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队伍建设交流材料
为进一步整合社区资源,完善社区功能,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万泉街道党工委根据市、区政府的要求,在区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经过认真调研和积极的运筹,决定对社区规模进行调整,将原有的14个社区调整为7个社区,实现了社区规模、资源配置和队伍建设的新突破。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深入调研,为社区规模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街道成立了以党委书记白伟伦、办事处主任刘灏任组长,党工委副书记张文玉任副组长的调整社区规模工作领导小组。街道主要领导带领工作组成员深入社区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发现,社区建设中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社区规模配置不合理。万泉街道现有常住居民22258户65463人,有14个社区,其中,最大的社区为2676户7300人,最小的社区为920户2818人。一般规模保持在1400户4500人左右。个别社区区域划分不合理增加了管理难度。二是社区办公用房得不到保障。由于历史的原因,14个社区有4个社区租用居民住宅办公,开展活动没有场所。社区平均办公用房面积(含租用房)为165平方米。三是社区一把手队伍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少数干部素质不高的问题严重制约社区的建设与发展。四是社区发展不平衡。14个社区中,有国际风尚水平的“三位一体”新型社区典型,也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视察、享誉全省的普通社区典型,但大部分社区工作创新不够、平庸有余,服务功能不完善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导致社区发展两极分化。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和谐社区建设的瓶颈,必须下大力加以解决。
二、探索新思路,解决新问题,研究制定可行性实施方案
街道党工委在认真组织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市政府创建和谐社区的六条标准,对如何立足现有条件,开展和谐社区创建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研究制定了可行性实施方案。
(一)明确工作思路,解决重点问题。确立了“调整社区规模,整合社区资源,优化一把手组合,实行社区党委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的工作思路,重点解决社区规模不合理、办公用房面积不足、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不高的问题。
(二)明确指导思想,确立基本原则。社区规模调整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通过深化社区体制改革,整合社区资源,完善社区功能,强化社区服务,调动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建设和谐社区奠定坚实的基础。社区规模调整按照“方便群众、便于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本着“有利于合理设置社区规模、有利于整合资源、有利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原则,将社区的规模确定为2000——3000户左右。调整后的社区实行书记、主任单设,强化一把手及队伍建设,强化党的领导。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三)专家把脉,充分论证社区规模调整的可行性。在调整方案基本形成后,我们邀请了区民政局、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等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对方案的可行性了进行研究和论证,并对我街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一是社区党委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突出了党的领导在社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根据地域划分社区有利于社区建设和管理;三是通过资源整合为社区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组织实施,保持调整合并中社区工作正常有序。经过精心筹备,街道办事处于7月20日,组织召开了由区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街道中层以上干部和全体社区工作者参加的大会。宣布《万泉街道社区规模调整方案》和《万泉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书记任职决定》,并对这次调整的重大意义进行了深入的动员,使广大社区工作者不仅在认识上达到了统一,在行动上也体现了良好的工作姿态。社区间的工作交接、档案资料交接及资产交接都按照预定方案实施,各项工作正常有序,保证了调整合并中稳定。目前看,社区规模合理,资源整合到位,人员组合优化,思想认识统一,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市委、市政府把和谐社区建设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把“安宁稳定、环境优美、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管理有序”作为创建和谐社区的目标。万泉街道党工委将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这次社区规模调整为契机,按照“绿、静、美、安、易、乐、康、融”的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区建设的规律和特点,营造“构建和谐社区人人有责,构建和谐社区人人受益”的浓厚氛围,不断加大社区建设中人、财、物的投入,加强指导协调,充分发挥社区党委的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加强社区自治、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下功夫,提高居民思想道德素质上下功夫,在“知荣明耻,文明出行”下功夫,使我街的和谐社区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