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的学习内容及心得
2006年7月11日至12日,在本部室学习了由蒋大鸣教授讲授的《经济责任审计》课程。为期两天的学习,学习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理论、经济责任审计的组织和技术方法、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和范围等课程。时间虽然短暂,但我却受益非浅,下面是我在学习中的内容及心得体会。
我们平时所接触的是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它的概念是指由相应的、具有审计权的内部审计机构对企业领导人员在任职期间对其所在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的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的依据是《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以及国家干部管理的有关规定。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目的则是分清经济责任人任职期间在本部门、本单位经济活动中应当负有的责任,为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考核使用干部或者兑现承包合同等提供参考依据。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加强干部监督管理,正确评价和使用干部
实施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对相关的经济指标等情况进行分析考核,对干部在任期工作业绩作出评价,能够达到客观、公正的确认其经济业绩,全面评价考核领导干部任期业绩的目的,为正确评价和使用干部提供了依据,同时有利于干部更好地履行职责,防止短期行为。
2.揭露和惩治腐败分子,规范干部行为,促进廉政建设
经济责任审计立足于财务收支审计,在于查明个人经济责任,既对事又对人,而且审计涉及领导干部任职期间一般较长,往往能够发现年度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不易发现的问题,有利于揭露和惩治腐败分子,发现财务管理漏洞,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使领导干部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增强了纪律观念,促进了廉政建设。
3.核实家底,客观公正地鉴定了前后任的经营业绩和经济责任
经济责任审计立足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一方面能够摸清家底,有利于继任者了解接任单位的真实情况,明确工作思路,缩短适应期;另一方面由于明确了离任者的经济责任,事实上也就划清了前后任的责任,有利于工作的交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种类
按照审计的内容、审计的时间、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可以将经济责任审计分成如下几类:
1、按照审计的内容,可以将经济责任审计分为目标经济责任审计和破产经济责任审计。
2、按照审计时间的不同,可以将经济责任审计分为事前经济责任审计、事中经济责任审计和事后经济责任审计.
3、按照被审计单位性质的不同,可以将经济责任审计分为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4、划清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的界限。在实践中,可尝试将被审计人的经济责任区分和界定为直接责任、主要领导责任、领导责任三种。
苏飞
2006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