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下林产品贸易发展分析
一、概念概述
1.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一种倡导降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技术、制度方面的创新以及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是其主要手段。低碳经济理念的提出是由气候、能源及国际竞争发展所致,结合讲解学的主流观点发现,是一种综合效应作用的结果,包含规模、结构和技术三个层面。通常长期贸易自由化是借助资源配置优化来实现,通过降低和控制交易成本及制定环境政策来最终实现。从长期发展角度来看,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到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乃至影响人类整体发展。而从现实的角度来分析,国际贸易与低碳经济是一种冲突状态,形成博弈的原因主要在于竞争使用与成本外部性所致。
2.林产品贸易与低碳经济的关系。我国森林本身具备面积大、结构复杂且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如下表所示),最重要的是森林属于重要的生态系统,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林产品贸易与低碳经济间除了具备国际贸易与低碳经济关系的共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资源与经济利用的对立和统一。首先,林产品贸易的发展是在森林资源基础上实现的,因此注重森林资源功能的经济利用,但低碳经济要求林木资源的有效生长,过度采伐势必影响林木碳汇功能,因此两者对立。其次,林产品贸易与低碳经济都是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且森林属于可再生资源,需合理经营方可实现永续利用。第二,需以合法、可持续方式充分利用森林资源。首先,在森林采伐方式上,很容易直接影响到相应的自然社会环境,采伐方式选择非常重要。比如选择低密度采伐可降低对环境的破坏,且经济实惠。但是实际采伐中太多损害性采伐、过度采伐,不仅损坏劳动者福利,更影响了环境承受力。其次,木材的利用需以技术创新来减少碳排放,林产品材料可通过技术制作胶合板来替代实木,由此带动小径木使用。第三,林产品贸易与低碳经济冲突的主要原因。首先,新能源理念的产生,导致传统工业发展受限,人类数量及城市发展占据大量森林空间,因此在森林资源方面面临新选择。紧随人口数量及经济活动的增长,人类利用和改变自然的能力随之增强,其中毁林的情况居多。其次,社会的变革与森林利用方式关系变得紧密,工业化发展推动森林利用方式的转变,后续更为重视森林资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展现。
二、低碳经济下林产品贸易政策背景
1.降低关税政策。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不断深入,当前国内现行林产品进口关税政策越来越趋向于国际关税水平。改革开放至今,经过了多轮关税降低的举措,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家针对200余种林产品实施降低关税政策,由此取消了非关税措施,并面向世界打开国内林产品市场,这些都为我国国际林业经济合作与维持全球林产品平衡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国际合作支持政策。国际合作本身是林产品贸易与环境保护两者协调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特别是先进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主要需要大力争取获得发达国家资金与技术方面的支持,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林产品蕴含的科技含量,最终实现环保标准体系的完善。
3.非关税壁垒。当前,绿色壁垒早已成为市场准入的重要标准,紧随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持续攀升,大多数人都开始高度重视身体健康及周边环境的质量问题。一些明显具备环保性质的产品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而一些有害健康,破坏环境的产品则直接受到人们的共同抵制。在此背景下,绿色壁垒随之产生,这本身是一种全新的非关税壁垒。
三、低碳经济下林产品贸易现存的问题
1.经营规模小,整体绩效差。我国林产品贸易经营主体不仅是国有大型企业,同时还包括多数私有及个体农户参与经营。尤其在我国林权体制改革之后,开始形成一种小规模、分散化的特征经营模式,具备小型生产的特点。可见,当前我国林产品贸易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一些弱小、分散的经营者很难有效克服自身的缺陷与不足,无法实现规模化运营,因此整体渠道效果也不理想。在目前的林产品市场中,主要还是一些集贸和批发市场为主的营销发展体系。尽管现存的林产品市场营销体系趋于完善,有效主体虽多,但规模效应较小,渠道整体呈现出高投入,低效益情况,难以解决产销环节当中所面临的小生产与大市场间的矛盾。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参考文献:
[1]武永平.低碳经济视角下江西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农家参谋,2018,(10):113.
[2]任汉屏.刍议低碳经济下黑龙江省林业发展措施[j].林业勘查设计,2017,(3):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