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市长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讲话
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1月4日)
陈先运
同志们:
新年伊始,市委、市政府立即召开这次全市经济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工作,部署今年任务,非常及时。刚才,秀和同志传达了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翠云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大家要深刻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关于去年经济工作
去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继承创新、务实求进、跨越发展为主基调,以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为奋斗目标,以建设幸福德州为新的追求,全力推进思想大解放、项目大建设、全民大创业、对外大开放、民生大改善、作风大转变,积极进取,创新图强,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0亿元,增长11.7%,总量列全省第11位;地方财政收入95.1亿元,增长30.3%;固定资产投资1150亿元,增长24.2%;城镇居民
—1—人均可支配收入197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分别增长13.5%和13.8%,增幅均高于gdp增速。大部分指标超额完成预期任务,呈现增长较快、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全面展开。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跨越发展的总抓手,顶层设计,分线作战,集中推进。成立12个产业推进工作小组,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高标准规划13个专业园区。有效破解资金瓶颈,调整金融体制,壮大市级融资平台,开展金融生态环境集中整治,融资总量276亿元,填平市内银行少增的44亿元,同比多增51.7亿元。着力解决用地难题,利用土地级差收益规律和增减挂钩政策,在两区同建的框架内,进行城乡统筹,搞好土地挖潜,市财政筹集10亿元,统筹1万亩土地指标。创新工作推进模式,建立三项制度,成立三个中心,设立三条线,形成闭环式项目落地保障机制。积极对接世界500强、央企、行业龙头企业、尖端科研机构和国家行业协会,开展产业招商,各产业办公室共签约项目52个,总投资934亿元,与太阳能热利用、光电等10余家国家级行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台湾蓝天、浪潮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和重大项目落户德州,电子信息、交通装备等引领未来的产业发展取得明显进展。
(三)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坚持在增量中抓转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0.8:55.6:
33.6,三产提高0.6个百分点。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全市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26亿元,增长12.4%。粮食总
—2—产157.9亿斤,实现“九连增”,连续6年全省第一。新增蔬菜面积41万亩,新造林34.9万亩,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6%。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小农水项目建设成为全国亮点。做大工业经济。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990亿元、销售收入5000亿元、利税550亿元,分别增长15%、38%和32.4%。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企业达到7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20.2%,提高1个百分点。我市被国家能源局批复建设新能源示范城市,荣获“中国新能源之都”称号。加快服务业发展。大力培植服务业载体,东北城、黄河国际生态城等项目加快建设,泉城海洋极地世界、中储棉德州直属库等项目建成运营。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9亿元,增长17.6%。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分解落实“十二五”节能减排指标,淘汰落后生产线15条、设备1928台套,关停小企业22户。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同比分别下降1.52%、1.73%和3.77%。
(四)城乡建设成效明显。抓好中心城区101个城建项目,完成投资过百亿元,市政务服务中心、博物馆等重点项目建成。推动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规划紧密衔接,实现规划全覆盖。启动大社区和城市综合体建设,已完成4个城市综合体和24个大社区项目的规划编研,成功引进红星美凯龙、中铁建工等知名品牌投资者。大力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稳妥推进“两区同建”,新开工建设并居社区330个,启动各类产业园区953
—3—个。实施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京沪高铁建成通车,德大、邯济铁路和德滨高速公路建设进展顺利,济乐、德商高速公路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五)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德棉股份资产重组圆满完成,宏力集团破产工作扎实推进,一些老大难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恒丰公司搬迁进展顺利,走出了一条退二进园、产业升级的新路子。推动德州学院经费体制上划,增加办学经费。事业单位改革、综合配套改革、林权制度改革等顺利推进。对外交流合作日益活跃,积极开展对接央企、赴港台招商活动。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26亿元,在建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712个。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太博会和首届资本交易大会,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直接融资实现突破,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德州管理服务中心正式揭牌,2家企业上市,8家企业挂牌交易,直接融资74.1亿元,是上年的3.5倍。外经贸工作增速较快,全年进出口26.2亿美元,增长34%;实际到账外资2亿美元,增长66%。
(六)民生事业全面进步。启动幸福德州建设工程,加大民生投入,民生方面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57.9%,提高3.6个百分点。去年确定的“十项民心工程”基本完成。全市新增城镇就业7.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1.8万人。社保扩面力度加大,社保基金突破40亿元。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镇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2万人。农村低保提高到每人每年1400元,城市低保提高到每人每月240—260元。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4—和新增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6587套,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31.8%;连同结转项目竣工10209套,竣工率为85.6%。新建改造农村校舍38.7万平方米,招聘农村中小学教师1752名,大幅提高了退养民办教师待遇。公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将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全部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77%。德州大剧院、市档案馆新馆开工建设,县乡村“两馆一站一室”建设顺利推进。建设应急平台,购置应急设备,应急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信访工作成为全国典型,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过去一年的实践充分说明。我们年初确定的发展思路越来越清晰,任务目标越来越明确,措施办法越来越科学,是符合发展规律的,也是符合德州实际的。只要坚持既定的思路措施,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推进跨越发展、建设幸福德州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结构调整任务艰巨。从产业结构看,我市一产占比高出全省2.5个百分点、高出全国1.3个百分点,三产占比低于全省3.8个百分点、低于全国8.8个百分点。从城乡结构看,我市城市化水平为43.05%,低于全省6.7个百分点,低于全国6.6个百分点。从区域结构看,市本级与县级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为24.2:75.8;县市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总量、增速和单项工作都有较大差距。二是金融生态环境有待改善。全市不良贷款
—5—率高达6.7%,高于全省4.5个百分点,在全省排最后,农行被省银监局特别监管,11个县级农联社中有7个被省联社划为高风险社。市内银行新增贷款同比少增40多亿元,存贷比有的仅为50%。三是节能减排形势不容乐观。3个县市区工业用电量增幅在40%以上。新增污染物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仅新建项目就新增cod509.7吨、氨氮48.6吨、二氧化硫1690吨、氮氧化物1886.2吨。重点河流Ⅴ类水稳定达标率为65%,距稳定达到恢复鱼类生长要求还有一定距离。部分污水处理厂和企业排污设施运转不正常,影响了减排效果。四是工作的集中度不够,抓常规性工作多,抓产业、抓项目的精力少。个别单位工作效率低,按部就班,四平八稳,因循守旧,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关于今年经济工作的任务要求
新的一年,是德州跨越发展的关键一年,更是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的攻坚之年。总的看,今年发展有挑战、更有机遇,有压力、更有动力,有困难、更有希望。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宏观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牢牢抓住战略机遇,充分调动积极因素,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根据市委关于经济工作总的要求,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初步确定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以上,外贸进出口增长12%以上,实际
—6—利用外资稳步增加,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2%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66‰以内。
这些预期目标,既体现了全国全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又着眼于全市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考虑到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兼顾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多重需要,有利于引导各个方面把工作重心切实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来。
具体工作推进中,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要牢牢把握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尽快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一要大胆探索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抓好文艺院团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稳步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加快供销社改革发展。二要加快推进体制机制的创新。坚持事权、财权相统一,集中财力保重点,市级统筹中心城区土地出让金收益和基础设施配套费,形成以市政府为主导的收益、管理、使用新机制。三要不断完善工作推进模式。各项工作都建立目标责任体系,所有指标量化分解,制定清晰的时间表、路线图、配档表,从制度设计上保证责任推不掉、节奏慢不了。要提高工作集中度,集中精力,心无旁骛,全力以赴抓发展、促民生、保稳定。
同志们,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跨越绘就新的蓝图。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焕发昂扬向上的斗志,迸发干事创业的激情,在推动跨越发展、建设幸福德州的征程中做出更加优异的业绩,向党和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