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心得体会

常态化疫情要如何防控。经济要在疫情的情况如何发展。这些都是难题,攻坚克难抓落实,多措并举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齐头并进我们坚信一定会胜利。

xx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继续回升,连续5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二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3.2%,增速比一季度跃升10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6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2.7%……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国在短时间内让经济步入稳定复苏轨道,殊为不易。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充分彰显了国家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显著制度优势。

当前,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如何巩固扩大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成果,考验着各地各部门政策的精准性、有效性。如何坚持防放并举,树立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运用科学的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善于危中寻机、抢占先机、化危为机,正确处理复杂局面,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是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科学、系统、精准推进复工复产,要优先发展重点产业链。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更加注重补短板和锻长板。近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一系列部署为中国下半年经济工作指明方向。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事关我国产业和经济安全。推进经济社会加快重振发展,要围绕建设产业链、补充产业链、强壮产业链,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同时,受疫情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诸多改变,对企业发展提出了新挑战,也带来了新机遇。市场主体应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

科学、系统、精准推进复工复产,要保障一些重点企业、重点产业优先复苏。制造一个商品不难,而打造一个市场则需要付出长期努力。比如,受疫情影响,一些在湖北生产的国内国际市场商品供应出现短供、断供问题,倘若长时间得不到解决,湖北商品就会被挤出部分市场。为此,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只有重点突出,才能带动全方位工作的推进。广东为620家重点企业落实一对一服务,累计助其新招员工超过14万人;北京上半年向疫情防控重点企业发放贷款408.5亿元……从各地实践来看,推进经济重振,必须从保住市场、巩固市场、壮大市场出发,以政府资金补助、金融政策支持等方式,引导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入健康发展的状态,稳住国内外市场。

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经过多年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发生深刻变化,这是中国应对风雨挑战的信心和底气所在。船行中流更奋楫。下好先手棋,打好组合拳,确保宏观政策落地见效,一定能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一定能进一步巩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