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经济适用房建设的政策规制
□作者:集美大学财经学院张启振
内容摘要。近两年来,国家针对房地产业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其中控制高档商品房的建设比例、增加经济适用房多次被提及。今年5月出台的“国六条”对住房供应结构和消费需求进行了规制,将减少城市因拆迁而新增的被动需求,而这部分人群恰好就是中低价位住房的需求
大军。本文就新形势下经济适用房建设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关键词:经济适用房建设对策措施
近年来,我国在实施经济适用房政策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表现在:经济适用房监管不严,执行机制不规范;经济适用房的供应对象、户型面积、房价失控;经济适用房建设规模下降,总量供应不足,一房难求等问题。而围绕经济适用房问题所引发的经济适用房还该不该建设的讨论中,有人主张停止开发建设经济适用房,有人认为经济适用房不能取消。笔者赞同后者,对经济适用房存在的问题不能“因噎废食”而否定取消它。
我国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必要性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一)政府部门提高对经济适用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经济适用房“一房难求”现象的发生,源于供应量严重不足的深层次的原因是地方政府利益观的错位,不愿意花力气建设经济适用房。作为经济适用房,土地是无偿划拨的、税费是减免的,而土地和税费恰恰是地方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这就使得经济适用房这项造福于中低收入者的福利保障政策与地方政府的财源形成对立。利益驱动的结果是:地方政府大幅度减少经济适用房建设的供地量,有的甚至变相停止经济适用房建设计划。
据统计,2004年全国住宅投资883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8.7。其中,经济适用房投资606亿元,比上年减少2.5,是2002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2005年1-5月,经济适用房投资同比下降了16.7。显然,这已经不是落不落实政策的问题,而是政府部门在市场经济中给自身如何定位的问题,究竟是为民谋利还是与民争利的问题。从199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加快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建设,到2004年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和人民银行联合颁布的我国第一部《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以及这期间与经济适用房相关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充分说明了我国政府在致力于解决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上的决心。但是,关键还在于各级地方政府要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勇于改革创新,扎扎实实地抓好落实工作,推进经济适用房的建设。为此,也就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必须彻底转变观念,切实提高对推行经济适用房重要性和长期性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明确和承担起其在经济适用房的建设与供应上作为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