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离不开这“三心”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经常与文字打交道,其中的甘苦得失只有自己能够体会。有熬夜写稿的艰辛和“词穷”到心力交瘁的焦虑,也有姓名变作者的喜悦和文字变铅字的骄傲。在我看来,文稿的写法方法五花八门、莫衷一是,好文稿的标准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坚持“三心”,才能“妙笔生花”。 

一、要“留心”,勤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文章也是如此,不能闭门造车,要有好的素材作支撑。这就需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做个有心人,勤学习,多积累。多学习新的政策法规,了解当前热点、焦点;多读经典文章,学习文章架构、遣词造句、亮眼标题;多保持“空杯心态”,请教领导同事,学习写作方法、工作思路;多观察生活,练就慧眼,发现亮点,捕捉新闻,积累有益素材。学习之余,要将积累到的素材分门别类地收藏。只有通过脚踏实地的学习,聚沙成塔的积累,坚持不懈的练习,才能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三、守“匠心”,细推敲。好文章往往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要保持工匠精神,对写好的文稿进行反复修改,认真打磨。要推敲文章结构、逻辑思路,做到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详略得当;要推敲各级标题,做到新颖醒目、一语中的、可读性强;要推敲遣词造句,做到用词准确、多用短句及“接地气”的词汇;要注意标点,做到正确使用、合情合理。认真严谨、细心地打磨每一句话、每一个词,每一个标点,不仅能反映出写作者的能力和水平,更能反映出写作者对写作的态度和责任。 

写好文稿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更多工夫需要下在平时,只有多读、多思、多写、多练,才能融会贯通,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