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祥副省长在四川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大全

郭永祥副省长在全省粮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7年10月19日

这次全省粮食工作会议是在我省去年遭遇特大干旱、今年粮食恢复性增产任务较重的情况下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粮食厅(局)长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八届八次全会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的要求,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这个主题,认真分析我省粮食工作面临的形势,全面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粮食工作。李益良同志将作全面的工作报告,希望同志们认真贯彻落实。

近年来全省粮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粮食工作的方针政策,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积极参与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构建和谐四川作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全省粮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向所有关心支持我省粮食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切实肩负起粮食工作在“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中的重要使命

粮食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对粮食工作历来高度重视。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再次强调粮食工作的重要性,指出“我国经济要出问题很可能是从农业特别是从粮食生产开始”。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确立了“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工作主题,提出了“四个跨越”的战略构想。这是全省工作的大局,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赋予了粮食工作新的更加重要的使命。

(一)粮食工作在向现代农业跨越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粮食的生产环节在农业,流通基础在农村,收购对象是农民,粮食工作与“三农”工作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我省既是农业大省,又是全国粮食主产省和消费大省,粮食工作在推进向现代农业的跨越中更是具有独特作用。粮食种植、收割、干燥、储运和加工的机械化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的重要内容;改善粮油品种品质结构,提高粮油精深加工程度是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的重要课题;发展特色优势专用订单粮油,培育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名优品牌是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的重要方面;实施优质专用粮油区域化种植、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系列化服务、网络化营销是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的重要体现;根据市场需求发展无公害粮油,减少粮油在流通环节的污染是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的重要方向;通过提升农民在粮食工作中的参与程度和参与水平,让农民受益、让农民满意是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粮食工作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重要促进作用,为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作出积极贡献。

(二)粮食工作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又好又快发展是“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本质要求。又好又快发展是城乡统筹的发展。城乡粮食流通体系供农所需、销农所产,实现“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通过合理有效地组织流通可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是工农互动的发展。以粮油为重要内容的农产品加工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地区实现工业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发展粮油加工业可以促进工业与农业的良性互动。又好又快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通过做好粮食工作,保证粮食有效供给,确保粮食质量安全,可以满足城乡居民的生活需要和不断提升生活质量的愿望。又好又快发展是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的发展。通过挖掘粮食生产潜力,在有限的土地上既实现我省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又积极实施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工程,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可以实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协调统一。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粮食工作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重要基础作用,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作出积极贡献。

(三)粮食工作在构建和谐四川中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是社会稳定和谐的物质基础,是国家安全的物质保障。纵观我国治乱兴衰的历史和改革开放以来安定祥和的现实,莫不与粮食生产的丰歉息息相关,莫不与粮食供给的裕缺紧密相连。去年我省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社会政治保持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粮食产需出现较大缺口的情况下,各级党委、政府和粮食部门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保证了粮食的有效供给。特别是千方百计保证灾区、边远山区、退耕还林区、水库移民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粮食供应,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和区域协调发展。同时,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粮食消费结构升级,在粮食供应得到有效保证的基础上,粮食品质安全问题更加突出,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过去我们通过解决吃饭问题,以让人民群众吃得饱赢得人心,开创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现在我们还要以让人民群众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来凝聚人心,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粮食工作在构建和谐四川中的重要保障作用,为社会稳定和谐作出积极贡献。

二、把握形势,切实增强做好粮食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的发展和10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我省粮食工作正处在新旧体制转换的重要历史阶段,既面临大好机遇,也存在诸多矛盾和挑战,需要我们清醒把握、认真应付。

粮食工作面临的机遇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国家一系列支持粮食生产的惠农政策,包括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对产粮大县的奖励政策,有效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使粮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稳定二是通过粮食企业改革,甩掉了老人、老账、老粮“三老”包袱,转换了经营机制,增强了企业活力三是通过放开购销市场,实现粮食经营主体多元化,发挥市场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构建了“市场形成价格、价格引导生产”的良性机制四是粮食流通政策措施更加完善。去年我们认真贯彻国务院〔2006〕16号文件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先后制发了省政府26号文件和206号政府令,进一步明确了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完善了依法管粮的政策规章。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监管,努力营造稳定、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一要健全粮食收购市场准入制度。依法实施粮食收购行政许可,鼓励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进入粮食收购领域。依法保护和规范各种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维护粮食市场正常秩序。二要加快建立省、市、县三级粮食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管理全社会粮食流通、开展粮食行政执法和流通统计、质量监管工作的需要,为粮食部门依法行政创造必要的机构、人员条件,提供必要的设施和经费保障。三要加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我省《实施办法》的规定开展收购资格、执行统计制度、粮油食品卫生和地方储备粮管理的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违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七)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行业形象。加强粮食系统队伍建设是做好粮食工作的永恒课题。一要加强行业文化建设。结合粮食行业特点和时代要求,牢固树立“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行业宗旨,大力弘扬“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优良传统,努力形成“实干兴业、有为有位”的共同追求。二要加强粮食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了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管粮的全新职能。广大粮食行政管理人员要增强法律意识,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依法管粮的能力和水平。三要加强粮食系统人力资源开发。改革后粮食企业的员工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留下来的优秀分子,一定要倍加珍惜,通过优化组合、科学配置,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粮食企业广大员工要着力增强市场意识,加强能力建设,积极投身创业实践。四要发现、培养和起用一批优秀人才。用事业、感情和待遇吸引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人才进入粮食系统,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大力发展“能人经济”。五要高度重视农村粮食经纪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他们贴近农民、了解市场、经营灵活的优势并大力加强引导和培训,共同搞好粮食流通

粮食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进程中,让我们开拓奋进,扎实工作,不断开创我省粮食工作新局面,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