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这些“捷径”,大胆用起来!
经常有人问:“写材料有没有捷径可走。”我都会非常肯定地回答:“写材料是一个夯土垒基、日积月累的过程,唯勤是岸,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其实,写材料的苦和难不仅如此,有接受任务时的如临大敌,有送领导审稿时的如坐针毡,有一个字一个字码字的辛苦,有“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煎熬和“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苦楚,更为关键的是,由于经常加班,没有时间孝敬父母,陪伴妻儿,进而影响到家庭。
着救广大笔友于水火,让大家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的出发点,我对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了总结,发现还真有一些“捷径”,或许对大家写材料有帮助。
1.“三点式”要大胆用起来
这个“三点式”请大家不要往歪处想,绝不是要大家穿着“三点式”写材料。
这个“三点式”首先是“无三不成文”。当领导交给你一个材料,而你没有思路时,建议你考虑一下“三点式”,就是:“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这种写法,是常用的套路,怎么写都无大错;而这三点的先后顺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调整。
这个“三点式”还是“领导讲一点、到处抄一点、自己写一点”。一篇领导满意的材料,首先必须体现领导的思想。领导的思想从何而来,无非从他平时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来。作为笔杆子,要珍惜每一次与领导共处的机会,听其言观其行,准确把握领导的思想、意图、风格,等等。同时,一篇领导满意的材料,还应该与上级精神对标对表。作为笔杆子,要及时关注政治动态、上级政策,广泛收集与之有关的内容,并合理地“抄”到材料中去。而“自己写一点”,就是要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进行自主创作,做到合情合理、运用自如。如果这三者能有机衔接、相得益彰,出手的材料定可让领导满意。
2.与领导沟通必不可少
写材料的过程,是一个与领导磨合的过程,沟通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且有时候有效的沟通可以事半功倍。
写材料的最佳方式是,写稿子前与领导先沟通,问问领导的想法,有些什么考虑,需要注意什么,这样写出来的材料才会准确体现领导的意图。所以,敢于大胆去和领导沟通,是快速写好材料的前提。但是这个沟通不是说去就去,而是必须提前做好功课,有足够的准备。
当你与领导沟通时,绝大多数领导都不会直接、轻易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而是会问问:先说说你的想法。这个时候,不管对错,首先你要大胆把自己提前准备好的想法说出来。如果你说你还没想好,就会给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那就彻底歇菜了。如果那样,还不如不沟通。
在这个时候沟通,领导不一定会给你想要的满意答案,领导可能会说:我还没有考虑成熟,你先写个初稿给我看看,我再琢磨一下。如果是这样,都抓紧去写初稿吧,等初稿出来之后,再与领导沟通。
3.时机选择很关键
与领导沟通,选择合适的时机很关键、很重要。这里要求,要在对的时间说对的话。
具体到写材料来说,就是要学会选择好时机,巧妙地让领导愉快地接受自己的想法,这也是一件很有技巧的事情。
比如,知道领导心情很差,那你千万别去招惹他。在错误的时间做对的事,也是一种错误。本来好好的一篇稿子,可能会因为他的心情差,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有可能会被批评得体无完肤。这种费力不讨好,还坑自己的事情千万别干。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只有坚持这样经常性表扬领导,才会让领导对你更加信任,对你的材料有信心,也才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不要以为我这是在教大家溜须拍马。我这可都是大实话,毕竟,文人都是有气节的,材料是自己的好,老婆也是自己的好,这点自信我们还是要有的。
如果能够掌握这几个技巧,当然也不局限于我讲的这么几点,其他一些自行探索有效的方法也是可以用的。将这些方法和技巧巧妙地运用于我们的工作之中,可以节约大家写作的时间,甚至实现“一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