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申请特大防汛开展灾后复产抢修水毁工程的经费请示

关于要求将余江县白塔渠灌区水毁修复工程列为灾后重建项目的报告

一、灌区概况

白塔渠灌区位于白塔河中下游两岸,信江左岸的冲积平原上,灌区范围东西宽25km,南北长35km,总土地面积625km。灌区工程建于二十世纪

五、六十年代,是后经多次续建配套建成的一座以引水灌溉为主,引蓄结合,集防洪、发电、排涝、血防、水产养殖、人畜引水、旅游等综合效益为一体的中型灌区。灌区由5个引水口、10条干渠(总长156.31km)、88条支渠(总长265km)、77座水库(其中中型水库两座、小

(一)型水库5座)以及1668座渠系建筑物组成,形成“长藤结瓜”的灌溉体系。灌区控灌面积21.5万亩,受益人口26万人,灌溉面积和受益人口均占余江县的三分之二,同时还灌溉东乡县、省水稻原种场、鹰潭市工业园区、龙虎山风景区的部分或全部农田。

解放前,白塔河两岸夏洪秋旱,十年九灾。“雷公放个屁,到处涨大水;三天不落雨,车破脚板皮”,形象地反映了当时余江的水利状况。加上灌区血吸虫病流行,仅解放前30年间就因血吸虫病死亡2.9万人,荒芜田地2万多亩,毁灭村庄43个,到处呈现“千村薜苈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凄惨景象。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水利作为农业的命脉,十分重视兴修水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余江人民发扬“战天斗2地、敢为人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血防精神,依靠自力更生、肩挑手推完成了白塔渠水利工程的建设,首创了“开新沟、填旧沟、修水利、灭钉螺”水利与血防相结合的典型经验。白塔渠灌区的建成使用,为我县在全国率先实现以县为单位消灭血吸虫病,促进我县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余江人民把白塔灌渠亲切地称为“母亲渠”,我县也先后四次被国务院授予先进单位称号。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四、灾后自救工作情况及请求事项面对灾情,为确保下阶段“双抢”灌溉用水的需求,我县不等不靠,迅速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疏通灌溉渠道,修复渠堤决口,加固坍塌渠堤,确保了干渠在7月5日前全线通水,并力争在“双抢”期间10条大干渠正常运行,确保灌区农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同时,已落实有设计资质的单位进一步核实灌区工程损毁情况,编制灌区水毁修复设计方案,争取早日重建和修复灌区工程,恢复白塔渠灌区的活力。

由于灌区受灾范围广,灾情重,水毁工程修复任务十分繁重,资金投入巨大。据测算,按二十年一遇防洪标准,白塔渠灌区水毁工程修复共需资金9200万元。近几年来,虽然我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由于底子差,基数小,可用财力仍然相当拮据,“6.19”特大洪涝灾害使我县各行各业均遭受重创,已根本无力独自承担修复白塔区灌渠水毁工程任务。为此,请求上级解决白塔区灌渠水毁工程修复资金5000万元,地方自筹4200万元,以造福于余江人民。

二〇一〇年七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