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局经济结构调整交流材料

从*经济结构的现状看,目前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正在和将要发生一场深刻的调整,面临着许多未曾预见的深刻问题。在这一现象中,*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面临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深刻认识这些问题的意义,并从根本上树立起正确认识和处理“快跑”的基本方向,对于促进*经济“快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在研究若干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围绕如何运用税收战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的理性分析

经济结构属于经济学范畴。研究分析*经济结构调整,首先必须弄清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还要清晰税收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互动作用及其调整经济结构的必要性。

(一)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

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带动结构优化,二者相互推动,共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在不断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但调整主要是“补短”,即以弥补短线产业,克服供给短缺为目标,其主要任务是克服产业“瓶颈”,或填补产业“空白”,是一种局部性质的调整。我国加入wto以后,*经济结构不合理的表现日益突出,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以及行业结构不合理,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严重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国际背景下,*经济结构特别是各产业技术落后的弊端日显突出,严重影响产业的竞争力,经济发展的步子明显放慢。因此,为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带来的挑战,增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动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积极有效地对*经济结构进行全方位、战略性调整。

(二)税收调节与经济结构的关系

税收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但税收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尤其是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换的过程中,税收调节的导向、激励作用更加重要。税收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方向上“引”。其调节的手段主要是通过流转各税,针对不同行业或产品设计高低不等的税率,透过市场机制调节不同行业和产品的盈利水平,并通过开征、停征、税收减免等手段,引导纳税人和生产经营方向和规模,使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二是结构上“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国家只对经济发展预测,重大结构与生产力布局规划进行宏观计划,而组成产业结构的各部门、各行业的经济活动,主要由市场机制发生作用。这就为税收诱导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前提。税收依照国家产业政策,通过税种设置、税目、税率的确定及优惠豁免政策进行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节,一方面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对经营不善的企业,通过破产、联合等形式重新配置资源,达到产业结构优化;另一方面,市场信号对产业结构调整会出现一定的误导,而税收调节又可减少资源浪费,达到合理的配置,使之符合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合理化。三是生产上“促”。马克思主义的再生产理论,阐述了两种规模的生产,即内涵性和外延性的再生产。对于*来说,依靠科学技术,不断挖潜改造,注意内涵性扩大再生产是十分必要的。但国民经济的发展,从总的方面来说,只有不断地扩大外延再生产,才能保证适当的增长速度,使产业、产品、企业在不断运动中,实现其产生-成熟-发展-衰亡的过程,社会生产力才能按比例不断发展。而扩大外延再生产,就要上基建项目、扩大产业规模。税收则通过税收政策实施有效推动,支持服务于产业政策,保持产业结构的优化。

税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引”、“限”、“促”是客观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其作用也是明显的。但税收只是国家运用的经济杠杆之一,调节的力度受经济环境的制约。在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时,同其它经济杠杆配合调节,将更能体现税收调节产业结构的作用。

(三)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当前,*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原来的局部性、适应性的经济结构,已不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加之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产业、产品的竞争力迫切需要提高,所有这些,都对*经济调整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1、经济结构优化,迫切需要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优化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又是*经济“快跑”的动力。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不快,其深层原因之一,就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拉大,这种经济结构状况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就业结构,也不利于资源利用的高效和优化,使经济增长缺乏动力。

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是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要求,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目前,*依然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结构升级缓慢,迫切需要对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信息化,并带动传统产业实现升级,这样,才能符合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要求,才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才是*经济“快跑”的关键所在。

2、经济全球化,迫切需要经济结构调整。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东南沿海省、市,通过“并购”与“重组”,促进了沿海城市的产业结构大调整,广州、上海、南京、深圳等城市正是通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使资金进一步向高科技企业集中,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实践证明,哪个省、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快、水平高,哪个省、市就能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占据优势。*企业和产业,将直接面临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双重挑战,与全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密切,受国内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今后,*市能否提高产业、产品,国内、国际竞争力,关键取决于产业、产品结构能否快速调整,是实现*经济快跑的关键。

3、科技创新化,迫切需要经济结构调整。结构优化升级和技术进步是互为条件的。一方面,只有加快技术进步才能促进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也要求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过程中才能实现。例如,现在我国机械工业是虚胖子,低档产品过剩,高档产品甚至不足,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对先进机械装备的需要。只有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才能为加快技术进步提供基础和条件。而且也只有以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为依托,确定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才能促使产业结构的变化与需求结构变化,反之亦然。因此,只有加快科技创新,才能使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消除相对生产过剩,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二、*经济结构效益走势分析

经济结构反映*各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和技术经济联系。通过对*经济结构效益走势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经济结构所具有的规模和它们之间的经济联系。从而使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建立在一个可行的基础之上。

(一)所有制结构经济效益走势分析

市场配置资源,赋予适当的经济结构。而经济结构由多个要素组成,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行业结构等。这些要素中,所有制结构占主导地位,却决定着其他要素。人们日常看到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行业结构等具体的企业行为,都是一定所有制结构形式下的外在表现,归根结底取决于所有制结构形式。就*所有制结构而言,随着国企改制步伐的加快,所有制结构转换取得重要进展。然而,不可否认所有制结构还存在一些矛盾,其突出表现为国有企业改制进展缓慢,部分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机制不活,效益下降,“责、权、利”不清,下岗人员增多。仅以20*年-20*年工业企业为例(见表一),国有企业亏损面分别为46%、50%、55%,亏损面逐年放大,亏损额连续3年达17.3亿元,亏损额每年以一定的比例递增;从民营企业看,亏损面分别占民营企业总数18%、16.9%、21.7%,亏损额为10.7亿元;从外商投资企业看,亏损面分别占外商投资企业总户数的23.5%、26.4%、22.6%,亏损额为3.4亿元。从国有、民营、外资企业亏损面、亏损额的比重看,国有企业亏损面3年平均高于民营企业10个百分点,高于外资企业23个百分点;亏损额比民营企业高61个百分点,比外商投资企业高408个百分点。

*

在税收收入结构中,国有工业企业、民营工业企业、外资工业企业3年累计上缴税金236.8亿元。外资工业企业增幅较大,国有工业企业和民营工业企业上缴税金比重较小(见表二)。国有工业企业20*年-20*年累计上缴税金87.3亿元,20*年比20*年增长20.56%,20*年比20*年增长28.94%;民营企业20*年-20*年3年累计上缴税金23亿元;外资企业20*年-20*年3年累计上缴税金126亿元,分别比国有工业企业高38.7亿元,比民营企业高1*亿元。

*

从县域所有制结构经济效益分析看,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产值、利润、税收的大户,而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下滑,仅以九台市所有制结构经济效益分析为例,国有企业20*年-2004年利润总额为1.76亿元,上缴税金总额为3.4亿元;民营企业利润总额为29.33亿元,上缴税金总额为63.72亿元;外资企业利润总额为21.77亿元,上缴税金总额9.91亿元。由此可见,民营企业创造利润总额和上缴税金总额,已远远超过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利润总额和上缴税金之和。随着国企改制加快,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二)产业结构经济效益走势分析

所谓产业结构是各类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源、资本等在社会各产业部门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调节的取向加大,*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最根本的一点是,作为社会供给基础的产业结构,在市场导向作用下,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模式,实现了与市场需求结构相对接。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以来,*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无论是三次产业之间,还是各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都有明显的改善。2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57.3亿元,比上年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630,3亿元,增长17.2%;第三产业增加值550.4亿元,增长13.5%,三个产业比重分别为11.8%、47.1%和41.1%。但必须看到,当前*的产业结构仍然面临着较多问题,择其要者主要是:

第一,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低,存在着三次产业结构发展的失衡和矛盾。我们可以通过(表三)中,反映*产业结构高度和水平。

*

通过(表三)产业结构比较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的产业结构和水平,从总体上只相当于美、日、英、法、加5国80年代末的水平。这说明*目前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落后20多年的差距。

第二,第一产业基础薄弱,存在着工业发展较快和农业发展较慢的矛盾。这主要表现在,农业的发展与工业的发展不相适应。20*年*工农业比为1.85:1,20*年为2.4:1。而正常的比例为2.5:1。从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看,*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与国外相差近20年,科技在农业丰产中的贡献份额仍在30%左右。而欧洲一些国家都在70%,美国高达80%。从农业耕地情况看,*工业发展的代价也是巨大的。目前,*人均耕地面积不足4.1亩,20*年*耕地面积就减少471.51亩。此外,还存在着农业基础落后,农业现代化生产程度低的问题。

第三,三次产业生产粗放落后,存在着工业发展与科学技术的矛盾。近年来,*企业的技术状况和经济效益有了一定改善。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依然存在,以及转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机制缺陷,各个产业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尚未得到彻底改变。从第一产业看,现代化程度低、生产规模小、生产技术和手段落后。*种植业的平均规模为每个农户耕作土地0.6公顷左右,而美国在200公顷以上,欧盟平均也在20公顷以上。*以农户为单位的家庭手工作业,也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以农场为主体的机械化作业;*的农产品加工增值程度低,增值程度不到农产品价值的1倍,而发达国家一般为3-5倍。从第二产业看,虽然比重较高,但内在素质不高,低水平产品供给过剩,而高水平产品供给不足,无论是企业的规模效益,还是技术装备,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目前,*企业技术装备达到20世纪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只有20%,属于国内先进水平的只有21.8%,大多数只处于六七十年代的水平。据有关部门计算,当今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中,60%-80%是依靠新技术,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到30%。企业低水平、低效益、数量型扩张比较普遍,低质量的重复建设严重。*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但传统产业比重较高,新兴产业发展不足,交通运输、仓储、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等行业的比重仍在45%以上。

(三)产品结构经济效益走势分析

近年来,随着市场和社会需求变化,*产品结构相应的进行了调整,一些老的产品被淘汰,一些新的产品应运而生,从而,使*出现了一些新的产品。但是,从产品结构看,不适应市场需求的问题依然存在。突出表现在:

1、产需矛盾突出,低水平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与高附加值产品短缺并存。这表现在,过剩的低水平生产能力不能及时退出,重复建设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在市场选择下,有些产品销售不畅,库存增加。据对*市内41种主要工业产品统计,目前产品生产能力利用比较充分的仅占30%左右,能力闲置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一的占28%,生产力严重不足,生产能力一半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占40%左右,*联信有限公司,年生产能力安排2,500万左右手机屏焊接能力,而每天焊接能力仅能达30%左右,企业处于吃不饱状态,造成大量设备闲置。2004年一汽集团年生产的轿车产量可达60-70万辆,因市场变化,造成10万辆左右轿车积压。同时,每年还要花大量外汇进口短缺产品。造成了*当前的结构性需求不足,制约着*经济快速发展。

2、产业集中度低,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现象与生产专业化程度不高并存。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现象严重,产品生产的专业化、协作化程度不高。绝大多数工业企业产业规模过小,产业集中度低,资金和技术投入分散,资产负债率高,在生产、市场、研究与开发等方面,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的优势;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相互封闭,自成体系,专业化协作水平低,尚未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20*年552户工业企业年销售收入总和为1495亿元,折合175亿美元,仅相当于一汽集团年销售之和(1075亿元)的139.06%,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这种“大而全”、“小而全”和盲目重复建设的问题,还未得到有效的解决。从近年上的项目看,已有24个省、市把电子工业列入支柱产业,发展的重点又都是通讯工具、电子声像等,但*也将其作为重点发展,楼房建了,设备进了,生产不到4年也就停产了,这种状态不仅把有限的资金置于沉淀,而且造成了技术专业人才的巨大浪费。

3、经济效益不高,产品单耗高、浪费大与劳动力素质低下并存。*工业技术含量低,多数产品单耗高、浪费大,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原材料产品向加工产品方面拓展,加工产品向原材料产品延伸。20*年,*市农副食品加工业消耗原煤37,06,407吨,洗精煤35,600吨,其他洗煤322,572吨,热力13,982,448百万千焦,分别占全市工业行业能源消耗总量的44.35%、4.48%、81%、78%。*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20*年工业劳动生产率每人每年平均为8,500美元,而美国、英国分别高达97,300美元、45,330美元。与此相对应的,就是劳动力素质低下。总体表现为人力资源丰富,而人才资源缺乏。据统计,*20*年工业企业从业人员299,578人,其中大专以上工程技术人员仅占9.1%。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1、大力促进农业产品深加工产业。围绕粮食、畜禽、特产品加工系列,对大成、德大、皓月等龙头农畜产品深加工企业暂免企业所得税,提高粮畜产品加工转化率,形成高起点、大规模、有特色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要继续扶持以农产品加工为主要方向,加快乡镇企业改制、改组、改造,发展新型农业企业,打造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群。大力扶持特色产业发展,扶持特色产业,离不开税收优惠政策的“引”和政府行为管理的“促”。首先,要在新上项目、市场定位、发展目标等方面科学决策、加强引导和扶持;其次,要解决好“小规模、大群体”中存在的生产方式落后、产品质量不高、市场竞争能力不足,与市场对接不紧密等问题,积极引导他们改制、改组、改造,发展高科技、新技术,加强开发、管理,向大规模、大群体发展;第三,要加快信息、技术、人才、引资、市场等方面的服务,鼓励农民组建各种协会和服务组织,靠利益机制的调整把更多的农民吸纳到特色产业中来,使产、供、销各方面结成利益共同体,让农民获得更多的利益。

2、大力促进工业产品优化升级。围绕工业产业整体优化和增加竞争力目标,加快第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一汽为龙头,强化核心,优化中重,实现轿车规模化和经营体制现代化,努力调整和发展汽车零部件企业,支持地方企业进行广泛合作,加快资产重组,逐步由单件配套,向系列配套转变;要以光电子产业为重点,依托我市光电子技术优势,大力发展以能量光电子为主的发光材料,光器件及应用整机,使*光电子产业源真正形成电子产业群;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重点,加快产业提升、产业创新、产业转移;要加快通用产品更新换代,鼓励发展农用机械、铁路客车、环保设备等产品,要突出名、优、新、特产品。对上述产业、产品国家应在税收政策方面给予十大支持:对部分欠税企业历史形成确实难以归还的历史欠税,按照规定条件,经国务院批准的给予豁免。对资源开采衰竭期的矿山企业,以及对低丰度油田开发,在地方具备承受能力的条件下,适当降低资源税税额标准。对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冶金工业、船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军品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行业,允许新购进机器设备所含增值税税金予以抵扣。实施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和缩短无形资产摊销期限,扩大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扣除优惠政策适用范围,提高计税工资前扣除标准等,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为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税收政策的支持。

3、大力促进发展第三产业。大力促进发展第三产业,是地方财政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点。营业税是地方税骨干税种,约占地税总额的30%,营业税多少,直接影响地方财政状况,而营业税80%来自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无疑是培养地方财源的重要方面,是壮大地方财力的重要基础。而从我市第三产业发展情况看,无论是就业人数还是产业比例,不仅远不及经济发达省市,而且与我市的经济发展实力状况也不相称。这既表明第三产业有巨大的潜力,又说明了发展的迫切性。税收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应实行突出重点的策略,第三产业中占有相当大比重的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及仓储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房地产业、咨询信息服务业、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经营性行业,是税收的支持重点。在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中,税务部门的职责主要是放宽政策,允许多种所有制企业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自主经营、公平竞争、促进发展,全面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