铁产量达到万吨,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促使我市产业结构单一粗放、污染严重的状况有了较大改善。煤电铝、陶瓷、特种耐火、新型建材、磁材等新兴产业的培育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开始成为新的支柱产业。阳泉铝业、兆丰铝冶电解铝扩建工程顺利完成,生产能力达到万吨,预焙阳极产量达到万吨,煤电铝产业链初步形成。陶瓷工业形成了以佳和高科电瓷有限公司、阳泉裕石陶瓷有限公司、平定莹玉陶瓷有限公司等为骨干的家企业。特种耐火材料工业形成了以亚洲最大的硅砖生产企业盂县西小坪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和千亨耐火材料有限公司、乌玉光阳耐酸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等为骨干的家企业,产品已发展到大系列多个品种。新型建材工业形成了以全省最大的特种水泥企业阳泉狮头特种水泥有限公司和青山水泥有限公司、南娄铝塑管公司等为骨干的家企业,产品包括多个品种、上千种规格。磁性材料工业形成了以山西京宇磁材有限公司、京秀磁材有限公司等为骨干的家企业。年五大新兴产业群体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不含煤、电),占全市限额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

民营经济在调整中快速发展,投资结构得到较大改善。经过三年调整,全市民营经济的销售收入、税收同步增长倍;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一批产品档次高、经济效益好的民营企业快速做大做强,涌现出了赵远长、文成保等一批民营企业家。资产亿元以上的有户,千万元以上的有户。纳税千万元以上的有户,万元以上的有户,万元以上的有户。更新改造投资增长较快。年,全市更新改造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高出全省平均水平个百分点。年,更新改造投资增长,增幅比年提高了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更新改造投资同比增长。民营经济投资已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年均增速达到了,特别是年,民营经济投资增长,超出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个百分点。民营经济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年的提高到年的,三年提高了个百分点。

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对结构调整支撑作用继续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完成了桃河城区段的综合治理、热电联供一期、城市污水管网改造、桃北中路改扩建等工程。在公路建设方面,三年总投资达亿元,仅年完成投资亿元,新建和改建公路公里公里,全市二级以上公路达公里公里,县乡公路建设实现了根本性的突破。同时我们始终注意把环境治理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来抓,先后关闭、取缔、淘汰污染严重、技术装备落后企业和设施家,包括小煤窑处、小水泥座、小水电个、小冶金个;对耐火、建材等一些污染严重的行业进行了工艺改造,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环境质量明显提高。与年相比,年全市二氧化硫、工业粉尘、废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了、、和,市区大气质量属于Ⅲ级和优于Ⅲ级的时间达到周,比年增加了周。

经济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三次产业增加值在总量中的构成呈现出积极变化。其中,第一、第二产业分别下降和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个百分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济作物的比重提高个百分点,农产品商品率提高个百分点,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年的户增加到户,销售收入超千万元的企业由户发展到户,特色农业初具规模。工业产业结构继续优化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关联度、集中度明显提高。三年来,全市传统优势产业个调产项目全部建成,其中个达产达效,工业销售总收入达到亿元,实现税收亿元;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年实现利税亿元,是年的倍。在重点调产项目的支持和推动下,全市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达到了户,阳煤集团、阳泉铝业、远鑫实业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正在做大做强。全市工业结构初步形成了以传统产业为基础、新兴产业快速成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第三产业发展加快,新的经济增长点初步形成。邮电通信、金融保险、商贸流通等服务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增加值在总量中所占比重达到,比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分别高出和个百分点。

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结构调整效应初步显现。增长速度由年的达到了年的,今年上半年增长速度达到了。财政收入年增长,今年上半年财政总收入突破了亿大关,同比增长。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万美元,增长,其中出口额增长,增幅居全省第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了,比全省平均水平高个百分点,比年提高个百分点,年均递增。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年提高了个百分点,年均递增。

综上所述,经过三年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推进结构调整,促进了全市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各产业内部结构、城乡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经济增长的内生力明显增强,生产力素质明显提高,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壮大;促进了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全市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积极的转变;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城乡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继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继续增强。

二、三年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经验

新一轮的结构调整,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实践,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也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第一,必须有一个符合实际的结构调整思路。思路决定方向,思路决定措施,思路决定效果。过去三年结构调整的过程,也是我市结构调整思路不断完善的过程。运城会议以后,市委、市政府紧密结合阳泉实际,提出要把阳泉建设成为特新材料基地的产业定位目标,对结构调整具有奠基性的意义。随后,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不断完善结构调整的思路、措施和办法。首先在年初,以市委号文件出台了《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把调整的重点放在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新兴产业的培育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上。第二,在年市十一届人大六次会上通过的“十五”计划中,明确了把改造提升煤炭、电力、冶金等传统工业和积极培育煤电铝、磁材、陶瓷、特种耐火材料、新型建材等五大新兴产业群体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第三,年,针对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把做大、做精、做强作为结构调整的目标,制定出台了《阳泉市经济结构调整“”规划》和《阳泉市重点扶持标志性项目发展的若干规定》,进一步完善了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策略、具体步骤和做大、做精、做强的具体措施。第四,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市委九届五次全委会上,通过了《关于贯彻十六大精神,加快实施赶超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见》,明确提出建设“富裕阳泉、文明阳泉、生态阳泉、诚信阳泉”的宏伟目标和“六抓六突破”的工作要求,并要求把“抓经济结构调整,突破发展中的结构性障碍”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特别是在煤炭等传统产业市场好转的时期,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越是煤炭等传统产业市场形势好转,越要强调和加强调整产业结构,要求各级各部门的决心不能动摇,力度不能减弱,投入不能减少,步伐不能放慢。实践证明,上述一系列关于结构调整的思路对过去三年结构调整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也为保证今后结构调整的深入进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第二,必须有一套科学的运作机制。三年的实践,我们摸索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调产运作机制:一是建立了项目运作机制。坚持把结构调整项目纳入计划盘子,建立了结构调整项目库,每年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并坚持动态调整的原则,充分考虑市场风险及载体企业自身能动性,对因市场变化或企业推进不力而失去竞争力的项目及时进行淘汰和调整,使结构调整从项目储备、申报、建设到动态管理,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二是建立了资金筹措机制。首先,注重发挥政府扶持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我市在全省第一家对调产项目、特别是对重点调产项目实行贴息入股和资本金入股,使政府资金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市政府从年开始,每年筹集万元调产专项基金,年又增加到了万元,专门用于扶持重点调产项目。同时决定,从年开始,市、县两级政府三年筹集万元资金扶持畜牧业发展。政府三年扶持资金累计引导和带动社会向结构调整重点项目投资亿元。其次是银行融资。坚持定期组织召开银企洽谈会,加强了银行和调产企业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我市在全省第一家组建了“中小企业担保中心”、“个体私营企业担保中心”和“蓉升金融担保公司”等个担保中心,促进了银行放贷。再次是通过股票上市、招商引资、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等多种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有效缓解资金不足的问题。阳煤集团是我市最大的企业集团,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他们坚持以煤为主,多业并举,大力发展非煤产业,电解铝年底将达到万吨。京宇磁材在一天天做强,并新上和准备再上一批调产项目,万煤矸石电厂已破土动工,万吨氧化铝、万吨甲醇等项目正在抓紧筹备。今年月日,他们的国阳新能亿股获准上市发行,总发行市值亿元。这是我市第一个独立上市的公司,即将募集到的资金也是我市近年来一笔最大的资本,对于进一步做大做强阳煤集团和拉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值得大贺特贺。三是建立了企业运行机制。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结构调整的责任主体。要增强企业调整结构的动力和活力,必须在产权清晰的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只有转换了机制,才能真正面向市场,才会有市场压力,才会有参与市场竞争的紧迫感,才能有调整结构的愿望和动力。调产的实践也再一次证明,凡是调产项目搞得好的企业,大都是在市场经济下定位准、而且较好地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了经营机制的转换。平定莹玉陶瓷有限公司前身为里社瓷厂,是村办集体企业,生产能力一直徘徊在万件左右,几经努力不仅没有搞上去,反而资产负债率逐年加大。年进行股份制改制以后,管理层集体买断所有权,企业焕发了生机,一年内连续新建了两条生产线,很快扩大了企业规模,整体效益明显提高。四是建立了调产责任机制。市政府与重点结构调整项目单位、主管部门、县区政府签订了四级结构调整年度目标责任状,到年底,根据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奖惩兑现,对完成目标进度要求的给予奖励;对完不成的不仅取消重点调产项目资格,而且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同时对重点调产项目主要责任人、部门和县区领导、包点领导及工程完成期限、进展程度等情况通过新闻媒体公示,接受社会舆论监督。以上四项机制共同形成了我市结构调整的有效“机制链”,确保了结构调整的健康顺利进行。

第三,必须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三年来,在国家和省在我市没有大的投资项目的情况下,我们自力更生,不等不靠,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广泛调集民智、民资、民力,动员全社会力量,努力做大做强具有规模带动效应的企业,走出了一条适合阳泉实际、具有阳泉特点的调产之路,涌现出了阳煤集团、阳泉铝业、阳泉煤运、博远公司、远鑫公司、西小坪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日本能源润滑油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企业,培养和锻炼了王亦农、梁璧、武本有等一批优秀企业家。全省首批结构调整标志性项目阳泉铝业公司,自年电解铝投产以来,历时年一直停留在万吨规模上,生产设备严重老化,资产负债率高达,再加上国家决定关闭万吨以下电解铝项目,阳铝的生存面临着严重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梁璧同志勇敢地挑起了阳泉铝业公司的大梁,根据电解铝市场变幻态势,果断地做出了将原来的万吨扩建到万吨的决策,大胆改革工艺流程,用天的时间干完了一年半才能干完的工程量,生产能力翻了一番,并将亿元的工程概算控制在亿元以内,吨铝电耗降低度,与改造前相比,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今年前个月,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利税万元,同比增长。远鑫实业有限公司,坚持走低成本扩张、多元化发展的新路子,年间,企业规模和实力由年的资产万元、销售收入万元、利税余万元、职工多名,发展成为年的资产亿元、销售收入亿元、利税近万元、职工余名的多元化综合企业,一跃成为全市民营企业的领头雁。

第四,必须努力营造有利于结构调整的良好环境。三年来,我市经济结构调整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全市上下认识统一,有干一番大事业的决心和信心,归功于全市上下团结一致、和衷共济的攻坚精神,形成了全市上下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方方面面支持结构调整,人人关心结构调整的良好氛围。在硬环境建设方面,我们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服务功能,取得了明显成效。在软环境建设方面,坚持“围绕项目抓环境”,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较好地保证和促进了结构调整的顺利推进。

三年的实践证明,市委、市政府把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和主线的决策是正确的,提出的思路是符合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精神以及阳泉实际的,制定的规划和措施是有较强可操作性的,结构调整的整体运行是健康有效的。结构调整取得的成效,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狠抓落实的结果,是各级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指导、建言献策、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和企业家同心同德、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奋战在结构调整第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和所有关心支持我市结构调整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向将要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三年来,尽管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与全省先进地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具有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和大企业,投入不足,潜力产品与做大做强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普遍存在着竞争优势不够明显、规模效益不够突出、市场地位不够巩固的问题。二是改革滞后,企业结构调整的内动力不足,新兴产业发展缓慢,传统产业面临着提高素质的艰巨任务,产业结构单一化、初级化、重型化问题依然突出三是优秀企业家人才缺乏、企业家队伍建设滞后四是“三农”问题突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不快,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五是治理环境污染任重道远,水资源面临巨大压力,可持续发展的形势不容乐观六是投资软环境尚不宽松,直接影响到外资进入和其他生产力要素的自由流动、优化配置

三、今后三年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和任务

今后三年是我市经济结构调整明显见效的关键时期。按照十六大精神,市委九届五次全会提出建设“富裕阳泉、文明阳泉、生态阳泉、诚信阳泉”的阶段性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性的措施就是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首先要确保年结构调整明显见效。

今后三年,我市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实施“大开放”、“大项目”、“大企业”、“大民营”四大战略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扶持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煤炭、电力、化工、铝、冶金材料、耐火材料、陶瓷、新型建材八大支柱产业,特别是要做好这些产业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确保年实现结构调整明显见效目标。

阶段目标是:

农业通过狠抓“”工程,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六)要以实施“大开放”战略为重点,为结构调整创造宽松的环境

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和我国加入的新形势,大力实施“大开放”战略,以开放促调整,以开放促改造。第一,实施“大开放”战略,必须千方百计吸引外资,下大力解决调产资金“瓶颈”问题。要拓宽思路,创新招商手段,通过实行项目招商、用存量资产招商、以商招商、利用中介机构实行商业化招商等多种方式,广开招商引资的渠道,吸引外来投资。要突出企业的主体招商作用,精心包装和储备招商项目,用好的项目吸引投资者。要切实抓好正在运作的合资合作项目,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第二,实施“大开放”战略,必须优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让外来的资金、技术、人才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创造和发展先进生产力。要把软环境建设列入领导责任制,变成“一把手”工程,及时协调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使企业真正成为投资的热土。要优化行政环境。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改革审批制度,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要优化法制环境。认真制订有利于吸引外来投资的政策规定。提高司法水平,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文明执法,依法行政,依法调节经济关系,平等保护各类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要优化诚信环境。在全社会广泛倡导诚实守信的意识,以诚信树立形象,吸引投资。要加快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着手建立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的信用记录。要优化服务环境。强化公务人员为纳税人服务的“公仆”意识,防止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要建立服务承诺制,实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要坚决制止各种形式的“三乱”现象,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对严重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单位和人员要公开曝光,严肃处理。要优化创业环境。尽快建立和引进创业投资机构,建立和完善创业保障机制、扶持机制和激励机制,办好现有的各类经济园区,为技术创新提供必要的载体和公共服务。

同志们,结构调整是经济工作的一条主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继续坚持狠抓结构调整不动摇,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时代紧迫感,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始终牢记“两个务必”,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集中精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抓住机遇,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奋力赶超,为圆满实现“十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