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泽中在州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州委书记刘一平在州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录入时间:2007-05-1716:36:58

作者:

中共德宏州委书记

刘一平

(2007年5月11日)

同志们:

这次州委农村工作会议,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要传达省里一系列涉农会议精神和我州的贯彻意见;要研究出台关于我州新农村建设、林权制度改革、推进农业产业化、扶持龙头企业及茶叶、畜牧业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兴才同志还要代表州委州政府总结去年我州的农业农村工作,安排部署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总之,这是一次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制定我州农业农村发展大计的会议。借此机会,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明确目标

认清形势是统一思想认识的首要前提。大家知道,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大头,农民是奔小康的主体。我州116万人口有87万在农村,第一产业和以农林资源为原料的加工业产值占gdp的20%左右,无论是人口还是经济板块,农业、农村和农民始终是牵动改革、稳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始终是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问题。

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党一贯的重要战略思想。在我国农村改革初期,中央连续5年(1982-1986)以“一号文件”形式,下发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性意见。这5个“一号文件”,对顺应和指导农村改革,确立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地位,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给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十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城乡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2006年,按人均收入低于693元的绝对贫困标准和低于958元的低收入标准,全国农村还有绝对贫困人口2148万人,低收入人口3550万人,合计5698万人,即使是在被誉为鱼米之乡的德宏州,按照新的贫困线标准,2006年贫困人口尚有45万之多,25万人仍未越过667元的温饱线,

12.5万人缺粮,3万多农户还住在杈杈房、茅草房里。农村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增收难引发了诸多新的矛盾。

在我国向工业化和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如果“三农”问题处理不好,财富和贫困向两极积累,势必会影响社会稳定。胡锦涛同志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纵观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2004年以来,中央又连续出台了四个“一号文件”,以促进农业农村的发展。特别是2005年的“一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后,中央从粮食生产、产业化经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扶农措施,积极运用金融、税收、贴息、补助等多种经济杠杆,支持、扶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2006年的“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把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五个方面,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一个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包括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在内,以城乡统筹为核心的农村政策新体系正在形成。2007年的“一号文件”《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们党对新农村建设的思路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

从我州去年的情况来看,全州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81亿元,增长10.9%;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5.03亿元,增长15.1%;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687元,增长12.1%,增幅首次超过城镇居民。但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从“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看,农村仍然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农业仍然是一个十分弱质的产业,农民看起来是一个特别大的群体,由于其组织化程度比较低、文化程度比较低,所以仍然是一个特别弱势的群体。突出表现是:农业和农村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体制、投入、生产条件等障碍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特色农业规模优势不明显,农业产业化水平比较低,农产品品质有待提高,缺乏在市场上叫得亮、打得响的农业品牌,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对农产品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要求;农村

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小城镇建设跟不上,对农村人口有吸纳力不强;农民的小康生活水平还比较低,地区之间、山坝之间、农户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别还比较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待于进一步改善;毒品和艾滋病的威胁还没有消除,农村社会治安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跟不上,带头发展经济的作用不明显,处理农村社会事务的能力较低,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非法宗教组织抬头的不良局面。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因此,我们必须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放在更大背景下进行思考,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视,感情上加深,投入上倾斜,行动上落实。今年我州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和谐德宏和建设新农村的总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公共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转变观念,开阔思路

搞好农业农村工作,解决农业农村问题不能原地踏步,必须用开放的思维来看待和探索新的路径,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牢固树立城乡统筹和以城带农、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观念,跳出农业看农业,跳出农村看农村,用抓工业的思维来抓农业,用发展城市的思维来发展农村。具体来讲,就是要树立“四种理念”。

一是要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关注农民的生存和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对农村工作来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高度关注农民这一最大社会群体,把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定位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上。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州116万人口有87万在农村,农村和农民的状况如何,对全州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很大。可以说,没有农民收入的提高,就没有全州人民收入的提高;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州的小康。因此,我们在加快经济发展时,要高度重视农民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自觉地把农业发展放到全州国民经济的大循环中去谋划,把农村的繁荣放到全州整个社会进步中去衡量,把农民的增收放到全州国民收入分配的总格局中去考虑。

二是要用城市化的理念来加快农村发展步伐

农业人口众多,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利用不足,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有大量剩余劳动力,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就很难让农民富起来。城市的特点是集约和高效,小城镇是农产品的集散地和分流农民的主渠道,农产品的主要市场在城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出路在城市产业,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城市化发展水平。因此,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农村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要富裕农民,就必须大量减少农民;要繁荣农村经济,就必须加速推进小城镇建设。要按照规划先行、产业支撑、服务配套的要求,加快小集镇建设步伐,带动

二、三产业发展,以增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开辟农民收入来源。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快以县城为中心的小城镇建设,通过小城镇的集聚和幅射功能,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富裕农民的一条重要出路在于减少农民”,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要围绕如何把农民从农村转移出来作文章,比如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等等,把大量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实现人口农转非、产业农转非、生活方式农转非。今年要全面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8000人、新增转移5000人的任务。

三是要用工业化的理念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我过去在红河长期分管工业,对工业问题研究得比较多,也拿工业和农业做过一些对比分析,对农业农村的发展也有一些心得。用工业的眼光看,农业是初次产业,初次产业的大宗产品直接进入终端市场,一定是最不值钱的商品。而微利甚至亏本的产业,要靠外部输血来达到持续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是不可能做到的。持久有效的政府行为,不能单纯建立在道德考虑上,而应当以经济规律为依据和基础。市场经济下的农业,必须依靠便捷的流通和发展深度加工来增加收益,也就是说,要通过市场的杠杆,依靠

二、三产业的介入,来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只有农业自己能够赚钱,能够积累起资本,那么种养结构优化、技术进步、装备改善、劳动生产率提高等等,才会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二是认真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党在农村的政策事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要落实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生产资料增支综合补贴、燃油综合补贴、退耕还林补助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是转变作风,狠抓落实。这次会议即将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是指导我州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文件,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结合抓“三力建设”,切实转变作风,根据各县市、各部门的实际,认真抓好落实。要实行严格的领导责任制,每一项工作,每一项任务,都要落实到岗,责任到人,定期检查,严格考核,确保收到实效。

同志们,农业和农村发展关系全州发展大局,各级各部门要继续把农业和农村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整体水平,努力开创我州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德宏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