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镇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的调查与研究
建立和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制,明确规定干部连续任职以及担任同一职级的领导职务不得超过最高年限,是关系领导班子和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当前正在进行机构改革,领导职位减少,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顺利进行又迫切需要大批优秀人才源源不断地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更必须通过健全和完善任期制,使干部的“上”与“下”成为一种正常社会现象,以解决干部不犯错误不让位的问题,使干部能“下”的问题逐步制度化,创造一种干部队伍正常进行新老交替,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大气候”,从机制上确保干部队伍永葆生机与活力。任期制的一个基本特点,是选任和委任产生的领导干部都有届有期,但如何来确定任期,应该有一个科学和严格的制度规定。为在这方面有所突破,我们根据县委组织部门的职能范围,选择乡镇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这个角度为切入点,召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乡镇党政领导座谈,并深入农村基层走访。综合分析调研获得的材料,把任期制放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背景,以及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大局中来思考、来探讨,我们认为,乡镇党政一把手连续任职以*-*年为宜,担任同一职务不得超过9年;其他班子成员连续任职以3年为宜,担任同一职务不得超过*年。下面就此展开阐述。
一、确定任职期限的原则
推行任期制同样应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出发点。许多事实都充分证明,一个地方的工作是否富有成效,事业的发展是否生机勃勃,与干部队伍尤其是党政领导班子是否肯干、会干紧密相关。为此,确定党政领导任职期限应遵循这么五条原则:一是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二是有利于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坚韧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三是确保领导干部有必需的时间因地制宜作出和实施足以改变一方面貌的决策,推动地方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干出造福一方的政绩;四是要让领导干部能及时处理重大项目建设留下的相关问题,避免留下后遗症;五是有利领导干部保持创新精神,能与时俱进地开展工作。
二、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领导干部任期
乡镇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关键在党政一把手,他们负有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指挥协调的主要职责。
从现实情况看,乡镇主要领导初到岗位,了解辖区的基本概况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但要真正熟悉本单位的经济状况、资源和人文潜力、当地民俗风情、新老干部的思想动态、原有管理管理办法的优劣所在,至少需要半年左右,据此选准发展重点和主攻方向,作出施政决策,做好筹备工作,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及各项规章制度,又要用去半年时间。可以说,任职第一年基本上是在摸索、谋划中度过的。到了第二年,开始大胆运用聪明才智,按照自己的构思蓝图进行运作,着手建设有关项目。到了第三、四年,付出的艰辛劳动开始得到回报,开展工作得心应手,产业向做强做大迈进,正是出政绩的黄金时期。我县江弯镇、赋春镇等地方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开发,龙山乡的黄姜中药材种植,鄣山乡、溪头乡的有机茶开发,太白镇的榨菜生产,高砂乡、思口镇的引资兴企都是这个时期形成规模、产生效益的。到了第五、第六年,精力主要转向扫尾、巩固、提高,力求不给后任留下包袱。因此,党政一把手连续任职以*—*年为宜。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遇到下列情况可突破任期限制。一是当地的事业离不开某位干部时,如洽谈招商引资项目正处于即将成功的关键时期,重大工程项目正在施工建设过程之中,支柱产业的品种改良或市场开拓面临决定成败的紧要关头,起主导作用的领导干部虽然达到了最长任期却仍然愿意留任的,可继续连任。二是辖区内绝大多数群众强烈呼吁留任,而本人也愿意继续连任又能不断找到新的工作兴奋点的干部,可继续留住。
出现以下现象,任职时间再短,都要及时调整。一是工作出现大的失误,群众上访不断。二是工作打不开局面,阻力重重,民意测评结果太差。三是连续任职三年,工作毫无起色,山河依旧,面貌未改。四是副职与主要领导严重不团结,形成内耗。五是身体不适,难以继续正常开展工作。六是本人迫切要求调离,理由充分,有利于工作的。此种情况如果组织上决定不予采纳意见,则应对症下药,消除其思想波动的根源。
总之,实行领导干部任期制,要有利于干部队伍保持积极的、动态的稳定,不宜通过换届形式大幅度调整,而应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