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轻干部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学员座谈时的讲话

在年轻干部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学员座谈时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年轻干部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在xx学院举办,主要是利用xx的革命传统教育资源,让大家更好地体验革命精神,接受中国共产党人坚强党性和优良作风的洗礼。党性教育是我们党培养年轻干部的“打底工程”,年轻干部特别是年轻党政干部,如果有坚强的共产党人党性打底,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什么复杂考验都能经受。刚才,xx位同志的发言都讲得很好,听了很受启发。下面,我着重就年轻干部的成长途径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大力培养和选拔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远大目标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一代又一代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磨练、重大斗争考验、实践证明优秀、有培养前途的大批年轻干部能够不断涌现出来,党和人民的事业就大有希望。”首先,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当前我国科学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需要。现在我市有相当一批年轻干部担任着领导职务,他们有知识、有热情,有一番雄心壮志,但缺少艰苦环境的锻炼,缺少处理复杂问题的经验。比如说党性教育,年轻干部并不缺党的理论知识,而是缺少党性实践锻炼,这是由年轻干部成长的生活经历、社会环境造成的。参加今天座谈会的同志,多数参加工作才几年、十年。而这二十年来是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比较平稳发展的时期,大家成长过程中没有遇到比较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比较严峻的政治考验,所以年轻干部尤其需要加强实践培养、加强党性锻炼,才能担负重任。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往开来、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持续发展、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任何事业都需要人来干,长期的事业需要一茬又一茬人前赴后继。中国革命的成功就可以说是四茬人浴血奋斗的结果,大革命时期一茬,红军时期一茬,抗日战争时期一茬,解放战争时期一茬。没有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仆后继的奋斗牺牲,哪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哪有新中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建设也是一茬又一茬人干出来的,从干部来源看,第一茬主要是工农革命干部;第二茬多数是革命知识分子;第三茬是红旗下长大的青年学生,其中不少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咱们现任的省委书记xxx、省长xx,都是当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第四茬是改革开放后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他们是现在干部队伍的主体。在中央层面,改革开放40多年,邓小平同志开辟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江泽民同志领导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不仅重视抓住发展的机遇,使中国登上了世界各国经济总量第二位的大台阶,而且更追求发展的质量,追求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群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要这样一代接着一代干下去才能成功。党的十九大指出:本世纪上半叶,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两个宏伟目标,一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二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一个宏伟目标将在我们这些人和你们这一代年轻干部手中实现,第二个宏伟目标也要在你们手中奠定坚实基础。能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使中国真正成为世界一流的国家,成为中国人民引以自豪、世界人民感到羡慕的国家,大家身上担负着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每一个年轻干部,都要把个人的发展放到历史的进程中去想,把自己的命运与党和国家的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第三,这是建立科学的干部队伍结构的需要。我们经常讲,老同志有丰富的经验,中年干部有干事的魄力,年轻干部有创新的热情。干部队伍实行老中青梯次配备,既有处理复杂问题的经验,又有干事创业的魄力,还有改革创新的热情,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能驾驭复杂形势,充满创新活力、可持续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但现在我们全市干部队伍结构中,年轻干部偏少,全市副县级级干部xx个,1980年后出生的不到1%;正科级干部中,1985年后出生的只占1/90。为了解决年轻干部偏少的状况,市委对后备干部队伍制度作了战略调整,对后备干部要以培养为主。只有加强培养才能保证选拔时有足够的合格人选,不然到用人时会找不到合适的人,只好降格以求。这期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的学员,都是副县级或正科技、副科级干部,有些人本来不属于市委组织部直接管理,但市委组织部直接组织培训,就是体现了对年轻后备干部重在培养的要求。

二、我们现在需要什么样的年轻干部

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不一样,对年轻干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和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需要什么样的年轻干部呢。我认为:

第一,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才德兼备”的干部标准,是党中央在延安时期提出来的,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要求。改革开放越深入,市场经济越发展,越显出干部德的重要性。所以,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冶用人标准;在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上,总书记又强调,“选拔任用干部既要看才、更要看德冶。现在干部出问题,往往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把干部的“德”放在首位,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证。

第二,实干为民、群众公认的干部。“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挑选领导干部,不管老中青,都要看他是不是肯干,是不是能带头吃大苦耐大劳。肯干、吃苦、耐劳,实践来看,为民实干的干部最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刚才有位同志说得好,她当乡党委书记,就是带领大家种药材走上富裕之路,才得到了群众公认,一件实事干好了,群众就拥护她。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就应该受到鼓励,得到重用,谁搞歪门邪道、作风恶劣,就应该受到批评,不能使用。看干部,以群众公认选干部,凭正确政绩用干部,把那些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干部选拔进各级领导班子。要使勤政为民、求真务实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使好大喜功、弄虚作假的干部受到批评和惩戒,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上一期培训班的xx同志,从财政局到xx村担任第一书记,通过实干赢得了群众的信任,xx村的村民3次集体摁手印不让他离开。年轻干部要向xx学习,千方百计地为人民干大事,而不是千方百计地想着做大官。

第三,改革创新、眼界开阔的干部。xx同志一直强调,领导干部要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要有很强的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意识和能力。缺少对基层实际情况的了解,缺少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是当前年轻干部比较突出的弱点。没有基层经历就谈不上基层经验,就会造成领导干部经验结构中的重要缺陷。

总之,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的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年轻干部,实干为民、群众公认的年轻干部,改革创新、眼界开阔的年轻干部,了解实际、经验丰富的年轻干部。大家要按照这个方向努力塑造自己,以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

三、年轻干部的成长途径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年轻干部要防止成长道路上的这4个陷阱,就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为民、务实、清廉都是党的优良作风,对年轻干部来讲还要加上“谦虚谨慎”。学习我们党在延安时期的优良传统,特别要注意弘扬4种作风。第一是实事求是的作风。要讲实话、办实事、当老实人。有些人说“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现实并非如此,老实人还是吃了亏。对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确实有不少老实人吃了亏,但作为党的干部,明知老实人会吃亏,还是要当老实人;明知投机钻营者能得利,还是不能做投机钻营者。因为,做人特别是做党员干部不能简单用吃亏还是得利来衡量人生价值,一个人总要有精神境界。你投

机钻营,就是得了利,也是个低俗的人,是个正派人看不起的人,是个没有人格尊严的人,是个背后被人家唾骂的人。我们共产党人干什么事情都要为老百姓谋实利,让老百姓得实惠,不能追求那种一时的政绩风光,更不能弄虚作假。第二是群众路线的作风。做工作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而不是强迫命令,甚至欺压百姓。第三是艰苦奋斗的作风。艰苦奋斗是清正廉洁的支撑点。有艰苦奋斗作风,就不会去追求奢侈浪费的、脱离群众的,甚至贪污腐败的东西。第四是谦虚谨慎的作风。年轻干部要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虚怀若谷、民主决策、尊重科学、遵纪守法,不能自以为是,不能听不得批评,不能容不得不同意见。坚持这些好的作风就能成功,破坏这些作风就要失败。

你们这期培训班的xx名同志,平均年龄37.8岁,未来的道路还很长,始终保持为党、为群众奉献的精神状态,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问心无愧、群众公认的贡献,是一份需要大家用实际行动来回答的考卷。一个干部的成长,既要看时代机遇、看党的政策,更要看自己的努力,看自己的理想追求,看自己的学习态度,看自己的为民情怀,看自己的奋斗精神,看自己的严格自律。希望大家不辜负组织的培养和人民的希望,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检验、历史检验和人民检验的贡献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