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价格改革的几点思考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思考

摘要。在分析《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网络课程应用及教师能力提高五个方面提出了《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为水利水电专业本科毕业生更好地适应水利水电建设及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水资源规划及利用教学改革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1(c)-0128-02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生深化学习水利水电规划基本理论和分析计算方法的基础,是培养优秀的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保障。《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结合国民经济发展对开发利用水资源提出的实际要求以及水资源本身的特点和现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规定而确定的[1]。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和国家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水利水电规划工作愈来愈复杂。为了适应新时期水利水电建设及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对水利水电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改革《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体系、调整和拓展教学内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1《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的改革

在我国,《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的改革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在高等学校水工专业课程中,1981年以前课程名称为“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包括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电规划两部分内容;1982年12月,在南京召开了高等学校水利水电类专业扩大会议,将上述两部分内容分开设课,并将后者改称为“水利水能规划”[2]。2008年为了适应新时期水利水电建设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高等学校水利学科指导委员会将“水利水能规划”课程名称调整为“水资源规划及利用”,教学内容也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

2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学生参与工程实践的机会少,理解能力不强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主要研究如何经济合理的综合治理河流、开发利用水资源,确定合理的开发规模和可以获得的效益,以及拟定水利水电工程合适的运用方式[3]。因此,无论是规划设计阶段还是运行管理阶段,《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都是以实际水利工程为研究背景的。由于学生缺少参与工程实践的机会,对水利工程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学习起来较难,对知识的理解不深,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也存在局限。

2.2内容设置理论贯穿性需强化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是水利水电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通常安排在学生大三的下学期,是在完成《工程水文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水力学》等课程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的内容与上述专业课程内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中应该注意帮助学生建立起专业课之间的联系,形成贯穿的知识结构体系。就《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而言,其内容包括水库兴利计算、水库防洪调节、水力发电及水资源规划及管理等,各章节是并列的学习内容,之间承上启下的连贯性不明显。因此,学生往往掌握了各章各节的理论知识,而忽略了章节间整体的联系和概括,在实际工程设计规划中找不到主线,造成与实际规划、管理相脱节。

2.3课程内容有待更新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中有些计算方法已不常用或被新的程序模块所替代,有些理论已经和现阶段的工程实际相脱节[4]。教材中某些涉及统计规律的统计数据还停留在2000年左右,致使某些规律与最新的水资源发展态势相违背。课程内容更新的滞后,使讲授的知识实用性差,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2.4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单一

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尤其是对基本理论和重要例题的讲解,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不利于学生主动思考和理论联系实际。同时,讲授过程中大多应用幻灯片、影像等资料进行教学,网络信息平台应用不充分,不便于学生同老师间的交流与讨论。

3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思考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4]石月珍.“水利水能规划”课程教学的体会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4):53-54.

[5]陈元芳,芮孝芳,董增川.国内外水文水资源专业教育比较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4):67-70,80.

[6]何俊仕,张静,付玉娟.提升水利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教学模式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