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会养猪循环经济的实践与思考
商洛发展循环经济的调研与思考
商洛总体上属于资源消耗型经济,资源环境承载的压力十分突出。正因如此,“十一五”时期商洛在突破发展的同时就开始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2009年4月商洛市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被省政府批准成为全省首家省级循环工业园区以来,商洛按照循环经济理念,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对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进行全面调整和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现状和成效
一是循环经济发展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制定了《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产业项目建设规划》、《商洛市现代材料工业基地建设规划》和《商洛市尾矿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规划》,编制完成了循环经济示范城市方案,出台了扶持发展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意见》,策划出了包括20个循环经济产业标志性工程在内的一大批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以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大产业为基础,确立了打造成为全国性循环经济示范基地的战略目标。二是科技支撑与创新平台已经建立。成立了陕西省材料科学研究院商洛分院、尾矿技术研发中心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科技支撑与创新平台初步建立,组建了市创投公司,商丹园区面向全国招聘优秀管理人才,构建重点行业领域循环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新体制机制工作迈出了新步伐。
三是循环型企业建设迈出新步伐。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商洛炼锌厂10万吨电锌废渣综合回收利用及余热发电项目建成运营,16个循环经济标志性工程进展顺利。柞水金正公司、商州化工厂、丹凤葡萄酒厂等企业,对工业固体废弃物、矿渣、粉尘、余热、废水等进行回收利用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加大了生产工艺设备改造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这些综合回收项目年产值可达近3000万元,安排就业近百人,取得了较好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四是循环经济园区建设不断加快。商洛市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是2009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全省第一家省级工业园区,园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石煤综合利用、高储能钒电池等关键性链接项目成功签约,延长氟化工、尧柏龙桥水泥等重大产业项目实施,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比亚迪、延长等国内500强企业8家已经入园,5大循环工业产业链启动建设。镇安张米黄金产业循环经济集群区由中金公司引领开发建设,洛南东部工业园区有西部鑫兴产业链延伸的钼粉项目落户,柞水小岭工业园区由龙钢开发菱铁矿采选特(优)钢及金正公司与之配套延伸开发。市、县区工业园区正在加快向循环产业配套发展的模式转变,优化产业项目布局,强化了对入园企业产业链延伸、循环化运营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制度约束。
五是循环生态型农业加快发展。始终坚持“生态立市”为第一发展战略,大力加强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林业生态建设,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尤其是不断创新“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生态立体农业、设施农业,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和大型养殖场大型沼气,既实现了综合开发循环利用,又减少了农村面源污染,改善了村容村貌,净化了农村环境。
六是循环型社会建设全面加强。淘汰落后水泥产能101.6万吨,建成了市区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各县区污水处理厂全部启动建设。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消减率分别为2.2%、1.6%、2.1%和1.7%,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预计降低4%。全面实施重点区域绿化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启动千里绿色长廊建设和省级生态示范县创建工作,完成绿化造林28.9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80平方公里。
困难和问题
一是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比较单。现代材料循环经济产业的布局思路很清晰,支撑性重大项目建设的推进扎实有力,突出了矿业开发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绿色食品产业还很少有延伸产业链、废弃物综合利用整体规划;现代中药在重大项目、骨干产品的策划和前期工作上尚没有实质性进展,布局循环经济产业链条还缺乏相当深度的研究。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三是大力加强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强力推进循环工业园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创造园区发展的良好硬件环境。坚持高起点设计,满足各类经济活动必须的路、水、电、气、网、话、热、航、储等生产要素。同时抓紧完成园区各种服务和生活配套设施,整合资源,优化园区生活环境,营造具有现代特色的居住、医疗、教育、娱乐等生活条件。要提供更加优良的环境支持,让现有入园企业和骨干项目加快建设进度,早日达标投产。四是努力推进循环型社会建设。加快实施节能建筑、城市中水循环利用、建筑废弃物、餐饮泔水油、生活垃圾回收综合利用、设施农业、设施沼气推广、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以及社会节水、节地、节材12个领域的专项工程,强化激励政策引导,以资源利用的最佳化、企业效率的最优化、社会行动的协调化,努力推进循环型社会建设。五是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大力引进科技和人才,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循环经济公共技术研发机构、技术检测中心,实现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新突破。充分利用循环经济发展的各类专项资金,大力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机构的作用,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持。
六是建立健全政策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大财税、金融、投资、价格及资源等政策支持力度,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给予重点支持。落实好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积极争取中省资金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的支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信贷支持,鼓励民间资本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对重大循环经济建设项目优先核准或备案,优先列入重点项目计划,优先保障能源、水、土地等生产要素供应。制定商洛发展循环经济工作考核办法,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作者单位: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