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加强企业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1.为考核和选拔领导干部提供依据。过去,一些企业领导班子在换届交接时,由于未经过公正的审计,以致责任不清,互相推诿,造成干部考核难度很大,无法正确评价经营业绩和经营能力。少数亏损企业负责人弄虚作假、胆大妄为,报喜不报忧,反而容易得到提拔。实行企业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可以有效改变这种状况,对搞好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将起到积极作用。
2.有利于增强企业领导者的责任感、危机感和使命感。贯彻“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通过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对每一位任期届满的企业负责人都有一个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公正的评价,能够增强企业领导人的责任感;根据审计报告的评价,结合平时考察,决定企业法人职务的升、降、留、免及平调,增强企业领导人的危机感;审计按照责权利挂钩的原则,通过对权责授予情况和责任完成情况的评价,给予相应的奖励或处罚,能增强企业领导人的使命感;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对企业负责人全心全意搞好企业,都能起到一种有效的鼓励和鞭策作用。
3.有利于督促企业合法经营,保护国家财产安全与完整。通过企业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查错、纠错、防弊、堵塞漏洞,杜绝浪费,制止经济犯罪活动,可彻底改变目前个别单位存在的“富了方丈,穷了和尚,破了庙”的不正常现象,维护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与完整。
4.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通过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全面掌握被审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貌,找出企业经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利用审计人员接触面广、视野宽、专业知识丰富的优势,提出可行的建议方案和改进措施,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挖掘内部潜力,提高经济效益。
二、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
1.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企业经营成果的真实性。企业经营成果的真实性是指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会计核算是否准确,企业财务决算编报范围是否完整,企业经济成果是否真实可靠,以及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与资产质量是否相匹配。主要包括: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是否准确、真实,是否存在经营成果不实问题;企业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合并范围、方法、内容和编报质量是否符合规定,有无存在故意编造虚假财务决算报告等问题;企业是否正确采用会计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有无随意变更或者滥用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故意编造虚假利润等问题。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5.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企业经营绩效变动情况。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在全面核实企业各项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账务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有关经营绩效评价政策规定,对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经营成果和经营业绩,以及企业资产运营和回报情况进行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
三、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防范措施
1.影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因素审计权限、审计手段的局限性形成审计风险。审计主要是通过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发现和查证问题,而有些违法违纪问题不一定就在资料中反映,而靠审计手段难以深入查证,如假发票、假经济合同、假会议记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