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全区经济工作会讲话稿
同志们:
前面,陈书记代表县委常委会作了工作报告。后面,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先就经济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回顾总结2013年工作
去年以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紧紧围绕陕西强县建设的要求和任务,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
观经济形势,自加压力,奋力拼搏,全面完成了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强化运行调节,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加强县域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和研判,及时制定应对措施,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坚持对标管理不放松,扭住项目建设不松懈,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35亿元,增长13.5%;完成财政总收入64402万元,增长20.6%,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2578万元,增长2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490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720元,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3.1亿元,增长16%;万元gdp能耗下降3.5%,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完成年度任务。年初市县下达的考核任务全面超额完成,初步预计在全省县域经济排名中前进1位,基本实现县域经济发展争先进位“123目标”的第一步。
(二)积极推进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一产夯实了基础。全年累计整合涉农资金2.1亿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粮食生产再创新高,小麦和玉米单产连创全省最高水平。畜菜果产业稳步发展,建成省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11个,新发展奶牛1.1万头、酿酒葡萄1.04万亩、蔬菜1万亩,其中设施蔬菜6040亩。出台了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20条”措施,蔬菜产业正在由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一产实现增加值41亿元,增长4%。二产规模显著扩张。工业“四个十”工程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全县新培育规模工业企业17户,其中3户纳入统计,规模工业完成产值144亿元,增长23.5%;新增规模工业产值28亿元。坚持把茯茶作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来打造,茯茶文化小镇开工,地理标志产品和商标保护获得国家批复,连续在乌鲁木齐、兰州、深圳等城市举办推介会,xxxx茯茶的对外影响力正在全面提升。全县茯茶生产企业达到34家,产量和产值分别达到3200吨、3.8亿元。三产蓬勃发展。明珠家居、西部五金机电城、钰源物流3个项目完成投资6.84亿元,与旅游结合的裕隆酒庄、兰泰庄园加快建设,崇文塔公园建成开放,郑国渠风景区完成投资1.3亿元,安吴红色旅游景区分项启动建设,中国银行、长安银行入驻xxxx。在确保农业基础地位的前提下,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32.7:
37.3:30调整为30.4:
40.2:
29.4,二产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
(三)坚持投资拉动,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深入开展发展环境“三项”整治活动,协调解决土地、资金等问题,保障支持重点项目建设。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9亿元,增长30%。全县37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0.5亿元,超出年度计划4.3个百分点。怡泽茯茶、县东路等3个项目全面建成,温州电器园、宇德汽车装备等25个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大力实施“全民招商”战略,一批有影响、带动力强的项目先后落户我县。全县共签约项目13个(含泾河新城),合同资金190.5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7个,累计到位资金140亿元。苏宁云商西北电子商务运营中心项目落户xxxx,华晨金杯汽车项目也即将落地,为我县发展物流、电子商务和汽车制造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全力支持服务西咸新区,新城建设加快推进。坚持服务西咸新区就是服务xxxx发展的理念,构建了“紧密联系、全面服务、共建共赢”的工作机制。累计为西咸新区完成征地拆迁2.53万亩,为锂产业园等22个项目派驻警官,联合执法拆除违法建筑30万平方米。泾河新城72个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138亿元,累计建成道路80公里。崇文重点镇、秦龙现代农业、美国科技产业园、锂产业园等项目初具形象,文化旅游、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田园城市四大园区基本成形。西咸北环线xxxx段全线开工,秦汉新城秦汉大道、空港新城第五大道等项目全面启动。同时,我县与泾河新城签订了共建茯茶文化小镇、共建县城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空港新城签订了共建现代田园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县上下支持西咸、融入西咸、借力西咸的氛围日益浓厚。
(五)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城乡面貌持续改善。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全县农村居民进城落户21200人,城镇化率达到47.8%,较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启动了县城南区规划编制工作,实施了枫鹤大道等7项城建重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4900万元,南大门景观提升、茶驼大街等项目加
快推进,工业品市场周边改造项目完成拆迁任务,县城在建房地产项目达到11个。城市管理、环卫保洁、县城亮化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县城面貌有了初步改善,创建省级园林县城通过省专家组初步评审。云阳镇加快建设县域副中心城镇,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950万元。水利、农发项目完成投资1.16亿元,改善了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建
成项目13个,三年任务两年全面完成。桥底惠锦苑社区建设正式启动,实施了8个村旧村改造工程,完成农村改厕13000户。初步建立长效机制,突出主要交通干线、镇区和重点村,集中整治城乡环境卫生,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投资7200万元,开展秋冬季造林绿化工作,全县营造林2.2万亩,绿化主干道15条86公里。
(六)致力于改善民生,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财政民生支出达到18.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87%。为农村和农民办的实事基本完成。财政教育投资达到4.85亿元。xxxx中学即将建成投入使用,泾干中学顺利通过省级示范高中复验,高考二本上线人数连续四年增长。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9‰。城乡居民参合人数45.6万人,连续三年参合率100%,做到了应参尽参、应保尽保。在7个乡镇卫生院推行“先住院、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新农合累计为群众报销医疗费用1.73亿元。文化下乡、医疗卫生下乡活动深入开展,xxxx茯砖茶制作等7个项目列入全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开工保障性住房1200套,建成772套。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顿、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和平安创建活动,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我县化解信访积案工作经验在全市推广。
(七)强化对标管理、争先进位,许多工作走在全省、全市前列。围绕县域经济发展争先进位、北部矿山整治整合等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形成了符合xxxx实际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坚持县级领导包抓重点工作,组建了苏宁项目、茯茶产业发展、县城新区建设三个推进办,加强了矿管局的力量和职权,有力推进四项工作迅速开展。举办了咸阳市茯茶发展高峰论坛、xxxx蔬菜营销推介会,组织承办了全省农村改厕现场会、全市农机现场会等重大会议,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省级卫生县城、信访工作“三无”县、农村社区建设先进县、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先进单位、人口文化示范单位,全市工业发展突出贡献单位、双拥工作先进县、应急管理先进单位、质量强市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农村、城镇社会保障覆盖率位列全省第一和第八位,“母亲健康”和“优生促进”两项工程考核荣获全市一等奖。
这些成绩和荣誉,提振了全县干部士气,展示了我县奋发拼搏全新形象,更坚定了我们跨越式发展的信心,为实现第二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不大,发展速度还不够快,与我县的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极不相符,与我县的战略地位极不相称,争先进位的任务相当艰巨。二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一产不优、二产不强、三产不大,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缺乏有效支撑。三是改革创新还不深入,县域经济发展缓慢,镇域经济发展滞后,城镇化水平较低,县城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不强、管理水平不高。四是经济发展瓶颈制约依然存在,特别是土地、资金、环境方面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财政占gdp的比重较低,吃饭型财政的格局依然没有被打破。五是企业改制、土地征用、城市拆迁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矛盾比较多,还存在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
尽管今年的经济形势比较复杂,存在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但是,随着新一轮改革各项政策的密集出台,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大西安和西咸新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决策的推进,我县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区位优势更加突出、发展思路更加明晰、发展基础日益牢固。可以说,今年及以后几年,将是xxxx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时期,总体基调是“科学发展、稳中求进、好中求快、争先进位”。
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和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市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六抓”(发展为要抓进位、产业为先抓收入、招商为径抓项目、新城为重抓共建、民生为本抓服务、和谐为基抓稳定)的思路,以建设陕西强县为统揽,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紧盯四大目标(主要指标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群众生活富裕安康、生态环境宜居美丽),推进六个发展(创新、板块、融合、统筹、绿色、和谐),下大力气优化产业结构、下大功夫改善民生、下大精力深化改革、下大决心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着重加强招商引资、工业强县、壮大镇域经济、共建新城、保障民生、城市改造等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力实现争先进位“123目标”的第二步。
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就是把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思路,落实到指标上,指标落实到项目上,项目落实到日常工作上,采取务实、管用、对路的工作举措,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走在前列,就是以改革创新的思路指导工作,做试点、出亮点、形成示范经验,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保持主要经济指标高速增长,实现争先进位目标。
综合以上情况,今年全县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加值分别增长25%、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争取再前进2位。大多数经济指标的设置之所以高于省市增幅,主要基于县委、县政府对宏观形势、发展现状的研判和把握。这样安排体现了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也符合我县实际,有利于调动各级的积极性。通过全县上下的努力,这些指标也一定能够顺利实现。
三、2014年重点工作
(一)以发展特色支柱产业为重点,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要坚定不移的调整产业结构,按照“一产降比做强、二产提质做大、三产联动做活”的要求,大幅度提升
二、三产业比重。
要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与旅游观光、文化休闲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要大力实施粮食高产创建项目,稳步提高粮食总产量。要按照提级升等、提质增效、做优做绿的要求,高标准规划中部现代农业板块。蔬菜产业启动建设“一个市场(大型综合性农贸批发市场)、两个园区(蔬菜科技展示园、双杨万亩蔬菜产业园)、四条长廊(沿关中环线、泾云路、旅游路、中扫路)”;奶畜产业重点扩大兴隆、兴云、鑫园等园区规模,建设省第二奶牛场;酿酒葡萄产业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建设园区、扩张规模,发展酒庄和观光休闲农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今年,要调整畜菜果产业发展思路,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撬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尤其在蔬菜产业发展方面,县财政将列支1000万元。各镇和涉农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20条”措施,及时调整奶畜和酿酒葡萄产业优惠政策,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要以茯茶文化小镇建设为突破口,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培植知名品牌,拓展市场销售,尽快提升产业规模,今年全县茯茶产量和产值要实现翻番目标。县财政专门设立1000万元发展基金,用于茯茶产业发展。要组织各种形式的对外宣传活动,支持举办“xxxx茯茶重走丝绸之路”活动,全面提升茯茶的对外影响力。要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快建设大西安健康食品供应基地。
要加速工业转型升级。始终坚持工业主导地位,实施工业项目,调整工业结构,推动工业经济做大做强。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5户以上,规模工业产值达到180亿元。要全面启动工业发展平台建设,在西咸北环线内侧紧邻泾河新城区域,规划建设工业集中区,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西安企业外迁,借助泾河新城,布局装备制造、物流、食品加工、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项目和家具工业,形成产业聚集优势。要围绕大西安的制造业,发展配套产业,建设配套项目,逐步形成“西安制造、xxxx配套”的发展格局。年初完成工业集中区规划编制,开始土地储备和基础设施建设,争取2—3个项目落地。督促温州电器园、宇德汽车装备等项目建成投产,力争华晨金杯汽车项目开工建设。支持县域存量工业扩大生产,政府预算内投资项目要优先采购本县工业产品。要推进建材产业向高端和下游发展,抓好冀东建材产业园建设,按照环保和规模化的要求,试点建设高标准碳酸钙生产项目。要把“安全、生态、环保、效益”贯穿于矿山整合的全过程,加快北部矿山企业建设,强化监督管理,逐步规范和理顺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培植规模工业企业,形成稳定财源。
要推进服务业发展壮大。产业发展服务化是大势所趋,是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要制定出台《服务业三年发展规划》,重点培育文化、旅游、金融、商贸、物流等服务业,壮大第三产业规模。要抓好物流产业发展,继续推进明珠家居、西部五金机电城、钰源物流项目建设,争取苏宁云商项目6月份开工,促进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发展。要加快旅游产业开发,启动沿泾河开发与环线旅游板块建设,实施崇文塔二期、枫鹤湾卢卡小镇等项目,积极推进郑国渠、安吴青训班等景区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今年,筹备举办吴宓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要加快县城工业品批发市场等商业综合体建设,提升城市消费水平。要制定出台支持金融业发展的措施,促进县域金融业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
(二)以全面融合为方向,加大服务支持西咸新区建设的力度。要牢固树立支持西咸新区就是推进xxxx跨越式发展的理念,支持西咸、融入西咸、借力西咸,与西咸联手跨越发展。
要强力保障项目建设。今年,泾河新城实施项目84个,总投资1735亿元,年度投资115亿元;空港新城在我县实施项目10个,总投资46.7亿元,年度投资9.2亿元;秦汉新城在我县实施项目4个,总投资15.1亿元,年度投资5.5亿元。要把保障项目建设作为支持西咸新区的突破口,将新区项目列为县级重点,明确县级领导和牵头部门,创造一切便利条件,协同新城推进项目建设。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五、抓好当前工作
春节临近,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抓好以下工作。一要安排好困难群众生活。各镇、各部门要组织开展慰问和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做好救济救助工作,保障困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不受冻。二要加强安全生产。认真开展节前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落实道路交通、烟花爆竹、人员密集场所、食品等行业领域的安全防范措施,严防安全事故发生。三要营造节日氛围。各镇、各部门要精心组织,面向广大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住建部门要抓紧县城主要大街的布置,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让全县人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
同志们,实现跨越式发展第二步目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埋头苦干,努力开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为加快建设陕西强县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