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决策部署,转变工作方式,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提振发展信心,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夯实产业支撑。我重点讲五个方面问题。

一、深刻认识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思想,始终保持产业立城兴城的战略定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洞察大势、统筹大局,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性实践性开拓性的新思想新论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经济治理现代化的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的经济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贯穿着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的大逻辑,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的重大判断,指出经济发展面临动力转换节点,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驱动力明显减弱,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经济增长需要更多驱动力创新;贯穿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形成了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必须破除“唯gdp论英雄”,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矛盾和问题,真正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贯穿着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方法论,强调“稳”的重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确保增长、就业、物价不出现大的波动,确保金融不出现区域性系统性风险,“进”的重点要放在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上,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贯穿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主线,强调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带来大量“需求外溢”,必须从生产端入手,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贯穿着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鲜明主题,强调把经济发展仅仅理解为数量增减、简单重复是不全面的,习惯于铺摊子、上项目,即使暂时把速度抬上去了也不会持久,我们要的是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的发展;贯穿着正确发挥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两手论”,强调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必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该放的权放到位,该营造的环境营造好,该制定的规则制定好,让企业家有用武之地;贯穿着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战略,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发挥创新对拉动发展的“乘数效应”;贯穿着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的全球视野,强调我们的事业是向世界开放学习的事业,关起门来搞建设不可能成功,我国对外开放既包括打开大门吸引外资,也包括企业走出国门进行投资,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支持企业走出去。习近平总书记的经济思想,战略格局宏大,实践特色鲜明,具有极强的战略性、纲领性和引领性,各级党委政府要自觉践行、坚定贯彻。社会各方面必须清醒认识到,只有与党的理念、国家意志高度契合、相向而行、顺势而为,才能保持发展的正确方向,事半而功倍。

当前,全球经济仍处在长周期的深度调整阶段,总体企稳回升与发展变化加快成为主要特征。要深刻认识全球化的新特点,深入研究一些国家地区兴衰成败的根源,深入思考一些城市后发崛起的路径和规律,再定义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互动关系对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敏锐把握产业环境和科技创新趋势对城市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从产业宏观层次看,以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双重效应”为特征的“集群化”发展趋势更加显现,越来越多企业和法人机构高密度聚集、专业化分工,形成配套完整的产业集群;以跨界渗透和相互交叉为特征的“融合化”发展深入推进,产业界限趋于模糊,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整合延伸和链式效应为特征的“垂直化”发展加快演进,产业链向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物流、终端零售等环节全面拓展,深刻重构创新链和价值链;以共生共享共赢为特征的“生态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产业竞争的核心从主要是要素之争转变为涵盖公共配套、人才科技、政务服务各领域的生态之争。从技术微观层面看,高强度的科技创新时代已经来临,以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关键核心技术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网络化的科技创新格局加快构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取决于能否在更大范围内整合创新资源;全链条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更加紧密;大众化的创新创业局面已经形成,越来越多的创客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我们必须精准把握新趋势,加强产业政策创新和经济组织方式改革,牢牢把握战略上的主导权和工作中的主动权。

国内外城市发展实践表明,一座城市能否站上世界城市体系“塔尖”,既取决于国家战略意志,又取决于综合竞争能力。纵观全球,发达城市都因拥有强大的产业体系和经济实力而进入世界城市的行列。产业是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是城市正常运转的关键支撑,在城市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产业发展的过程,就是先进生产要素和优秀人才向城市聚集的过程,产业一旦形成规模,将产生滚雪球式的集聚效应,吸引更多外部资源要素加快集聚,促进内部新生主体快速衍生和成长。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之间是一个互动调整、新旧更替、动态提升的耦合过程,有利于促进城市的生产、消费、就业、服务等功能提升。面对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步入新阶段的大背景,成都要赢得未来发展,站稳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积蓄冲刺世界城市的能量,必须依赖产业实力的不断壮大。建国以来,成都产业规模由小到大、层次由低到高、实力由弱到强,发展的“势”与“场”不断增强,完成了由省会城市到区域性中心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的三级跳。《2016年世界城市评级报告》中,成都进入全球城市百强,排名仅次于北上广深;《2017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成都以98.97的高分位居新一线城市榜首。站上新起点,成都能不能肩负国家使命、体现国家意志、代表国家形象、引领区域发展,基础是产业、关键靠实力、核心在综合竞争力。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思想为根本遵循,主动适应和把握经济发展新趋势,稳中求进、创新突破,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新路,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二、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

国务院批复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增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功能。要站稳国家中心城市的位置,核心在城市功能,关键靠产业支撑。虽然我们借助国家实施成渝城市群战略之力,拿到了国家中心城市的入场券,但客观地说,无论是城市功能还是经济实力,都离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中心城市有差距。差距就是潜力,也是努力方向。我们要抓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重大机遇,改革组织经济工作方式,着眼城市长远目标和战略全局,从成渝战略互动中找准提升城市首位度、扩大城市辐射力的切入点,以增强“五中心一枢纽”功能为目标,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必须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增强西部经济中心功能。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具有“一业兴、百业兴”的乘数效应。有关研究表明,制造业每投入1美元带动经济增长1.8美元,每产出1美元带动其他领域产出3.6美元,在三次产业中处于核心地位。二产业占比是否突破50%是评判一个城市工业化是否充分发育的重要标志。上海二产业占比曾最高达到77%,并且占比超过50%的时间长达20年,目前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而成都二产业占比在2012年达到46%的峰值,2013、2014年连续两年保持45%以上占比后,即呈下降趋势,从未超过50%的“分水岭”。建设西部经济中心,必须以先进制造业为牵引,加快工业化进程,力争到2022年制造业规模突破2万亿元,先进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达50%以上,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城市。要加快构建产业体系。重点支持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五大支柱产业提升能级,深度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大力支持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五大优势产业领先发展、规模发展,加快形成经济增长的新支撑。紧盯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发展前沿,超前布局人工智能、精准医疗、虚拟现实、传感控制、增材制造等未来产业,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要加快提升产业层次。目前,“成都造”总体还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中低端环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15%,缺少全球全国知名品牌。要坚持“创新驱动、标准引领、品牌发展、质量为先”,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新增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增强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竞争力。鼓励支持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延长产业生命周期。有序推动占用要素资源较多的企业建立总部,把生产基地逐渐向潜在市场转移,为高端制造业发展腾出资源空间。要加快推进产业跨界融合。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不断深入,产业“裂变—跨界—融合”趋势日益明显,不同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深刻改变了产业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我们要顺势而为,研究政策支持企业专业化分工和服务性外包,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裂变”专业优势、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制造业向服务化制造、平台化经营和个性化服务方向转型,实现产业功能互补、多维协同、跨界服务、融合发展。

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增强西部科技中心功能。加快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能够促进创新资源高度集聚和合理配置,推动创新供给和需求有效对接,实现服务高新技术项目、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目的。从全国范围看,成都科教资源富集、科研实力雄厚、创新能力不弱,但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仅为深圳的43%,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仅为深圳的26%。根本原因在于高新技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市场机制缺乏活力。当前我们需要形成共识的是:创新是新一轮发展的源动力,大学和科研院所是创新能力的源头,企业是决定创新成果转化的关键。因此,政学研产用要形成战略同盟和利益共同体,共同构建贯通创新链、融入产业链、对接资本链的高新技术服务体系,促进创新资源集聚运用和创新成果转化,打造高新技术服务机构汇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效、技术交易市场活跃的西部科技中心。要培育壮大高新技术服务主体。要把高校科学研究所作为城市最重要的战略性创新资源,支持各类创新主体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服务机构,共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标准联盟、行业协会,提升产业话语权和影响力。引导高能级高新技术服务企业在蓉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在国家级天府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高新技术服务产业集群,支持社会资本兴办高新技术服务企业。要切实增强高新技术服务功能。强化专业化、市场化、系统化服务,支持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服务业发展,培育覆盖全周期、全要素的高新技术服务产业链;探索“高新技术服务超市”运营模式,推动高新技术服务产品的标准化、网络化和品牌化;打造数据中心、工业设计、行业认证、成果转移转化等高新技术服务公共平台,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在蓉集聚运用和转移转化。要大力推动企业运用创新成果。加快培育一批高新技术领域的标杆企业、领军企业,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基地,有效激发企业转移转化科技成果的内在需求。深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增强转移转化主体的内生动力。加快建设技术交易市场,规范开展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引导市场主体参与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交易。

必须大力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增强西部金融中心功能。金融中心具有金融资源聚集和金融服务辐射的基本特征。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成都先后被赋予西南地区金融中心、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西部金融中心等功能,在国家金融版图上的地位不断凸显。2016年金融业增加值1386亿元,占gdp的11.4%;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3.4万亿元、2.7万亿元;在“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居第五位,在“中国城市吸金能力”排名中居第三位。当前,成都金融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金融资源优势未充分转化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金融要素市场不活跃;新业态发育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企业运用资本市场的方式单一,直接融资比例较低。要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金融服务业做强做大。大力发展金融总部,提升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实力,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在蓉设立分行、结算中心、资产管理中心等区域性、功能性总部,形成资金积聚效应。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创业投资体系,强化创投融资服务。加快培育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信用评级等金融中介组织,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化金融中介服务体系。一手抓金融服务能力创新提升。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沪深交易所在蓉设立西部中心,做强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强化上市培育、项目路演、融资对接服务,力争2020年企业直接融资率达60%左右。推进科技投融资“云服务”,促进风险资本与双创载体线上线下无缝对接。加快建设天府融通平台,加大对重点项目、中小微企业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创新自贸区金融服务,打通企业境内外融资通道。鼓励支持金融服务企业围绕产业链布局资金链,积极开展投贷联动、供应链金融、并购贷款等服务模式创新。大力发展普惠金融,鼓励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和互联网企业,通过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小微企业信贷子公司等方式,更好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在设备投入、技术改造、创新创业等方面的融资需求,让所有市场主体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在大力支持金融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要迅速提升金融风险防控能力。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监管协作和大数据技术运用,构建金融信用信息平台和金融风险监控预警平台,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重点领域潜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社会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必须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增强西部文创中心功能。文创产业既是城市发展的新增长点,又是推动转型发展的新动力。当今世界已进入文化全球化时代,城市的竞争高度往往由城市文化的创造力传播力决定。杭州2016年文创产业增加值达2541亿元,占gdp的21%,成都两项指标均不到其1/4;杭州信息服务、创意设计产业全国领先,拥有宋城演艺、华策影视等年营收超百亿的文创企业。我们要以杭州为标杆,按照“集群发展、跨界融合、品牌引领”思路,推动天府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大力提升文创的行业首位度、产业融合度、品牌美誉度和国际知名度,力争2022年文创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2%。要促进文创与产业融合。坚持“文创产业化、产业文创化”,通过文化植入、创意融入和设计提升,推动文创产业和制造业、信息科技、金融服务、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融合发展,开发实施一批兼具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的文创融合示范项目,构建附加值高、原创性强、成长性好的现代文创产业体系。要促进文创与城市融合。城市发展离不开文化进步,观念进步离不开文化浸润。要把文创产业作为向城市注入人文理念的主通道和改变生活方式、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载体,精心打造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群落、文化景观,合理布局一批文创示范园区、文创空间、文创社区(小镇),实现文创产业发展与城市有机更新同步推进。大力发展创意生活业,把文化创意、深度体验和生活美学,融入市民的衣食住行游购娱各领域,持续开展“书香成都”活动,锻造生活城市的文化品质。要促进文创与商业融合。依托传统商圈谋划新型商圈,将“千年商都”的人文底蕴与现代商业理念有机融合,着力打造时尚体验、购物娱乐、美食品鉴等多元一体的文化商业集聚区。鼓励传统商业企业引入特色文化、强化创意设计,擦亮“老字号”金字品牌,打造更多具有时代感的“良品美器”。充分释放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领域消费需求,加快建设文化消费城市。要促进文创与旅游融合。积极探索旅游观光、娱乐休闲、文化体验、商务会展“四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提升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服务的多样性、趣味性与互动性。深度萃取巴蜀文化、三国文化、熊猫文化等文化精华,开发更多天府文化主题旅游产品和服务,加快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大力促进乡村旅游与农耕文化、地域文化、时尚文化融合,提升乡村旅游的内涵和品质。进一步办好国际非遗节、创意设计周、音乐产业博览会等精品活动,打响非遗之都、设计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和美食之都的城市品牌。

必须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功能。就是要打开大门搞建设,让新鲜空气进来,让新生力量进来。成都地处西南内陆,对外开放起步较晚,开放总体水平不高,不仅落后于东部沿海城市,也落后于同处内陆的重庆。2016年,成都货物贸易额2713.4亿元,服务贸易额120亿美元,仅为重庆的65.3%和58%;引进外资85.3亿美元,对外投资24.3亿美元,仅为重庆的75.2%和59.4%。重塑开放优势就是要调整战略方向。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成都从内陆腹地变为面向泛欧泛亚的开放前沿,成为距离欧洲最近的国家中心城市,到法兰克只需10小时,比京沪广深少2-3小时。我们必须主动运用国家新一轮开放战略,坚持“更全面、更深入、更务实”的新开放观,全方位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用好驻蓉机构和国际友城资源,深化拓展国际合作。要充分发挥驻蓉领事馆和国际友城在中西部领先优势,搭建更多境外投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构建经贸机构合作伙伴网络,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充分利用278家在蓉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资源,深入研判其全球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趋势,争取将更多驻蓉机构升级为区域总部、功能总部或研发总部,大力开展以跨国公司为核心的产业生态链生态圈建设,吸引协作配套企业汇聚成都。要用足“两港”资源,高水平建设国际门户城市。成都建设国际空港枢纽,将形成“一市两场”格局,实现年旅客吞吐量1.5亿人次、货邮吞吐量300万吨。成都国际铁路港远期设计吞吐能力达250万标箱、1900万吨散货,蓉欧班列已联接国内11座城市和欧洲、中亚腹地。要依托“两港”资源,争取国际大型航空公司基地布局成都,加速国际适空产能在蓉集聚;持续提能蓉欧快铁,引导适铁产能加快向成都转移,扩大双向贸易,努力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集之地。要用活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经济外向度。聚焦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精准专业开展招商引资,争取大规模、成建制、全链条地把国内外高端产业更多转移到成都。瞄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依托在蓉央企、外企,支持优势企业联手拓展国际市场。积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建立境外研发和营销机构,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制定、取得境外知识产权,加快“成都智造”“成都服务”走出去步伐。

必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增强国际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功能。历史上的“蜀道难”,主要是行路难,但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难”的内涵已演变成了货物集疏难、要素流动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物流综合成本高。2016年成都每万元gdp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55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比武汉、深圳分别高9.2%、18.9%。末端能力不足。从全省看,高等级交通方式覆盖不足,商品物资难进难出仍然存在,成都广阔的市场腹地优势尚未转化为城市竞争优势。从全市看,城市“最后100米”、农村“最后一公里”的终端物流配送问题仍然突出,城市末端配送快递处理率只有26.1%,农村末端配送点覆盖率仅为10%。国际贸易水平不高。2016年成都共有物流企业4428家,其中外资物流企业仅42家,占比不到1%。成都国际航空货邮量9.8万吨,仅占货邮吞吐量的16%。我们要着眼建设国际性的生产要素配送中心、信息资源交流中心和物流集散中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着力打造“一带一路”最具影响力的供应链枢纽城市。要大力发展生产性物流服务业。成都生产性物流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数量偏少,a级物流企业只有74家。主要原因是企业自营物流比重偏高,社会物流需求难以充分释放。要积极推进生产企业物流向社会专业物流转变,不断完善城乡配送体系,加快培育形成一批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生产性物流企业集团。要大力发展跨境贸易。全市有进出口实绩企业2700家,总量、规模和能力均有较大提升空间。要坚持“贸易催生物流、物流反哺贸易”,依托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南向开放地区贸易合作,大力发展以成都为中转枢纽的货物贸易和以成都为承载平台的转口贸易、离岸贸易,联合建设海外仓和大宗商品现货交易网络平台,将“成都造”产品推向全球市场。要大力发展供应链体系。加快推进国家供应链体系建设综合试点,引进培育优质供应链管理企业,以供应链带动产业链重构和价值链提升,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整合,巩固优势制造业供应链高地;推动物流业与信息产业整合,鼓励第四方物流和智慧供应链发展;推动物流业与金融业整合,设立供应链金融交易平台和产业基金,努力将成都打造为“一带一路”供应链资源配置中心和管理枢纽。

三、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打造有机融合、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链生态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工作的全局性和城市发展的宜居性。这是我们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重塑经济地理的重要遵循。截至2016年底,成都管理的人口已达2030万,三个圈层的经济结构和环形交通组织方式带来了一系列城市病,主要表现在:交通潮汐式循环突出,跨区域、大规模、长距离的通勤交通需求,加剧了早晚高峰时段城市交通拥堵;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同质化率分别达到47%、34%、28%;空间资源配置不均衡,一二三圈层国土开发强度分别为84.8%、35.1%、13.8%,人口密度分别为10388人、1172人、543人,一圈层核心区人口密度甚至达到1.4万人,而三圈层仍处于人口净流出阶段。园区生活配套不完善,宜居水平不高、生活品质不优,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短缺。这些现象的产生,实质是城市空间规模产业结构失衡、生产生活生态布局不均衡所致。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决定重塑城市经济地理,从优化城市空间开局起步,推动城市发展战略调整。着眼城市产业发展战略目标,优化城市产业空间布局。产业过度集中必然导致人口过度聚集。据测算,到2030年全市经济总量将达3.8万亿、人口规模也将突破2200万人的承载极限,如果仍然延续粗放型产业布局,必然加剧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为此,市委提出构建“双核联动、多中心支撑”网络化功能体系,实施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十字方针”,着力构建以龙泉山脉为中心,南北双向拓延、东西两侧发展的战略空间布局,推动成都进入“双城”时代。着眼城市均衡发展和外溢能力提升,优化中心城区布局。为提升城市整体运行效率和综合价值,市委遵循城市发展规律,按照城乡规划法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决定打破圈层结构,将中心城区范围扩大至原一二圈层的11个行政区加高新区、天府新区,形成“中心城区郊区新城”的空间层次,进一步疏解城市核心区非核心功能,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提高中心城区的外溢效率和辐射能力,带动全域均衡协同发展。着眼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优化产业功能区布局。立足区域条件、产业基础,按照园区城市总体规划、产业招商指导目录、园区设计规划导则、产业引导政务政策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五位一体”管理体制,在全市统筹布局建设66个主导产业明确、专业分工合理、差异发展鲜明的产业功能区,加快建设产业活力强劲、城市品质高端、服务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城市新区。

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城市空间优化,推动城市产业高点起步高位布局。高水平开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邀请国内顶尖团队,借鉴雄安新区规划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师法自然、守正出新、登高谋远”,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对城市功能、空间结构、发展模式、产业布局等进行优化调整,为城市长远发展提供蓝图指引和路径遵循。高水平编制重点区域规划。按照“十字方针”加快推进五大分区战略规划编制,特别是把实施“东进”战略作为重中之重,着眼未来50年乃至100年发展,坚持产业分区、集约开发、集群发展,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重心东移,规划建设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和现代化产业基地,开辟经济社会发展“第二主战场”。高水平编制重点功能区控制性详规。紧扣“五中心一枢纽”功能,统筹开展全市重点功能区控制性详规编制,谋划一批未来五年重点开发建设的重大功能性项目、支撑性产业园区及标志性示范片区,实现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在市域范围统筹布局。高水平开展产业新城城市设计。按照产业先导、职住平衡、完善配套、塑造城市美学的原则,构建产业新城控制引导框架,加强色彩、天际线、绿化景观、建筑风貌等设计,实现城市与产业时序上同步演进、空间上分区布局、功能上产城一体。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要聚焦问题整改,提升立改立行的坚定性、责任性和时效性。反映问题、发现问题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各区(市)县要主动认领,拿出能办先办、能支持全力支持的态度,尽快化解一批矛盾、解决一批问题。各级党员干部要养成雷厉风行的行为习惯,做到眼中有问题、脑中有思路、肩上有担当,不能常“作秀”、总“许愿”,真正把服务企业、解决问题抓紧抓实。针对企业长期存在的遗留问题,不能习以为常、束手无策,更不能“新官不理旧账”,严格落实“销号”责任制,集中时间和力量为历史遗留问题“划句号”。针对生产生活配套率较低的问题,要促进产业布局与城市空间调整有效对接,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建设力度,把产业园区建设成现代化的城市新区。

要发展天府文化,形成尊重人才、崇尚创新、支持创业的时代风尚。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是城市的名片、口碑,是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是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基础。市党代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天府文化,塑造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城市形象,绝不是就文化论文化,而是要培育一种城市气质、养成一种思维方式、形成一种行为习惯,让千千万万的青年学子慕名而来,在成都求学、创业、扎根,成为一名新成都人;就是要让千千万万企业家放心投资创业,以成都为人生福地、安居乐土;就是要让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成就梦想、建功立业;就是要让每一位来蓉创新创业、投资兴业的新成都人,受到社会尊重、得到城市礼遇。

同志们,凡益之道,与时偕行。黄金时代在我们面前而不是身后,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责任在肩,时不我待,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敢闯敢试、遵循规律、真抓实干,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