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5篇范文

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引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农民日报》(2015年05月30日07版)

宗锦耀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通过农业“接二连三”和农产品加工业前延后伸,引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不仅分享种养业而且分享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带来的收益,有利于破解“三农”问题,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以实现农民就业增收为核心,进一步明确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任务

什么是融合。融合就是将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在一起。国际经验表明,农业不仅是农产品的生产,还包括与农业相关联的第二产业(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制造等)和第三产业(流通、销售、信息服务和农业休闲旅游等),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实质就是还原农业的这一本来面目。什么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狭义地讲,就是同一农业经营主体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在同一区域从事同一农产品加工流通和休闲旅游,进而分享农业增值增效收益的经营方式。广义地说,就是各类经营主体以农业为基本依托,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引领,以资产为纽带,以创新为动力,通过产业间相互渗透、交叉重组、前后联动、要素聚集、机制完善和跨界配置,将农村一二三产业有机整合、紧密相连、一体推进,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带动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在农村的整合集成和优化重组,最终实现产业链条和价值链条延伸、产业范围扩大、产业功能拓展和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增加的经营方式。其基础是农业,核心是充分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将农业流出到工商业和城市的就业岗位和附加价值内部化,将加工流通、休闲观光和消费环节的收益留在本地、留给农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和发展。1984-2014年31年间,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分别0.11%、23%、28%,一产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比例降到7%左右,但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没有变,在产品贡献、收入贡献、就业贡献、创汇贡献、生态贡献、文化传承贡献等方面作用更加凸显。一方面,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代表的二产促进农业一产通过二产链接上三产。以粮油薯、菜篮子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57万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48万亿元,同比增长8.2%;实现利润总额1.22万亿元,同比增长2.2%;上交税金总额1.17万亿元,同比增长7.01%。2014年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12:1,10年间年均提高0.1个点。另一方面,以休闲农业为代表的三产促进一产直接链接三产带动二产。休闲农业以农业为基础、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为场所,是贯穿农村

一、

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功能的新型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目前,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势头迅猛。2014年,全国休闲农业中的农家乐、民俗村、休闲农园、休闲农庄等经营主体超过180万家,其中农家乐超过150万家,规模以上企业超过4万家,年接待人数达10亿人次,营业收入达3000亿元,带动3000万农民就业增收,产业呈现出“发展加快、布局优化、质量提升、领域拓展”的良好态势,成为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体、农民利益的共同体、农耕文化的传承体。

总体而言,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融合程度低、层次浅,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较慢,先进技术要素扩散渗透力差;经营方式大多处于生产导向型,消费导向型不足,产业之间互联互通性不强,大量的农产品在生产初期没有考虑加工转化,没有考虑农业的功能拓展,从事生产的不从事加工、物流、销售,从事加工的不从事生产,从事物流、销售的不从事生产、加工;大宗农产品的产业链、价值链实现不充分,大多数处于耕种收阶段,产加销、贸工农出现脱节,卖不掉、储不下、运不走、利不高,走不出“种来种去、养来养去、多了多了、少了少了”的怪圈。

从国外和我国近几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看,促进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发展,对于解决“三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一是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迫切要求。新常态下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可以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构建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引领一产按照市场消费需求组织生产,增强产业体系竞争力;同时为一产注入现代生产要素,构建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促进农业设施装备建设,助推农机服务、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还可以促进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和集约化,通过分工分业催生出农业的新型经营主体,构建适度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化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通过“三个体系”的构建,从而实现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和质量环保法制化,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二是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绿色化和农业现代化“五化同步”发展的重大举措。新常态下的三产融合,扭转了农业单纯依靠拼资源、拼人力、拼投入的做法,扭转了农业单纯作为和依靠第一产业的做法,将各个环节紧密关联,将农业的增值增效转到依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上来,在单位耕地面积不增加的情况下实现农业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使农业农村的多功能性价值得到充分实现,从而补齐绿色化和农业现代化“短板”。三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必然选择。新常态下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可以缓解农业生产成本地板不断抬升、价格天花板不断下压的双重挤压,将拉长的产业链条细分出无限的环节和就业岗位、增收机会,将加工流通利润留给农民,将农村资源要素和人气留在农村,同时吸引城市和工业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构建以工促农、工农互惠、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换发农业农村经济新的活力。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以农民就业增收为核心,通过农业相关产业联动集聚,推动生产要素跨界配置和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及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相关服务业的有机整合,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优化农产品产地生产力结构布局,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紧密连接、协同发展,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助推“三农”强、美、富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贡献。通过5~10年的努力,农产品加工业、直营销售及餐饮、休闲旅游等相关服务业较快增长;农产加工业与农业产值比、主要农产品加工率、增值率较快提高;农民非农就业收入、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较快提高;各类规模种养区、加工区、物流区、流通区无缝对接融合,产业融合先导区农业综合效益增幅大幅度高于一般地区。

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引领,正确把握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向途径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确立“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的基本思路。一产是基点,二产是重点,三产是亮点,要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完善体制机制,坚持以农为本,服务三农;坚持加工引领,双向延伸;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坚持创新驱动,技术为先;坚持因地制宜,产业集聚。要选择适合融合的、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在本地区有基础、有优势、成规模的重点产业,选择与生态文明结合、与文化旅游结合的亮点产业,选择新兴起的新模式、新业态,比如“互联网+”的新增长点等,落实到具体的功能区、产业带和品种上来,通过重新排列组合和资产重组,整合各级对三次产业的投入,加快资产融合、技术融合、要素融合、利益融合,加强部门配合和资金整合,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作出新贡献,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方面再立新功。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农业一产向二三产业自然延伸。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培育一大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引导农民以资金、土地经营权、交售农产品入社或入股发展加工流通,同时协调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普通农户的关系、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关系,更好的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带动更多的普通农户增强参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能力,使其更好地分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成果,改变农民只作为农产品提供者、只分享生产环节利润的局面。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价值链增收链。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使产业链、价值链呈前延后伸融合发展态势:一是前延后伸融合。要充分调动龙头企业参与融合发展的积极性,有效保障农民在融合发展中的利益,确保农民在融合发展中的主动权。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向前延伸发展自身的标准化原料基地,并借助基地发展以观光、采摘为主的休闲农业,同时发展流通业和餐饮业,企业向农户注资,农户向农民合作社和企业注资或以土地经营权入股。二是园区内首尾相连融合。在一个园区内围绕农产品加工企业,吸引研发、仓储、物流、信息等配套服务企业入驻,在加工环节上实现不同层次的首尾相连、上下游衔接,前向有集中连片的原料基地,后向有健全的物流配送和市场营销体系,相关企业以产业链为核心,形成相互融合、互促共进的抱团发展格局。三是区域产业间链接融合。加强各产业组织的联合协调,在壮大农业经营主体的基础上,加强“社社联合”“社场联合”“社企联合”,围绕一定区域内的特色产业,深化各产业间龙头企业、农户与合作社的合作、联合与整合,将长期形成的订单关系、契约关系固定下来,一二三产业的相关产业组织通过在农村空间集聚,形成集群化、网络化发展格局,形成特色优势区域品牌,真正将农业增值收益留在农民手里。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加强融合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国性、地区性以及专业特色性行业服务组织建设与功能完善,解决数量不足、覆盖面小、服务功能同质化问题、确保其与政府、市场的有效沟通与对接,为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融合发展示范创建。制定创建标准,完善创建程序,不断提升创建水平,创建一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示范区和示范企业,并充分发挥示范创建的辐射带动作用。

(作者系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乡镇企业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