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1引言

在我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如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以促进我国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是当下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城镇化是我国通往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新时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规划要求全面落实新型城镇化,推进城镇化沿着正确的方法发展。因此,全国各地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推动我国县域的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2县域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基础设施是指为居民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系列物质工程设施,是我国国民经济各种事业发展的基础,在保障县域经济活动正常进行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落后的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会长期地制约该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我国某些县域,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限制了其市场竞争的实力,阻碍了其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例如,某些县域市政的公用设施建设如污水排放、雨水排放、路灯、道路、桥梁、隧道、广场、垃圾处理等普遍滞后,建设程度不高且功能不健全,造成了诸如交通环境差、污染高、就业困难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市民的日常生活体验和幸福指数,自然也制约着该区域经济的发展。(2)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够完善。一个县域的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包括医疗卫生、养老、义务教育、文化科技等方面,我国许多县域在基本公共服务的建设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许多县域还是存在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整体水平较低、均等化不够完善的情况。例如15年甘肃县域的一个调查显示,有医疗保险的和养老保险的人数只占整个城镇人口的56.49%和19.28%,远远低于12年统计的我国城镇平均数据95%和66.9%,差距十分明显。除了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教育资源不均等也是目前许多县域的一大问题。一方面,许多城市里教育资源虽然多,但是也满足不了越来越多的教育需求,导致校园小、班级人数多等情况的出现;另一方面,许多小城镇和乡村的教育设施也得到了提高,但是就读学生少,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正在影响县域的城镇化进程,制约着县域的经济发展。(3)城乡一体化进度缓慢。目前看来,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情势较好,但还是存在许多县域城乡一体化的进度非常缓慢,城市和乡村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融合程度还不够,导致了经济要素在城乡间的流通不畅通,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不够紧密。由于传统的户籍制度的影响,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许多人口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均没有做未能享受到城市居民的待遇,随之产生的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县域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同时,由于现在许多富农惠农政策的大力推广,许多农户不愿再去城镇,这又造成了逆城镇化现象的出现。

3推动我国县域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参考文献

[1]谷进军.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域城镇化优化升级的对策[j].河北企业,2019(9).

[2]高天跃.经济发展中的城镇化作用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