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靠思路经济税源经验交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可见,发展经济是各级各部门工作的首要任务,更是中心任务。国税部门作为政府重要的经济职能部门,要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为动力,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六靠”工作思路,科学地分析我市经济发展和税源现状,找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探究经济税源发展规律,在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服务经济发展的同时,为贵港经济建设献计献策,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税源健康快速增长,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贵港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我市国税税源结构现状及特点
2**-20**年,贵港市国税系统分别入库税收31038万元、35976万元、42730万元、47635万元、58173万元、70250万元、7416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7.94%、15.91%、10.8%、11.48%、22.14%、20.76%、5.58%,年均增长率为13.51%,税收呈相对稳定的增势。但就税源发展状况看,不同税种、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之间呈现不同的特点。
(一)从产业分布状况来看,20**—20**年,第一产业没有提供国税收入,第二产业提供国税收入分别为38672万元、56608万元、57828万元,占税收总额的比例分别为66.48%、80.58%、77.97%;第三产业提供国税收入分别为23999万元、22396万元、24**1万元,占税收总额的比例分别为33.52%、19.42%、22.03%。可见,第二产业是提供贵港国税收入的主导产业,所提供的国税收入占税收总额比例稳中有升。
(二)从税种分布状况来看,2**—20**年,增值税入库327646万元,占税收总额的90%,年均增长14.15%;消费税入库4025万元,占税收总额的1%,年均增长0.75%;企业所得税入库11725万元,占税收总额的3%,年均增长45%;外资企业所得税入库769万元,占税收总额的0.2%,年均增长292.**%,增长速度快,但占税收份额很小;个人所得税入库19512万元,占税收总额的5%,年均增长16.31%。可见,增值税始终是贵港国税收入的主体税种,占税收总额的比例也很大,其他税种所占份额很小。
(三)从所有制结构来看,2**—20**年,国有企业入库税收84**2万元,占税收总额的23.11%,年均增长3.45%;集体企业入库税收14250万元,占税收总额的3.92%,年均增长-16.12%;股份制企业入库税收126415万元,占税收总额的34.76%,年均增长28.20%;私营企业入库税收44012万元,占税收总额的12.10%,年均增长74.09%;港澳台投资企业入库税收11388万元,占税收总额的3.13%,年均增长58.37%;外商投资企业入库税收14872万元,占税收总额的4.09%,年均增长136.94%;个体业户入库税收税收79196万元,占税收总额的21.78%,年均增长7.**%。由上可见,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业户的税收是贵港国税收入大头,其中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发展速度较快,所占份额越来越大。
(四)从行业分布来看,2**—20**年,机糖、造纸、电力、钢铁、水泥和商业六大传统支柱行业入库税收总额分别为40255万元、19419万元、51703万元、11396万元、34257万元、82029万元,占税收总量比例分别为11.07%、5.34%、14.22%、3.13%、9.42%、22.56%,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6.92%、9.48%、12.75%、52.19%、33.02%、7.99%。可以看出,机糖、造纸、电力、水泥、钢铁和商业的行业优势地位不断得到增强,尤其是水泥行业上升势头迅猛。
(五)从不同规模企业来看,贵糖股份、甘化股份、西江枢纽、郁江钢铁厂、供电局等是贵港重点税源企业,这些企业税收入库额占全市国税收入总额的42%以上,且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态势。2005年,我市年缴国税1**万元以上的重点税源企业10家,入库国税收入28870万元,占税收总量的41.10%;20**年为11家,入库税收22020万元,占税收总量的29.69%。
二、我市经济税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税源发展后劲不足。一是招商引资“含税量”不高。“十五”时期,全市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外来投资项目874个,合同投资额352.31亿元,但资金实际落实到位并产生效益的只有87.89亿元。新投产项目中,有相当部分是减免退税项目(如饲料、化肥、中纤板等行业均为免税或退税项目),真正产生税收的项目不多,特别是可以创造大宗税源的工业项目少,招商引资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不高。二是招商引资项目中为高能耗高污染项目较多,缺乏具备较高科技含量的高新技术产业,对贵港长远发展不利。三是纳税户数增长不大。就国税部门来说,2**—20**年7年间,全市纳税户数分别为20533户、22541户、22983户、24923户、16585户、13548户和17091户,其中: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分别为507户、5**户、684户、717户、812户、790户和761户,个体工商户分别为17625户、19895户、20933户、22966户、14261户、11465户和15170户。市场主体发育不够是贵港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四是大型企业规模不大。以20**年为例,缴纳国税1**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1户,纳税最多的华润水泥(平南)有限公司也不到一亿元。五是中等规模企业太少。20**年,贵港年缴国税1**万元以下500万元以上的纳税户只有20户,500万元以下100万元以上的纳税户为48户。
(二)税源结构比较单一。从分析贵港税源结构状况看,不同产业、不同税种、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税源呈现相对集中、单一的特点。在这种单一的税源结构下,传统产业、行业受地区间产业转移、产品结构调整的影响较大,经济税源的多元化增势空间受限,税收对传统优势产业、行业和企业的依赖性大,容易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现象。
(三)税收指令性计划对税源建设负面影响大。近年来,由于受当前干部政绩考核指标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各级政府对税务部门实行组织收入“一票否决制”,以税收收入指令性计划完成情况作为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于是,个别地方政府便无视经济发展和实有税源的状况,为完成指令性的财政收入指标而搞税收“虚收”。就国税部门来说,2003年来,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吃“过头粮”留下的包袱十分沉重。这不仅违反了税收征管法规定,与依法治税的目标背道而驰,而且占用了企业的流动资金,加重了企业的负担。长此以往,必引起恶性循环,既不利于企业加快发展,也不利于招商引资工作的有效开展,最终损害的是整个经济的发展。
三、加快我市经济税源建设的对策
在当前全市经济税源存量有限,增量不足的情势下,要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六靠”工作思路,进一步做强做大经济“蛋糕”,促进经济税源健康快速增长。
(一)坚持税收经济观,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思路
经济决定税收,要增加税收必须发展经济,而要发展经济必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因此,政府必须牢固树立和坚持税收经济观,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经济的切入点,把增加财税收入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导向,把发展工业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2、优化政务环境,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一是健全市政府政务中心和投资投诉中心管理机制,落实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措施,在土地、税收、审批、行政服务等方面给外来投资者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审批、注册登记、维护权益等服务;二是继续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全面切实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真正做到“项目前期以诚信为本招商,项目中期以优质服务招商,项目后期以良好环境招商,项目建成后以规范化管理招商”,创造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三是继续推进城乡清洁工程,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营造干净、整洁、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增强对外来投资者的吸引力;四是消除“科长”现象,提高办事效率。科室是政府单位具体的办事部门,是投资事项审批的入口,科长作为直接审批操作者,具有较大的权力,在行政审批中容易产生“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和办事拖拉等不良风气,因此,要采取措施消除这种“科长”现象,提高办事效率;五是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贵港有480多万人口,是一个人口大市,人力资源十分丰富,是招商引资的有利条件之一。但是要把人口资源优势转化为劳动力资源优势,必须建立健全各种职业培训、岗位培训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劳动适龄人口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劳动者素质。
3、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机制,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就组织收入工作而言,当前当务之急是卸掉历史包袱,杜绝收“过头税”。因为收“过头税”危害很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收“过头税”占用了企业的流动资金,加重了企业负担,增加了企业成本,阻碍了企业健康发展,不利于企业做强做大,进而影响了税收收入的增长,削弱了地方经济发展后劲;二是收“过头税”破坏了法治、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恶化了投资环境,降低了贵港的投资吸引力,不利于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三是收“过头税”违反了依法治国、依法治税的方针,增加了政府和税务部门的执法风险,误导了税务部门,让税务部门为完成收入任务、为收“过头税”而操心、奔波,不利于税务部门严格落实税收政策,优化税收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协助政府发展经济,增加税收收入。因此,一方面,地方各级政府应大力支持税务部门依法治税,在下达收入任务指标时,要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状况和实有税源状况,并适时引入科学、规范、有效的税收收入考核考评机制,引导和促使税务部门依法、按时、足额征收应收税款。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法治型、务实型政府建设,杜绝收“过头税”这种违背经济发展实际又违反税收征管法的行为,做到有税尽收,无税禁收,维护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法治、健康、公平的经济环境,创造良好的招商引资软环境,促进依法治国、依法治税神圣目标的实现。
4、严格落实税收政策,服务经济发展。税务部门作为政府重要的经济职能部门,应通过科学的管理、正确的调控、优质的服务,推动经济发展。一是严格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形成围绕中心转,围绕发展干的浓厚氛围。要树立不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也是收“过头税”的理念,积极落实各项税收政策,采取事前介入、事中服务、事后跟踪的服务措施,把国家近几年陆续出台的外商投资、西部大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高出口退税率、购买国产设备退税、促进下岗再就业、新产品开发、废旧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位,让纳税人在同一起跑线上闯市场,谋生存,求发展。要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对符合政策的企业,积极进行辅导服务,让企业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加快企业经济发展;尤其是对涉及享受政策性减免、“免抵退”等有关方面政策的企业,要快速办理减免退税事宜,确保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通过不折不扣地落实税收政策,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使外来投资企业在贵港“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做得大”。二是全面提高纳税服务水平。想纳税人之所想,急纳税人之所急,忧纳税人之所忧,在坚持依法治税的前提下,以纳税人满意为最高工作标准,进一步提高纳税服务水平。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扩充服务内容,更新服务形式,优化服务手段,提高服务层次,简化办税程序等方式,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形成尊重纳税人、保护纳税人、服务纳税人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懂政策、懂会计、熟悉生产流程的优势,引导、帮助企业加强管理,促进征纳关系的进一步和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