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区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的思考

发展规模化油用牡丹种植的可行性报告

一、对油用牡丹的科学新发现

2004年8月中国林科院经过分析发现,牡丹籽富含人体需要的氨基酸、维生素、多糖和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极具开发价值。

2006年中国林科院通过对压榨牡丹籽油分析,这种以牡丹籽仁为原料,经压榨、精制等工艺而成的金黄色透明油状液体,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以上,其中α-亚麻酸占42%,是橄榄油的140倍、花生油的105倍,深海鱼油的5倍。α-亚麻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是构成人脑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且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有“血液营养素”、“维生素f”和“植物脑黄金”之称。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曾于1993年发表联合声明,鉴于α-亚麻酸对于人体的重要性,决定在全世界专项推广α-亚麻酸。同时,牡丹籽油还含有牡丹酚、牡丹皂甙、牡丹多糖等,多项指标超过被称为“液体黄金”的橄榄油。中国林科院化验人员惊叹:“这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

2009年3月,牡丹籽油通过国家科技成果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的技术研究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2011年1月24日,卫生部的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拟批准牡丹籽油等新资源食品意见的函,公示期截止到2月18日。

2011年3月22日,国家卫生部监督局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经新资源食品评审专家委员会审核,正式批准牡丹籽油为新资源食品。这标志着小小牡丹籽既是孕育富贵牡丹花的母本种子,又将是生产高档食用油的原料,牡丹籽油终于修成正果,正式成为我国食用油大军中的一员。牡丹籽油的开发意义非同寻常,它将改变目前我国食用油的消费结构。

二、油用牡丹的生物学特性

牡丹是我国独有的原生树种,属毛茛科芍药属。原产于中国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现在这一地区尚有野生单瓣品种存在。牡丹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野生牡丹生长缓慢,株型小,株高多在0.5~2米之间,繁殖3-5年才能开花结籽。根肉质,粗而长,中心木质化,长度一般在0.5~0.8米,极少数根长度可达2米。它主要分布于安徽省和山东省。既能在连续8个月没有雨水的安徽铜陵凤凰山一带生存,也能在甘肃兰州一带海拔2千米以上的高寒贫瘠的山岭上存活。适宜选择种植在高燥向阳的沙质壤土为好。要求土壤疏松透气、排水良好,适宜ph值6.5-8.0,牡丹露地栽植时间为秋季,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油用牡丹栽植,一般选择2年生优质“凤丹”播种苗,较寒冷地区宜选用“紫斑”品种,一般有三种栽植密度:

①每亩栽植3000-4000株,株行距为40×50cm或30×60cm②每亩栽植6000-7000株,株行距为20×50cm或15×60cm隔1-2年,可以隔一株去除一株,可以用作观赏牡丹嫁接苗或另行栽植。亦可不去除,可以提前1-2年达高产。

③每亩栽植10000-12000株,株行距为20×25cm(或15×30cm)。隔1-2年每隔一行去除一行,第三年可以隔一株去除一株(株行距为20×25cm者,为早达高产亦可不去除)。

三、油用牡丹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

1、经济价值

油用牡丹是木本植物,一年栽植多年生长,丛状繁殖,优化培植品种树高0.5—3米,正常寿命60年以上,百年牡丹亦有所见,一般较好的地块5年后可亩产牡丹籽500市斤,10年后亩产可超过1000市斤,可连续收获30—40年,不用像大豆一样年年播种,秋天栽植3年生的苗子,第2年就有收入,此后几十年里产量一直会很可观,按牡丹籽最低每市斤8元计(2012年收购价10元;2013年收购价12元),每亩每年仅牡丹籽即可收入4000—8000元,加上牡丹花瓣和花蕊年收入可过万元,而且4年之后的牡丹根制作丹皮,也是名贵的中药材,每亩价值也达3—6万元。

牡丹很少发生病虫害,不用经常打药,也不必施用过多的化学肥料,投入少,管理简单。

2、生态价值

油牡丹特别抗旱耐寒,只要第一年栽植成活,在极端干旱情况下,其它农作物枯萎干死,油牡丹依然存活,可耐-35℃的低温,全国大部分省区都可栽植,而且牡丹根系发达,既可防沙固沙,成片栽植花开时节,又是一道亮丽壮观的风景,是用于取代经济效益较低的杨树、松树、冬青、月季等绿化树木的最佳树种。

油用牡丹独有的药用价值和高产、高含油率、种植成本低、适应区域广等特性,为油用牡丹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了保障。油用牡丹的规模化发展,可以以农村专业合作社为基站,以推广联络中心为纽带、以深加工企业为龙头,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是地方政府结合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建设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优选项目。油用牡丹的产业化发展可以建设一批新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让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如果一个地级市建成10万亩油料牡丹基地,一年能生产7000吨牡丹油,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榨油厂,如果一个省重点扶持发展到200万亩油料牡丹基地,就能在一个地方形成产业链,如果国家重点推广到2000万亩油料牡丹,全国人都能吃上牡丹油。

我国现有42亿亩的林地面积,有6.6亿亩的宜林地,保守计算,如将1%经济效益低下的林地更新为油用牡丹,将10%宜林地种植油用牡丹,将1.2亿亩大豆种植面积的30%改种油牡丹,我国将有1.5亿亩高档健康的牡丹籽食用油生产基地,全国人民每年可食用5—10市斤健康牡丹油,不仅国人的身体健康有了保障,而且将会彻底摆脱中国食用油料对国外市场的进口依赖。该项目产业化发展前景无限,前3—5年为种植产业发展期,后5—10年为加工产业发展期,10年以后为成熟饱和期。

目前,牡丹籽油项目已经得到了国家及各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已就牡丹籽油项目向国家争取新型油料作物的专项扶持资金。国家去年对南方茶树油项目的专项扶持资金是16亿元,如果考虑到牡丹作为油料作物的更加辉煌的产业前景,国家对牡丹籽油的扶持力度应该不会小于茶树油项目。油用牡丹种植,将成为高效农业的龙头,大力带动地方经济的增长。

四、我国食用油行业面临的危机和新机遇

目前我国油籽压榨原料严重依赖进口,2012年我国大豆和菜籽的进口达6000万吨,进口依存度80%以上,相当于每年进口4亿亩的大豆产量,作为国家战略产业,已远远超出国家战略安全的红线,而且我国70%—80%的油料压榨企业已被外资兼并或控股,转基因大豆油潜在的危害已成为国人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花生油料生产过程中的农药残留,也让人忧心忡忡。无论从我国的油料生产、加工和供应的现状,还是食用油料的安全性来看,我国的食用油产业都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由于油牡丹生产周期长、市场缺口大,今后5年内价格应该一直处于上升状态;5—10年内价格应处于平稳期,10年以后价格应回归理性,但最低应该是大豆价格的3—4倍、花生米价格的1.5倍以上,以油牡丹高产、高含油、高品质、多用途的特性,最坏的情况下,仍然比种植大豆、花生和其它树种经济效益高得多,不会存在烂市现象,市场风险不存在。

3、政策风险

油牡丹是国家积极扶持的新兴产业项目,是利国利民造福民族、造福全人类的产业项目,无污染、无传染病害、无毒副作用,国家可能会引导发展,但不会取缔或禁止发展,因此,不存在政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