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口生育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由养老金制度引发的对第三辆马车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我国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中,养老保险体系的构建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光凭征缴养老保险税的收入并不能满足养老保险支出,财政每年都必须向养老保险基金进行补贴,并且这种补贴还在逐年增长。养老金制度毫无疑问成为了政府财政的重大包袱,那为何政府还要坚持实施并不断完善这一制度呢。除了社会意义以外,养老金制度对经济发展又有何影响呢。一个国家的总需求主要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三个方面即被称为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概括起来,总需求由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两部分组成,国内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而国外需求由净出口构成。我国长期以来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而消费对经济的影响却始终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明显的显示出内需不足的缺陷。在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环节中,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和新的起点,是真正的最终需求,投资需求的实现最终要靠消费需求来支撑。没有消费需求,也就没有投资需求,总需求就不会存在,也就不会有供给,不会有生产。因此消费需求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提升消费需求对带动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我国目前正处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阶段,国民储蓄率仍然很高,老百姓普遍重储蓄而轻消费。
在中国,节俭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传统美德,节俭才能致富,大家对此深信不疑,但事实表明,节俭储蓄反而会导致国家收入的相对减少,也就是所谓的节俭悖论。那为什么会这样呢。消费又为何能拉动经济的增长呢。其实,根据国名收入决定理论,在既定的收入中,消费和储蓄呈反方向变动,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促进总需求的增长,经济繁荣,消费减少,储蓄过多会使得总需求不足,出现经济凋敝的情况,在宏观经济学中,总需求决定决定总供给,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时达到平衡,因此,总需求的旺盛还能促使厂商加大生产,提高生产力水平,甚至促使高新科技的产生和生产工具的不断进步,有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
持久收入假说认为。高储蓄率产生于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①并且根据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会使储蓄减少。②人们在工作的时间里,为了防止以后发生意外,往往会留一笔储蓄。在中国,这种现象尤为明显,中国人钟爱储蓄而吝啬于消费,金融危机的时候,美国的“月光族”们可谓吃尽了苦头,可在美国生活的华人收到的影响却不是很大,原因就在于中国人对未来风险①②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
美国经济学家,f莫迪利安尼
第1页共3页
的预期防范。但是相对的,高储蓄率对应着消费的不足,对经济的进步也许并不是一件好事。建立完善养老福利制度无疑能够消除人们的后顾之忧,使人们能够放心大胆地去消费,把部分原计划用于养老的储蓄拿出来消费,有利于带动内需,拉动经济发展。
最终消费需求决定投资需求,根据乘数理论,投资增加会导致生产和收入的增加,并且投资增加对生产和收入具有成倍扩张的作用。乘数的公式:k=1/1-mpc,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且mpc越大,乘数越大。因此,消费需求的扩张是整个需求扩张的基础。马克思指出,“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消费需求的增加必然促进有效供给的增加,使相关生产部门提高生产能力,扩大生产规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就业人口,让更多的城乡居民实现就业,获得更高、更稳定的收入,提高购买力,扩大消费需求。通过消费促进就业,就业带动消费,形成扩大消费需求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我国近二三十年经济发展可谓突飞猛进,但大功臣却要数投资和出口,居民消费需求占gdp的比重始终偏低,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我国政府长期坚持适度消费原则,通过宏观调控努力使消费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同步增长,然而这一政策却导致了近些年来我国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的不断降低。③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因此,在我国,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
那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呢。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经济的车轮才能更快地转动起来。发挥消费这一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才能更合理,
④杨卫华,叶杏娟
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