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业园区发展现状与产业结构趋同
进入新世纪以来,*省确立了以工业化为核心,依托工业园区办工业的发展思路,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最近我们就*工业园区发展问题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全省工业园区发展的回顾和分析,探讨进一步推进工业园区更好更快发展的对策。
*工业园区发展成效显著
*工业园区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年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创建揭开了工业园区发展的序幕,*年-*年全省共设立开发区21家,其中省级开发区19家、国家级开发区2家。此后各地掀起了依托园区办工业的高潮,*年底全省工业园区迅速发展到137个。经过*年对工业园区的治理整顿,至*年底全省工业园的数量为98个。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促进了经济发展。*年-*年,全省工业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由42亿元增加到453.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由139.4亿元增加到1520.4亿元,上缴税金由5亿元增加到95亿元。工业园区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使*经济发展不断提速。*年-*年全省gdp的增长速度分别为8.8%、10.5%、13.0%、13.2%、12.8%和12.3%,高于全国的平均增长速度。
推动了产业集聚。一是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逐渐集聚相关配套企业落户。如吉安市永新县城北工业区依托赣龙鞋业的品牌和市场优势,一年内吸引近30家皮鞋、皮革生产企业进区发展。二是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带动相关配套厂家落户。井冈山市瓷城在改制激活原会师瓷厂、龙江瓷厂的基础上,通过引进11家生产日用瓷企业,带动陶瓷机械、烤花、花纸、彩印、陶瓷材料等8家配套企业落户,逐步形成以生产日用陶瓷为主的特色产业。三是归属同一行业,生产不同种类产品的企业集聚在一起,带动相关配套产品形成集聚产业链。如峡江、永丰、泰和、遂川等县工业园区已引进了30家医药企业,不少企业进行了gmp改造,使制药业成为工业园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事实证明,通过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产业配套、产业集群和产业特色,是增强工业园区发展后劲的潜力所在。
带动了城镇化建设。*年全省工业园区实际开发面积达293平方公里,相当于*年全省21个城市建成区面积的54%;全省城镇化率从*年的27.7%提高到*年的37.1%。
增加了就业岗位。*年全省入园投产工业企业达到6820个,比上年新增1006家;安置从业人员116.36万人,净增就业岗位25.91万个,增长28.7%;其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75.1万人。
提升了开放水平。*年全省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915亿元,世界500强企业有20多家落户园区,国内500强企业达到49家。工业园区招商引资规模和质量提升,极大地推动了全省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步伐,*年全省工业园区出口贸易达到37.53亿美元,增长53.8%,出口额在全国排名同比上升5位,增幅居全国第二,中部第一。
工业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省工业园区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应看到工业园区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以技术进步转变园区的经济增长方式。着力引进和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创汇企业和高附加值产品,提高入园产业层次。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相对集中或优先安排能将上游企业的“废料”转化为下游企业原材料的项目或企业进园区,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支持,以达到园区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利用。
以完善服务体系促进园区健康发展。各级金融部门要探索金融支持工业园区建设的新路子,解决园区内有效益、有市场、有订单、有信誉的中小企业贷款问题。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园区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建立和健全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市场机制和激励机制,鼓励和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到园区投资创业。按照“企业招工、学校代培,供需对接、渠道畅通”的要求,建立工业园区企业劳动用工的市场运作机制。建立健全工业园区信息服务系统,着力解决工业园区电价偏高问题。
以大开放战略提升园区招商引资水平。在目前*经济总量偏小、地方财力紧张、企业自我积累能力差、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单靠自身力量加快发展是不现实的,必须坚持以大开放为主的战略,通过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努力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提升园区招商引资水平,壮大工业园区的经济总量和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