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
在全县工业暨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二○○九年三月二十七日)
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召开这次全县工业暨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去年工作,进一步分析形势,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努力推动我县工业经济和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刚才,几个单位做了表态发言,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田县长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以下几个问题。
一、充分肯定成绩,客观分析形势,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2008年是阳谷工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史上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上下积极应对煤电油运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和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竣挑战,真抓实干,积极作为,工业和民营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总量快速膨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58户,比上年增加27户;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18.95%和30.74%。“1251”工程企业支撑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占全县规模企业总量的66.27%、53.22%;工业用电量达到6.7亿度,比上年增长35%,增幅在全省位居首位。完成民营经济税收36867万元,其中乡(镇)、办事处完成民营经济税收35657万元,平均每个乡(镇)、办事处增加622.7万元。二是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县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50家,纳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9家,其中祥光铜业、电缆集团纳税额分别达到6850万元、5777万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三是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全年实施重点工业项目13个,有祥光铜业渣选矿车间、华信塑胶公司管材及管件、金蔡伦纸业公司轻型纸扩建等11个项目竣工投产,铜及铜制品制造加工、机械制造加工、化工、食品四大主导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银企合作进一步增强,截止去年底,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65.06亿元,比年初增加20.6亿元;金融系统实现利润1.8亿元,银企双赢的合作局面已经形成。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积极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去年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个,山东省著名商标2个,山东省名牌产品3个,市级以上技术中心2个,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7家。祥光铜业所承担的《高纯度阴极铜产业技术研究项目》顺利通过省科技成果鉴定。电缆集团、华信塑胶、华泰化工、金蔡伦纸业等企业市场占有率和美誉度明显提高。工业企业节约意识不断增强,普遍加大了节能资金、技术和装备的投入,节能降耗取得了初步效果,发展方式得到进一步转变。祥光铜业被评为“第二届十大国家环境友好工程”之一。五是企业发展空间明显拓宽。全年共引进项目135个,其中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1个。对外贸易发展势头良好,完成进出口总额7.4亿美元,是上年的3.98倍,其中出口8940万美元,出口产品多样化、市场多元化的格局初步形成。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离不开在座各位的艰辛努力。借此机会,我代表县政府向工业和民营经济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我们既要更加珍惜所取得的成绩,又要克服沾沾自喜,小进则满的思想,以冷静、审慎的态度看待当前形势。
第一,要正视差距,切实增强紧迫感。从总体上看,我县仍处于工业化初始后期阶段,与发达县市相比,工业发展的差距,已成为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矛盾。一是总量小。规模以上企业户数比东昌府少135家,比茌平少25家,比高唐少84家,比冠县少8家。在今年新调整的50家“5513”工程企业中,我县只有祥光铜业、电缆集团、凤祥集团、景阳冈酒业4家。千万元以上的民营项目少,去年千万元以上的项目东昌府区169个,茌平159个,莘县144个,而我们只有97个。二是结构调整任务艰巨。我县二产所占比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工业结构不尽合理,传统产品多,支农产品多,高科技含量的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少,高创税产品少,对财政的贡献率较低。2008年,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百元主营业务收入实现税金仅为1.98元,临清为3.48元,茌平为4.01元,东阿为5.01元。三是部分企业管理基础薄弱,管理不规范、管理体制不健全、方式不活,企业内部机制僵化。四是民营经济发展不平衡。从县内来看,去年民营经济税收比上年增加500万元以上的乡镇6个,其中石佛增加5981万元,西湖增加1345万元,博济桥增加756万元,安乐镇增加631万元以上,但有的乡镇仅增加10万多元。与兄弟县市的乡镇相比距离越拉越远,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前面小、中间大、后边多”的现象,去年底进入全市前30名的乡(镇)2个,而后30名中有6个乡(镇)。民营经济税收增加额最多的石佛镇,较上年净增5981万元,而东阿大桥镇税收增加额是我们的2.23倍。在民营经济发展上,可以说周边县市势头很猛,东昌府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茌平、临清一直是领头雁,发展势头不减,东阿、冠县是崛起的新秀,高唐立志甩掉下滑的位次,喊出每个乡镇至少新上一个投入过千万元项目的口号,年终完不成任务的,党政一把手就地免职。莘县尽管基础差,但近两年通过加大考核力度、提拔对民营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干部(2007年提供12个乡镇经委主任为乡镇长,2008年提拔9个乡镇经委主任为乡镇长),2008年被市里授予进步奖的5个三类乡镇,全部是莘县的。因此,我们的压力非常大,任务非常艰巨。
第二,要坚定信心,切实增强使命感。中央为应对金融危机,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的措施,最关键的就是加大投入,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实施总额4万亿元的两年投资计划,其中中央政府安排1.18万亿的预算内资金启动内需;中央财政安排7500亿元,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省政府与银行达成协议,争取了400—600亿元不低于8年的长期优惠贷款,作为政府调控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等等。这些都为我们加大投入、扩张总量、调整结构提供了良好机遇。从我县发展情况看,通过近年来发展工业和民营经济的实践,为我县加快发展找到了路子,指明了发展方向,积累了宝贵经验,培养了一批善于抓工业、民营经济的行家能手,带动了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的深刻变化。全县各级干部群众创业热情高涨,加快发展的愿望强烈,争先创优的信心倍增,为加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经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近年来工业发展的速度快、效益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奠定了很好的发展基础。一大批工业企业抓住市场机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成长壮大,祥光铜业、电缆集团、凤祥集团、三山集团、华泰化工、华信塑胶等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占有重要地位的骨干龙头企业,具有了很强的实力和较好的发展前景。这些充分说明,我县经济发展已夯实了加快发展的基础,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奋发有为,就一定能够实现工业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第三,要把握工作重点,切实增强责任感。工业和民营经济是我县跨越发展的根本所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我县的发展寄予了厚望,多次提出尽快进入第一梯队,靠什么,主要靠工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今年我们确定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2%的目标,主要靠工业和民营经济的增长,因为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财政增收的主导力量,是推进城市化的重要支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依托,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核心所在。只要我们抓住了工业和民营经济,就抓住了发展的“牛鼻子”。
为此,全县上下务必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突出工业和民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坚持加大投入不动摇,大上项目,上大项目,抓龙头,抓产业链的延伸,抓优势产业群的聚集,大幅度提高工业经济占gdp的比重,提高工业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以工业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大提高,全力提升我县经济发展水平。
二、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努力促进工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2009年是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全县上下要努力克服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变经济波动期为发展机遇期,千方百计保持工业和民营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体工作中,要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七项重点、强化三个保障。
(一)围绕一个目标。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8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38亿元,利税33亿元,分别增长17.61%、18.31%和17.94%。民营经济税收达到4.2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0亿元。
(二)突出七项重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2、强化环境保障。越是在困难的情况下,越要想企业之所想,解企业之所难,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近期,县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对企业检查收费行为的暂行规定》等文件,并取消和降低了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对收费秩序进行了规范,各有关部门要严格遵守,认真执行。各企业要积极配合,自觉抵制乱收费、乱罚款。纪检监察机关要开通投诉电话,搞好案件查处,县委、县政府在这方面态度非常明确,对破坏阳谷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发现一个,处理一个,严惩不贷,决不迁就。
3、强化安全保障。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企业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开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和“安全标准化年”活动为总抓手,打好春夏秋冬四个战役,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同志们,今年一季度即将过去,希望大家围绕年初目标,找准差距,强化措施,精心组织的当前的工业经济运行,加强对重点企业生产经营的监测、分析和指导,努力实现工业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突破,为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