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涛县长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5篇

蒋巨峰省长在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诺千金工商财税2012-02-2415:47:44

民营经济发展,关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城乡就业和民生改善,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今天把各市(州)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请来,并以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开到县(市、区),目的建设与大家一起总结回顾“十一五”时期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分析研判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推进我省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又好又快发展。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形势

近些年来,面对“5•12”汶川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各地、各部门和广大民营企业坚定信心,沉着应对,千方百计加快民营经济发展。2009年初,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灾后恢复重建和加快发展的意见》,从财税、金融、土地、产业、就业等方面对民营企业给予支持帮助。随后,省上召开了全省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深入分析研判形势,进一步统一思想、提振信心,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困难。去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后,省政府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我省的实施意见。各地、各部门也结合实际,制定了帮助支持民营企业共渡难关的政策措施。全省民营企业紧紧围绕“两个加快”,不等不靠,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并在危机中努力寻求发展机遇。广大民营企业家还积极响应号召,尽量不停产、不裁员或少裁员,努力稳定就业岗位,充分展示了民营企业在艰难时刻勇于面对挑战、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风范。

通过各地、各部门和民营企业的共同努力,全省民营经济在较短内止滑回升并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规模扩大。“十一五”期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由2005年的3207.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9455.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8.9%,高于全省gdp年均增速5.2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43.4%提高到2010年的56%,提高12.6个百分点。二是贡献突出。2010年,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5.7%;缴纳税收(含国税和地税)突破1千亿元大关,达到1008.24亿元,比2005年增长315.9%,占全省税收收入的45.7%。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达到765.02万人,比2005年增长56.6%,五年新增就业276.4万人。三是民营企业不断壮大。2010年,全省工商登记民营企业254.87万户,比2005年增加83.25万户,增长48.5%。户均注册资金达到31.9万元,比2005年增长45.3%。

在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冲击下,民营经济取得这些成绩非常不容易。民营经济取得的长足进步,为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为推进富民强省目标的实现作出了重大贡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省民营经济发展既存在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不少挑战。从面临的机遇看:一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将继续发展。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复苏,全球贸易和投资将继续增长,有利于我们继续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和要素配置,有利于充分吸引国际资本、技术和人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国际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的企业冲击更大,民营企业经营机制灵活、反应更快,如果我们能抓住机遇,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可以大幅度提高综合竞争能力。二是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处于启动期。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会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突破,会给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契机。目前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果充分发挥机制优势,有可能率先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取得突破。三是国际产业分工和贸易格局将在新的背景和条件下出现较大幅度调整。随着国际产业向国内转移加快和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度推进,有利于我省民营企业参与整合和吸引生产要素,获得更多所需的资金、技术,进一步优化结构、做强做大。四是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更加完善。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文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2005年国务院出台了“非公36条”,2007年全国人大通过了《物权法》,去年国务院又出台了“新36条”,并要求各部门抓紧细化制定具体举措。随着国家政策法律的不断完善,民营企业进入领域将不断拓展,民营经济的活力将进一步释放。同时,民营经济和市场经济具有天然的亲和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各种生产要素将更为顺畅地流向民营经济,为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五是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具有独特优势。国家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成渝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为独特的政策环境。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灾后恢复重建、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将进一步改善我省发展条件,为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面临的挑战看。一是全球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据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预测,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将经历一段较长时期的低速增长。我省民营经济总体上仍然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全球和全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都将给民营经济带来不利影响。二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重大因素仍然存在。人民币升值、能源和原材料涨价、土地紧缺、劳动力成本上升、环保压力加大,这几大因素对民营企业的压力远大于国有企业,对民营经济发展将构成严重制约。三是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压力加大。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各种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外需下降,国内产能过剩,企业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民营企业面临更大的压力。总体来讲,民营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较低,经营管理不规范,如果不加快升级转型,提高综合竞争能力,部分企业将被淘汰。

总的来看,“十二五”时期,民营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下更大的决心,用更多的力气推进我省民营经济取得新突破、再上新台阶。

二、深入剖析我省民营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当前,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具备了实现新一轮发展的时代机遇和内在张力。但必须清醒地看到,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对照,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较,我们还存在大的差距。一是民营企业总量较少。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截止2010年底,我省私营企业36.1万户,位居全国第7位,仅为江苏、广东的34.8%和38.1%。个体和私营从业人员765.01万人,位居全国第5位,仅为江苏和广东的38.2%和49.7%。二是总体效益不高。多数产业集群都是围绕一个产业甚至产品发展起来的,且容易受到市场需求、政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获利空间较小。据2008年第二次经济普查显示,我省民营企业中法人单位营业收入位居全国第12位,仅占全国民营企业营业收入的2.6%,仅为江苏、广东的20.9%和21.9%。三是新兴行业涉足不深。大多数民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大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资源消耗高,产品附加值低。从事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传统产业的民营企业占据主体,受市场准入和自身力量局限,从事具有现代服务业特征的物流业、仓储业、信息传输业、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娱乐业等的民营企业比例偏低。四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较少,缺乏规模大、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科技研发投入相对不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多。大多数民营企业知名度比较小,有一些知名度的也多是在行业内,在全国乃至国外知名的品牌还很少。五是地区发展不平衡。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三个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的43.1%,而排名最后的三个市(州)只占全省的2.7%。

认真研究制约我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原因,归纳起来,我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民营企业领导者文化素质、经营理念、开拓精神等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大多数企业实行家族式管理,战略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环保管理等基础薄弱。许多民营企业经营方式粗放,在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等方面做得不够。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由此带来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生存周期短以及融资困难等问题。企业人才缺乏,从对广安市中小企业调查的情况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员工仅占企业总人数的5%,专业技术人才和懂管理懂经营的人才奇缺。少数业主守法意识不强,偷税漏税、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违法现象时有发生。第二类,政府服务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行政审批不规范。一些办理前置审批的部门,审批标准不统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三)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各地、各部门要积极探索服务民营企业的新方式,积极推行简化办事程序的“一站式”服务和网上审批的“一网式”服务。要大力转变作风,规范行政行为,少说“不能办”,多说“怎么办”,想方设法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要重视发挥工商联、个私协会和商会等的作用,搞好对民营企业的引导、管理和服务。从各地反映的情况看,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一直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几大制约瓶颈,尤其是今年以来,国家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资金需求与供给的矛盾逐步显现,融资难更是成为当前民营企业反映最为突出的问题。各地要在国家法规政策的框架内,根据自身实际,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切实帮助民营企业化解融资难题。

(四)着力营造良好氛围。民营企业家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各地、各部门和全社会都要尊重民营企业家、爱护民营企业家,鼓励他们干事创业,支持他们做强做大。要破除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创新观念、创新方式,创新方法,着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公平的市场环境、健全的法制环境和宽松的社会环境。广大民营企业家要树立雄心壮志,着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经营管理,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全省“十二五”目标的实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贡献智慧和力量。

加快我省民营经济发展,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希望各地、各部门和广大民营企业坚定信心,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奋力推进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