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7-20(第四次)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改革的重要讲话精神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天长二中高一年级梁继奎
在第30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就如何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努力培养造就一流教师提出了明确要求。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邃,语重心长、情真意切,深刻阐释了教育事业和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为广大教师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是新时期教师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需要,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需要。
一、好老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筑梦人”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梦想。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人才,而人才的培养,根本在教育,关键在教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
教师是最伟大和神圣的职业,承担着塑造灵魂、塑造人生的重任,历来为人们所尊重,中华民族更具有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在与教师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地说:“见到你们,我就回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教过我的老师很多,至今我都能记得他们的样子,他们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总书记的话让每个受教育者感同身受。一个人,不论他的成就有多大,地位有多高,对社会的贡献有多显赫,教师都是他追逐人生梦想的引路人。
新中国成立65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为国家各行各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劳动者和优秀人才,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正是有了广大教师的无私奉献,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才有了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中国才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变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写下了让各国感叹的“中国故事”,创造出让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教师培养人才、开发智力资源的使命和责任也愈发重大。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梦之队”,中国梦终将在他们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广大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时代重任。
二、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做一个好老师,共同的特质必不可少,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条标准。
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一个有理想信念的老师,才能在学生心中播下理想的种子。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做一个好老师,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不能只“授业”“解惑”而不“传道”,而是要把“传道”放在第一位,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做到“经师”和“人师”的统一,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党和人民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做一个好老师,应该以这一要求为基准,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注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积极引导学生筑梦、追梦和圆梦,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教师是兴教之本和兴教之源,承担着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维护教师权益;要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
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既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又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找准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准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要进一步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形成以德育师的制度环境;要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教师培养的质量;要改革教师管理制度,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投身教育综合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切实保障教师合法权益,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地位和吸引力。
一个社会的发展与完善,既要以高楼大厦等基础设施为前提,又要以高素质的人才为保障,也要以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为基础。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人才,是一个社会进步程度和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需要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关键在教师。要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为培养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好老师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