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德市工业经济工作调研座谈会上的发言
福安市人民政府
(2008年4月22日)
各位领导、
同志们: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宁德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工业发展为先,突出重点,精心运作,工业经济总体保持了质量、速度、效益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34.50亿元,增长23.0%。电机电器、船舶修造、食品工业三大主导产业完成产值24.43亿元,增长23.5%。规模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32.86亿元,增长26.0%;出口交货值10.56亿元,增长28.6%,其中电机出口总值6154.2万美元,增长35%。全市181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2.32亿元,增长24.4%;实现利税总额1.35亿元,增长15.9%。为推动工业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确保实现上半年“双过半”目标,下一步,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狠抓运行调度,确保工业持续增长。围绕年度工业生产目标,进一步分解落实工业生产任务计划,加强对新增长点项目、重点企业生产运行的跟踪、分析、协调、调度,及时掌握和解决工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企业生产的服务,建立和完善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的综合协调、监测分析和供应保障机制,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应对美元贬值、原辅材料价格上涨等1
不利因素,促进企业开足马力生产。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工业用地供应工作,加快电机电器出口退税步伐,支持企业资金周转,促进企业扩大生产。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参加广交会等经贸活动,多承接订单,拓展出口市场。
二是狠抓项目、品牌带动,培育工业新亮点。积极组织参加各类重大招商引资等活动,重点引进超强企业、与主导产业关联性强的项目,突出抓好大型船舶修造、船舶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招商。落实项目工作责任,做好东元电机工业园一期、青山控股镍合金项目后续跟进工作,加快泰格、亚南、凯捷利工业园等重点招商项目的前期工作,确保新增工业项目顺利实施。抓紧立松铸造、银嘉机电、白马20万吨造船等在建项目建设,力争尽快建成投产。以纪念“闽东电机”创立50周年为契机,推进“中国电机之都”、“中国电机出口基地”申报工作,打响区域品牌。在泰格、安波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基础上,鼓励企业在争创中国名牌等国家级品牌上取得突破。加强对重点后备上市企业的扶持和指导,加快企业上市进程。
三是狠抓品质提升,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以台湾东元福安电机工业园的落地建设为契机,重点发展电机电器上游产品,抓好精密铸造、漆包线、硅钢片生产、高速冲压等高新技术项目的实施,创建电机电器物流中心,提高产业配套能力;积极筹建福安电机工程研究院,扶持研发、人才、培训、信息等政府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产业升级。大力发展船舶物流配送、船用机械、电缆、电子、钢板等配套企业,推广船舶分段建造,提高产
业生产分工协作社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船舶建造能力和生产效率;引导企业通过完善环保、安全及生产配套设施建设和生产条件认证,提升造船技术水平;加快完善市船舶交易管理中心职能,壮大船舶交易规模。
四是狠抓总量扩张,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在继续抓好坂中、秦溪洋、赛岐工业集中区续建和完善的同时,全力抓好“五区三园”建设。强力推进甘棠工业集中区建设,确保年内10家以上企业开工建设;加快大唐工贸集中区环岛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启动白马港东侧围垦及溪尾工业园区整体开发奠定基础,确保大唐火电二期、鑫茂50万吨硅钢、鑫久铝合金压铸等在建项目的实施,进一步落实大唐煤化工基地、中船联船舶物流、神力港口机械等项目,争取尽快落地;抓紧铁湖机电配套小区规划的编制和首期610亩工程进度,全面完成路、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白马船舶工业园区厂区扩建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启动湾坞船舶工业园区,加快游艇小区和康厝罗家洋机电配套和医疗保健器材小区前期工作,确保工业发展供地。
五是狠抓人才引进和培养,努力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采取柔性引才引智的办法引进高层次人才,深化北京福安专场对接会成果,发挥已聘请的中科院等特聘专家的作用,积极争取清华大学电机系、中科院电工所在福安设立电机研发工作站和实践基地,吸引高层次人才到福安挂职交流。整合教育、技术资源,鼓励校企联办,依托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办好船舶学院,组建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电机分院,为电机、船舶两大产业培养更多高素质
的产业技术工人。
总之,我们将按照这次会议的部署和要求,盯紧目标,扎实工作,有效作为,确保实现“双过半”,争取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第二篇:在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座谈会上的发言各位领导,
同志们:
在**加快构建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实现**率先崛起的关键时刻,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这次座谈会,十分重要,又十分必要,为我们县区工作的同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相互交流的平台。**的工业经济有厚实的基础、鲜明的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品牌初步唱响。近两年,在市委、市政府“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的政策感召下,全县工
业经济始终保持着“高投入、高增长、高效益”的“三高”发展势头。今年1—6月,完成工业总产值33亿元,增长33.6,实现增加值9.9亿元,增长40.4,占gdp的48;工业用电量4996万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的48.8,同比增长22.8。在看到工业经济“高开高走”发展态势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工业经济仍然存在着发展规划不清、产业扩张不力、运行体制不活等问题,离做大做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现结合我县实际,浅谈几点提升工业经济的体会:
一、做好发展规划文章,形成三种效应第一,在产业发展方向上,形成集群孵化效应。**的医疗器械、文化用品、烟花爆竹等产业,历史悠久,加上近两年兴起的钢结构、棉织品等,**己初步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六个一”支柱产业。今年1—6月,这六大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82亿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总量的38.6,实现税收近2000万元,占全县地方收入的30。应该说,支柱产业对县城经济的贡献还是非常明显的。但由于产业分布较分散,集群孵化效应还不明显,对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还不显著。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实现产业的规模化、企业的集团化、营销的规范化和产品的品牌化,我们将在产业的发展规划上着力。重点是打造三大园区:一是加快规划好***医疗器械城,打造***医疗器械走廊;二是提升**文化工业园实力;三是规划***钢结构生产基地。第二,在与**对接上,形成协作配套效应。积极抢抓**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机遇,着力引进一批协作配套产业,大力发展与医药、食品等行业关联度紧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加快工业速材林建设,努力建成一批为现代制造业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协作配套产业。第三,在借力发展上,形成要素洼地效应。长、珠、闽三角地区的加快对接与交流,为我们中部县区进一步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在更高层面、更大空间上,提供了更好的契机。下一步,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充分依托区位、交通、资源、劳动力等优势,在机制体制、政策平台、发展环境、对外交流等方面,加快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对接,尽快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洼地效应。
二、做好产业扩张文章,打好三张牌第一,围绕市场,打好特色牌。特色就是生产力,特色就是生命力。医疗器械、文化用品作为**的传统特色产业,是县里重点扶持的支柱产业,分别占据着全国市场约30的份额。为保持和稳步提高这两大产业的市场占有率,必须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由政府搭台,加大特色产业招商力度,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实力;二是由政府牵头,组建行业协会,规范行业竞争;三是以企业为主,不断提高科技水平,提高产品档次,确保企业引领市场潮流。第二,围绕产业,打好规模牌。规模就是竞争力,规模就是效益。针对我县大部分支柱产业技术含量不高、结构层次偏低、规模效应不明显的现状,下一步要引导和扶持企业在合资嫁接引进新技术、资产重组强规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管理水平上下功夫、求突破。第三,围绕品牌,打好形象牌。品牌就是形象,品牌就是市场。一个著名品牌,往往是一个企业、一个地方,甚至一个国家的形象代言人。比如,一提到海尔就想到青岛,一看到奔驰就想到德国。**也要追求“医疗器械不到**不齐、文化用品不到**不全”的品牌效应。
三、做好体制创新文章,实现三个转变第一,在政府工作理念上,实现由管制政府向管理服务政府转变。近两年,我们按照“转变职能、优化环境、完善服务、促进发展”的思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政府服务企业、扶持发展的新路子,取得了激活企业潜能、提升发展水平的良好效果。下一步,要继续落实好四项制度,即企业引进的“一站式”办公服务制度,企业开工投产现场办公制度,上户检查报批联审制度,部门政风行风的评议评价制度,切实强化政府服务理念,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第
二、在企业产权上,实现由产权不清到产权明晰转变。主要是着力激活企业存量,形成“起死回生”效应。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通过资产重组、退城进郊、退二进
三、破产退出、外资并购等多种途径,大力推进县属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目前,我县县属工业企业改制面己达100,商贸、粮食企业改制面己达60。通过改制,一批企业“起死回生”,企业产权进一步明晰,结构进一步优化,亏损面进一步下降,成为我县工业经济运行的主力军。第三,在发展环境上,实现由政府过多干预向主要靠市场调节转变。今后,我县将不断强化政府服务理念,坚持为市场、企业和群众服务,尽量减少对经济运行的直接干预,对
经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尽量避免用行政手段去“禁”和“堵”,而主要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加以“导”和“疏”,尽可能做到行政管理到位而不越位。
第三篇:在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座谈会上的发言各位领导,
同志们:
在xx加快构建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实现xx率先崛起的关键时刻,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这次座谈会,十分重要,又十分必要,为我们县区工作的同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相互交流的平台。xx的工业经济有厚实的基础、鲜明的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品牌初步唱响。近两年,在市委、市政府“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的政策感召下,全县工业经济始终保持着“高投入、高增长、高效益”的“三高”发展势头。今年1—6月,完成工业总产值33亿元,增长33.6%,实现增加值9.9亿元,增长40.4%,占gdp的48%;工业用电量4996万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的48.8%,同比增长22.8%。在看到工业经济“高开高走”发展态势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工业经济仍然存在着发展规划不清、产业扩张不力、运行体制不活等问题,离做大做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现结合我县实际,浅谈几点提升工业经济的体会:
一、做好发展规划文章,形成三种效应
第一,在产业发展方向上,形成集群孵化效应。xx的医疗器械、文化用品、烟花爆竹等产业,历史悠久,加上近两年兴起的钢结构、棉织品等,xx己初步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六个一”支柱产业。今年1—6月,这六大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82亿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总量的38.6%,实现税收近2000万元,占全县地方收入的30%。应该说,支柱产业对县城经济的贡献还是非常明显的。但由于产业分布较分散,集群孵化效应还不明显,对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还不显著。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实现产业的规模化、企业的集团化、营销的规范化和产品的品牌化,我们将在产业的发展规划上着力。重点是打造三大园区:一是加快规划好xxx医疗器械城,打造xxx医疗器械走廊;二是提升xx文化工业园实力;三是规划xxx钢结构生产基地。
第二,在与xx对接上,形成协作配套效应。积极抢抓xx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机遇,着力引进一批协作配套产业,大力发展与医药、食品等行业关联度紧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加快工业速材林建设,努力建成一批为现代制造业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协作配套产业。
第三,在借力发展上,形成要素洼地效应。长、珠、闽三角地区的加快对接与交流,为我们中部县区进一步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在更高层面、更大空间上,提供了更好的契机。下一步,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充分依托区位、交通、资源、劳动力等优势,在机制体制、政策平台、发展环境、对外交流等方面,加快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对接,尽快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洼地效应。
二、做好产业扩张文章,打好三张牌
第一,围绕市场,打好特色牌。特色就是生产力,特色就是生命力。医疗器械、文化用品作为xx的传统特色产业,是县里重点扶持的支柱产业,分别占据着全国市场约30%的份额。为保持和稳步提高这两大产业的市场占有率,必须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由政府搭台,加大特色产业招商力度,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实力;二是由政府牵头,组建行业协会,规范行业竞争;三是以企业为主,不断提高科技水平,提高产品档次,确保企业引领市场潮流。
第二,围绕产业,打好规模牌。规模就是竞争力,规模就是效益。针对我县大部分支柱产业技术含量不高、结构层次偏低、规模效应不明显的现状,下一步要引导和扶持企业在合资嫁接引进新技术、资产重组强规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管理水平上下功夫、求突破。
第三,围绕品牌,打好形象牌。品牌就是形象,品牌就是市场。一个著名品牌,往往是一个企业、一个地方,甚至一个国家的形象代言人。比如,一提到海尔就想到青岛,一看到奔驰就想到德国。xx也要追求“医疗器械不到xx不齐、文化用品不到xx不全”的品牌效应。
三、做好体制创新文章,实现三个转变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效的领导责任机制,促其大干快上抓项目、紧锣密鼓抓进度、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项目落实。
第二、要在项目推进上抓落实。狠抓项目推进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后劲所在。在全市工业经济“12345”工作会议指出,“力度要大于去年,质量要好于去年,效益要高于去年”。因此,我们要有重点、多层次地推动工业项目建设,始终把项目推进作为工业发展的动力,推进工业经济发展。今年重点要在继续抓好工业项目供地率、企业进场率“两个90”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工业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1页[1][2]下一页
在工业经济座谈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