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路径探索调研报告 2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路径探索调研报告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强化基层组织、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按照厅党组关于《开展“学政策、搞调研、抓落实、促振兴”活动的通知》(陕农工办发〔2021〕4号)文件要求,为进一步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方式路径,我们组织有关单位组成课题组,利用4个月时间,针对我省地域不同,分别在汉中市、渭南市、榆林市选经济基础、地理条件不同的22个村组,通过问卷、座谈、实地调研,同时组织到贵州省、四川省考察学习,对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形成以下报告。
一、我省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集体经济组织从无到有,产改成绩显著
从20**年产权制度改革至今,全省登记注册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19969个,实现了全省全覆盖,其中总资产金额在10万元以下的1919个,占比11.29%;总资产金额在10至50万元以下的2375个,占比13.98%;总资产金额在50至100万元以下的2062个,占比12.14%;总资产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10635个,占比62.59%。通过对各地市的数据统计,截止20**年底,总资产金额100万元以上占比前三的地市是西安市、榆林市、咸阳市;总资产金额50至100万元以下占比前三的地市是渭南市、汉中市、榆林市;总资产金额10至50万元以下占比前三的地市是渭南市、安康市、榆林市;总资产金额10万元以下占比前三的地市是:安康市、渭南市、榆林市。目前,农村集体经济资产1896.2亿元,比20**年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前651.9亿元增长190.8%,将近增长三倍,集体经济组织从无到有,成绩十分显著。
(二)集体资产清晰,资源配置不合理
通过清产核资,集体资产清晰,全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总资产金额1791.3990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总额535.3485亿元;非经营性资产总额1256.0504亿元,从全省来看,经营性资产总额与非经营性资产总额还有相当程度差异,相差
720.7018亿元,仍需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集体经济起步发展,发展水平较低
我省集体经济组织成立晚,正处于起步发展探索阶段,从全省来看,空壳村(无集体经济收入)3765个,占比21.50%;薄弱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及以下)8971个,占比51.23%;一般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3250个,占比18.56%;富裕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0万元以上)1525个,占比8.71%。空壳村薄弱村共占比72.73%,占比较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质量较低。从产业发展层级看,与市场主体相比,产业等级低,技术落后,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四)地域特点明显,地区发展不平衡
我省陕南、陕北、关中地域特点明显,经济差异较大,西安市一般村、富裕村数量优势突出,居全省首位;榆林市村落总量最高,其中薄弱村和空壳村占比明显;汉中市一般村、富裕村数量占比最低。据统计数据分析,榆林市集体经济在各个层级均排名前三,发展较为均衡;渭南市集体经济在总资产金额100万元以上占比不突出,但在其他层级均排名靠前,发展速度势头明显;集体经济较为薄弱的是铜川市及杨凌示范区。
二、我省及兄弟省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
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实现乡村振兴,农民富裕的重要举措,需要在农村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解放思想,打破旧有思维桎梏,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多种途径。近年来,各地市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探索总结出发展村集体经济多种具有可复制性的典型模式,同时,我们也借鉴兄弟省市一些模式,各地结合乡情村情借鉴学习。
(一)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分类
调研中,我们对我省和兄弟省市的典型模式进行了总结、剖析、梳理、分类,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模式按照经营主体、主导产业、经营要素、经营理念等可以分为四类。按经营主体可分为联营联建型、飞地抱团型、自主治理型、ppcv模式;按主导产业可分为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服务业主导型、三产融合型;按经营要素可分为资源开发型、资产盘活型、资本资金经营运作型;按经营理念可分为生态优先型、循环利用型。
(二)发展村集体经济10种典型模式案例剖析
1.联营联建型
联营联建模式在不改变村级集体产权边界的前提下,将周围邻近的村庄打造为利益共同体,通过实化集体产权,激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进行“跨村”统筹开发运营,从而优化了集体产业发展结构,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实现多村共赢发展。
案例。汉中市汉台区汉王镇打破行政村区域限制,成立汉王镇联合体党支部,依靠支部引领,按照“6243”产业发展模式和“114n”的工作思路(1个农业公司,14个村集体,n个专业合作社、小农户),将全镇14个村联结起来,集中各村扶贫资金联合办厂,采取订单农业方式,形成“一核多元、共建共享共治”的发展模式。通过跨区域合作开发的“联建联营”发展模式,解决了无发展基础、无发展条件的村集体的发展难题,通过资金的有效整合,实现了项目的重点突破和农户、村集体共赢。
可参考性。这种模式以有经济基础、有发展条件的村带动周边无经济基础、无能人带头、无发展条件村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问题,难点在于必须乡镇协调,多村村民达成共识。
2.土地资源开发型
通过村集体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实现土地经营收益最大化。
案例。榆阳区黄蒿界镇马季沟村村组集体将1.1万亩农民入股的土地统一整合、规划、管理等,承包出租给集体农户或公司经营,每年收益按股分红。
可参考性。这种模式适用于地理条件差、土地利用率、产出率低,村民种地积极性不高的村组,难点在于整合土地改善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大,需政府项目资金投入。
3.三产融合型
三产融合型是指利用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坚持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不断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形成三产融合的发展模式。
案例。榆林市赵家峁村立足村情,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村情风貌、生态文化等优势,按照“景点错位特色、产业高度融合、脱贫小康同步、主体多元互补、城乡统筹一体、乡音乡愁长存”的思路,规划了设施农业及时令水果采摘区、现代养殖小区、新农村住宅区、水上游玩垂钓农家休闲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以及杏树文化观光区等六大功能区,促进三产融合发展。20**年7月份合作社开始试运营,20**年实现旅游收入200万元;20**年旅游收入达到320万元;20**年旅游纯收入突破1000万元,其中村集体收益350万元。
可参考性。这种模式适用于地理位置距离县城周边的村组。
4.资产盘活型
利用集体闲置的宅基地、农房、建设用地等资产以及山林、塘库、河道等资源,引进专业团队或企业,发展特色民宿、乡村旅游、生态体验等特色项目,实现“资源变资产”,增加村集体收入。
案例。留坝县小留坝村利用本村“绿水青山”的良好生态优势,与北京“隐居乡里”公司开展合作,原生态改造村集体腾退的11座老屋,打造以“大秦岭的小日子”为主题的楼房沟精品民宿。既为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又带动了当地农产品销售,还增加了村集体收入,20**年村集体来自民宿的收益15.3万元。
可参考性。这种模式适用于有旅游条件发展的村组,难点在必须引进企业经营,并对企业有监管措施,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5.服务中介型
服务中介型是指集体经济组织为企业、农户和个人提供技术指导、代理服务、租赁服务、物业管理等服务,获得集体收入。村集体经济组织可针对本地优势或特色农产品,为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户提供技术指导、信息传递、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产前、产中、产后有偿服务,增加集体收入;可创办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社,办理金融、保险、通信等代理服务,为农民提供日常生活服务,获得服务收益;可利集体经济发展补助资金购置耕整机、收割机等设备,满足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需要,开展农业机械化服务,收取服务费;探索农村物业管理服务,提供绿化管护、卫生保洁等项目,获得集体收入。
案例。商洛市商南县油坊岭村发挥地理位置、乡村产业优势,引进三家社会资本,三家企业共流转村集体和农户土地2000余亩,村集体负责保障组织企业劳务用工,水电路维护等生产环境,村集体每年按流转土地每亩50元向企业收取费用,按企业每年劳务用工费千分之二收取劳务组织费,村集体通过提供物业管理服务发展物业经济,增加集体性收入。20**年,集体收益在19,8万元。
可参考性。这种模式适用范围广,适合有特色产业发展,村集体无能人、无能力投资的村组,村组只负责正常的协调组织工作。
6.工业主导型
工业主导型是利用集体经济组织积累的资产资本发展乡镇企业,形成的工业产业型集体经济。
案例。韩城市阳山庄村积极进行产业升级转型,村两委班子采用市场化经营理念,将经济发展的触角延伸至金融、建材、健康等产业,配合“四个千亿产业振兴计划”,利用股份制投资管理的模式,由实业公司主导,创建陕西华阳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西安)、阳山庄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阳山庄建材家居城等下属企业,合股成立韩城市维康水科技有限公司、韩城市中小企业应急转贷服务有限责任公司、韩城市金华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建成政鑫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韩城华阳孵化有限公司等,成功打造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格局。
可参考性。这种模式适用于有工业发展条件的村组。
7.生态优先型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三是进一步完善村干部激励机制,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纳入村干部目标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作为考核村干部的重要依据。对在一定时期内村级班子建设和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的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制定能充分发挥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的补贴制度,完善薪酬制度,建立健全干部业绩和收益挂钩制度,充分调动农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四是加大财政政策倾斜力度。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整合各部门支农惠农项目资金,优先安排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承担项目。金融机构要将村集体经济组织纳入授信范围,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个性化、多样性的金融产品和利率优惠服务。
五是制定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责任考核、收益分配和风险控制制度和办法,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