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造生态经济强县的思考
打造最佳生态人居环境的思考长宁县规划和建设局梁胜
所谓生态人居环境,就是应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的优化方法,来规划和组织城市、城区和居住小区的建设和管理,以达到为人们提供一个清洁、美丽、舒适的人居空间。生态人居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两类,通过人工方法对这两类环境的加工、改造和建设,使之达到一定的要求,以满足人们的需要。长宁正在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打造中国最美的竹生态旅游名城,有着自己独特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文化蕴涵,县城建设特别是打造最佳绿色生态人居环境方面应该朝着建设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和谐方向发展。
一、基本概况
长宁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宜宾市腹心地带,全县辐员面积1007.2平方公里,辖8乡10镇。有汉、苗、彝等9个民族,总人口43万人。县城建成区面积5.26平方公里,建成区常住人口3万多人。长宁建城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长宁县地理位置优越,宜宾至长宁、长宁至江安的公路是目前四川最好的橡胶沥青旅游公路,北距宜宾机场50公里,东临长江“黄金”水道,西有沙河火车站,拥有健全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境内拥有丰富而独特的自然及人文景观和资源,有“西南地质博物馆”之称。探明可供开发的矿产资源达19种。其中:盐储量100亿吨以上,有第二“盐都”之称;天燃气储量100亿立方米以上;白云石储量200亿吨以上;有竹类427种,竹林面积40.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5%,年产楠竹100多万根,杂竹20万吨;盛产竹笋、竹荪等农产品;2006年被国家林业局评为“中国竹子之乡”。县境内的蜀南竹海是集山水、溶洞、湖泊、瀑布于一体,兼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世界罕见、国内唯一”以竹类资源为主的国家aaaa级旅游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
一、中国最美十大森林之
一、世界“绿色环球21”认证景区“双十佳”。梅硐镇竹石林旅游区和佛来山旅游区为国家aa级旅游区。世纪竹园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竹类品种最多的竹类系统生态园。
长宁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全县年平均气温为16—18℃;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无霜期长。至2008年底,县城建成区绿地率35.1%,绿化覆盖率40.0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18平方米。在县城园林绿化建设迅速发展的同时,县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区环境质量大大改善,全县大气环境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长宁县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优质果品基地县”、“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全国电气化示范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国家林业科技示范县”、“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等殊荣。
二、打造最佳绿色生态人居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打造最佳绿色生态人居环境,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中提出“住有所居”的目标,这为打造绿色生态人居环境指明了方向。长宁县城要建设成为国家园林县城、中国最美的竹生态旅游名城,就务必要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突出体现以人为本、生态文明发展,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并以园林城市的建设为切入点,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我县作为旅游大县,县城的建设目标是要形成蜀南竹海的又一中心景点,让游客“可进入、可停留、可观赏、可回味”,这就要求我们在打造人居环境方面不仅仅停留在建设面的层次上,更要注重质的提高,不仅要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而且要形成深厚的人文观念,舒适的人居环境。我们要时刻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整个县城建设的理念中,突出建设最佳绿色生态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目标。
(二)打造最佳绿色生态人居环境是助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长宁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中国旅游四十佳的风景名胜区蜀南竹海就位于长宁境内,如何将县域经济的发展和与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结合起来,发挥最大的效益呢。从城市建设方面来说,需要我们在开发建设的同时一定要克服以牺牲生态环境加快经济发展的短期行为,紧紧围绕生态园林旅游城市的建设目标,提升生态园林城市的水平,赋予城市更多的生机和美感,营造最佳绿色生态人居环境,才能更好地吸引投资和拉动消费需求的增长,吸引企业“安家落户”和外来人口到长宁定居。同时,打造最佳绿色生态人居环境过程也会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打造最佳绿色生态人居环境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需要。
《老子》云:“安其居,乐其业”,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既是社会理想,也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随着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需求已从单纯的温饱需求上升到追求生活质量的提升,尤其是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要求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追求优美舒适的生态城市环境。目前联合国提出的标准是城市人均绿地面积达到60平方米为最佳人居环境,住宅小区的气环境,室外空气质量要求达到二级标准,室内达到居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声环境,室外白天噪声小于50分贝,夜晚小于40分贝;室内白天噪声小于35分贝,夜晚小于30分贝;热环境,冬季室内要求20℃~24℃,夏季室内要求22℃~27℃等等;从而使人居环境更适合居民生活、工作、娱乐、休息等的需要。另有资料研究表明:城市的绿色空间最低标准不少于三分之一,才能达到生态平衡,才能满足城市人民群众游憩空间的需要。县城是一个不完全的生态系统,必须通过人们的调控和建设才能使其成为宜人的、优美的、舒适的人工生态系统。人居环境,特别是它的高层次——县城环境,是大自然控制下的自然环境的一个局部,自然环境的一切构成因素都决定和影响着城市环境。县城是人口集中、生产活动频繁、对环境干预强烈的地方。县城扩展过程中原来环境的自然地貌、植被、动物被密集的建筑群、光秃的道路、拥挤的车流人流所代替;县城的污水、垃圾、废气等也无法在县城生态系统内自己稀释、净化。只能而且必须经过人工措施加以处理。因此,我们在县城建设方面应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对“人居环境”的需求,牢固树立“生态功能是绿化的第一功能”的思想,提倡设计生态化,不仅要注意绿化的美观化,更要从实际出发,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
三、打造最佳绿色生态人居环境的途径
(一)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指导思想:以住宅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提高全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加强绿色生态人居环境建设,打造长宁县绿色生态家园,建造舒适、优雅、美观的人居环境。充分利用长宁县现有的优质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把居住环境的改善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营造人口规模适度、人居环境优化、生态意识普及、创建布局合理,绿化高、舒适度较好、城乡生态功能显著的最佳绿色生态人居环境。规划原则:坚持“适居性”和“城乡一体化”的原则。建设生态人居环境的前提必须要以“适居性”、“城乡一体化”为宗旨,对居住区合理布局和整体规划,建设环境清洁、优美、安静、舒适的人类住区,且要注重城乡之间的一体化。一是因地制宜,注重特色设计的原则:主要应着重三个方面,即建筑特色、环境特色、人文特色等。二是强调多样性原则:不仅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还应保护社会组织结构和阶级层次的多样性,在人的经济组织活动中体现产业、聚落和建筑产品等各个方面的多样性和综合性特征。在整个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上达到完美的和谐。
(二)科学规划,构建新的城市生态结构。
生态人居环境建设要突出绿色生态和科学规划的意识和理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并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按照一廊道、二环、三翼、五山片区布局,构建新的城市生态结构。
一廊道。以长宁河岸滨水景观轴为基础向上至三里半片区,与竹海外围景区相接,向下至宋家坝以下,构成蓝色与绿色交融的旅游景观带,长达6km宽200-300m的系列绿色景观轴线。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开展生态人居住宅建设,要将生态卫生、生态安全、生态产业、生态景观、生态文化耦合在生态人居建设中。一是着力营造“生态美”。生态结构健全的人居环境,都会给人以一种生机蓬勃的外在美感,即“生态美”。“生态平衡”产生了“生机”(生存的机会,生命力)。生机盎然的环境,产生了“美感”,它使人振奋向上、心旷神怡。反之生态失调的环境,都是生机窒息的环境,都是不美的环境。二是着力提升文化环境。传统与文化的结合、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人居环境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人居环境事业的发展有赖于传统文化的支撑和科学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和艺术,更是人居环境事业的根基。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是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居住区的基本功能中均有不同的文化功能,如居住文化,教育文化,饮食文化,娱乐文化等。在考虑这些基本功能中要贯穿一条各类文化的红线,使它们在满足具体功能的原则下都提高到文化的品位,在公共绿地乃至小品雕塑方面均要具有竹文化特征。通过一系列不同文化环境的设计,使人们在居住,休闲,购物,饮食场所内都感到有一种竹文化环境氛围,从环境的内涵上使人们在心灵深处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来陶冶自己情操。
4.切实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居住水平,实现人居环境的根本改变。
人居环境建设的本质是实现人和环境的改善,达到和谐共处的境界。这决定了人居环境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县城人居环境建设既要关注居民经济收入的改善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也要关注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如住宅的宽适度、给排水状况、日照通风条件、生活垃圾收集等,还要关注社区环境的状况,如社区组织的建立、社区场所的建设、小孩教育的环境、购物的方便度、文化环境、治安状况、街道美化、公交便利的程度等。既要注意引导市场经济可以自行完成配置的服务设施的合理分布和规模,也要采取多种投资渠道,政府制定规则、框架,按照“谁投资、谁收益”和公平争的原则进行公共物品的建设;注意将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等与居民切身相关的公共设施纳入区域统一考虑,避免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造成的重复建设和规模不经济,注重县、镇、社区等各级公共设施的等级和系统规划的统筹考虑,建设完善的公共设施配置体系;注重监管和保障措施的建立健全,避免因市场经济造成对公共设置的建设滞后。在室外应具备有教育、购物、文体活动、医疗、居民交往休闲、老人、儿童的活动场所、残疾人的通道、停车场及市政等设施用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出现对基本生活质量的追求及对文化的崇尚,家务劳动愈益社会化、人口老龄化使生活闲暇时间增多,健身娱乐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居住区的生存空间将大为扩展,快节奏、高效率的现代生活观念将会渗入居住生活的领域,小汽车拥有量会逐年增加,经济活动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居住区内。因此,居住区应当留些后备公建用地,以满足日益进化的生活及文化设施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