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临颍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思考
关于对漯河临颍县等五个产业集聚区的考察报告
(2010年7月18日)
7月13日至14日,许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献波带领6个县(市、区)的常务副县(市、区)长,经济开发区、东城区和市直有关单位的领导同志,以及全市10个重点产业集聚区的负责同志先后来到漯河临颍、南阳西峡、三门峡、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等4市的5个产业集聚区,围绕产业集聚区规划编制、主导产业培育、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投融资平台建设、管理体制等工作进行考察学习。两天时间,我们通过听取经验介绍、实地参观和座谈发言,既开阔了视野、看到了差距、感到了压力,又受到了启发、拓宽了思路、增强了干劲。现将4市5个产业集聚区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漯河临颍产业集聚区
该集聚区规划面积16.25平方公里,2008年以来区内累计投入77亿元,建成“五横十三纵”18条道路61公里,配套设施同步到位,入驻工业项目68个,亿元项目38个。其中,今年完成投入21.1亿元,修建道路8条18公里,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1个,下半年将有8个亿元项目陆续开工,预计全年投入突破50亿元。被确定为全省24个对外开放重点产业集聚区之一。
-1年1-5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46亿元,实现税收收入3.2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28%和58%。
(五)郑州国家高新区
该区面积11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3平方公里。目前入驻企业3000余家。经过20年的建设,现已形成电子信息、动漫创意、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占全省的1/3,2009年以来新引进和扩大再生产亿元以上项目38个,与广州、天津、苏州高新区一起,经科技部批准进入首批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行列,同年7月被中组部批准为河南唯一的“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二、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抓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将以此次学习考察和项目观摩活动为契机,召开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专题会议,传达贯彻省市关于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考核办法、领导讲话精神,认真分析河南省(魏都)民营科技园区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和工作机制,炒热广大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抓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思想认识,力求做到“三个到位”。一是对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重大意义认识要到位。产业集聚区是促进“三化”协调发展、构建“三大体系”、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依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现途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突破口。二是对产业集聚区的基本内涵理解要到位。产业集聚区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四集一转”,即“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企业(项目)集中布局是集聚区的基本表现形式,产业集群发展是集聚区与传统工业园区、开发区的根本区别,资源集约利用是集聚区的本质要求,功能集合构建是集聚区的功能特征,通过产业集聚促进人口集中,从而实现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的目标。三是对产业集聚区与城市新区、专业园区的相互关系区别要到位。
-9大招商引资力度。夯实招商引资任务,在县级领导干部中实行“三个一”工程,在办事处实行“二分之一”工作法,书记、主任轮流外出,保证80%的时间和80%的精力用在招商,年度引进一个5000万元以上的主导产业项目。建立专业招商队伍,突出主导产业、重点区域,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招商和专题招商活动。坚持产业链式招商、“区中园”招商、以商招商,每年引进2个以上国际国内500强企业或知名企业,建立2-3个“区中园”。加强招商引资宣传,力争9月底之前按要求制作“一个沙盘模型、一本招商引资宣传手册、一张宣传影音光盘”,并在显著位臵树立大型“产业集聚区形象效果鸟瞰图、土地利用规划图、空间发展规划图”。六是规范投融资平台建设。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参与投融资平台建设,改善投融资平台公司的股权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充实公司资本金,完善治理结构,实现商业运作。年底前长城投资公司总资产达到1亿元以上。注重开展bt(建设-移交)、bot(建设-经营-转让)、tot(移交-经营-移交)、ppp(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等方式融资,融资规模每年不低于3亿元。七是加快创业孵化园建设。加快土地征用、规划手续办理速度,建设一个创业孵化园,其中标准化厂房建筑面积不低于30万平方米,4层以上标准化厂房占地面积达到占用土地总面积的50%以上,引导中小企业在集聚区内集聚发展。八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产城融合的要求,加强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2010年完成宏腾路东段、北外环拓宽、魏文路北延等道路建设任
-11税收分享”政策。对办事处引进符合主导产业集中入驻产业集聚区的项目,投产后形成的税收按“飞地经济”模式,由产业集聚区与引进项目的办事处按三七比例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