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木业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关键词木业产业;现状;问题;对策;山东临沂
中图分类号f3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01-0203-01
木业产业是临沂市十大传统支柱产业之一,经过20余年的发展,拥有了以胶合板、密度板、贴面板和建筑模板为主导,兼有地板、家具等门类齐全的产品系列。初步形成了以原材料、制板、制胶、生产设备制造等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主导产业。
1产业现状
2014年全市拥有各类木业生产企业逾2.1万家,生产人造板材3392万m
3、家具46.4万件、地板77.5万m2,产值1139.6亿元。板材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全国的21.3%、40%,远销欧美、中东、日韩等198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达20亿美元。
1.1产业聚集度不断提高
兰山区义堂镇和费县探沂木业生产核心聚集区,规模占全市的75%以上;其他县区也在不断完善产业园区,逐步形成小区域产业聚集。在商贸城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板材专业批发交易市场――“中国装饰板材城”和长江以北最大的家具批发市场――兰华国际家具材料城,构建形成了木业产业“前店后厂”的发展模式。
1.2产品结构逐步优化
木制品生产不仅包含了板材、家具等产品,依托板材产业发展起来的木工机械、胶粘剂等产品也发展迅速,其中板材生产所必需的热压机、旋切机、磨光机、涂胶机、覆面机、烘干机等系列机械设备占全国50%以上份额。另外,与之相配套的胶粘剂、化工生产企业180余家,绿色环保无醛胶生产厂家达75%以上。
1.3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明显
2014年,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木业企业378家,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25家;中国驰名商标、山东省著名商标分别为
2、12个。这些企业在行业界的主导能力、产品竞争力和核心技术均居全国前列。同时,在业界也充分发挥了科技引领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当地木业产业蓬勃健康发展[1-2]。
1.4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国内700余家企业在本地建立了研发平台,其中,院士工作站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省、市研发中心9家,创新型企业1家,共实施各级科技项目21项,拥有专利230余项。参与制定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各5项。有147家企业通过iso900
1、美国carb、欧盟ce等国际相关质量体系认证。
1.5区域影响力日益增强
临沂是“中国的板材之都”“国家级出口木制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正在筹建的“国家林产工业科技示范园区”已基本完工,“世界人造板大会”永久落户于此。
2存在的问题
2.1企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
本地企业数量大,但规模小,缺乏具有辐射带动能力的大型、特大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或跨国集团。布局分散,服务不配套,环保不达标,产品附加值低仍是当前这些木材企业的最大特点。一系列原因造成了当前产品竞争力差、净利润低的现状。
2.2技术装备水平差
整个木业产业的整体装备大都是本地制造的木工机械,这些产品科技含量低,自动化程度差,停工检修更是司空见惯。而从国外引进的高端大型自动化装备太少,几千万美元的现代先进的流水线几乎为零。当前,木业产业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多,效率低。低水平重复建设又造成了产能落后、能耗高、污染严重的后果。
2.3名牌少,下游终端产品缺乏
企业生产的产品内外销售基本以贴牌为主,直接后果是产品附加值低、利润空间小。以板材为原料的家具、橱柜、木门、地板生产厂家很少,高端产品、高档家具制造业引进亟须加强[3-4]。
2.4管理人才匮乏,产业组织化程度低
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稀缺。受各种条件限制,技术型、研发型人才引进困难。企业之间各自为战,互相拆台,竞相压价,恶性循环。市场与企业、企业与政府、政府与人才之间缺少桥梁纽带,无专职人员从事这方面的组织、协调工作。
3发展对策
3.1加快木业产业原料林基地建设
加大吸纳社会资金力度,实施杨树丰产大造林,更新现有品种,加大投资原料林基地建设力度,提高企业原材料本地供给率,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另外,结合国家木材战略储备项目的实施,制定境外木材进入生产加工企业的优惠政策,解决原料紧缺、价格偏高的问题。
3.2实施“绿色板材”计划,打造高端品牌板材生产基地
推广应用生态环保胶,改进提高生产工艺和示范园区带动以及行业协会组建木业产业联盟等措施,改变当前企业规模小、产品结构单
一、同质化严重、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低的现状,大力推进无醛胶工艺,扩大板材盈利空间,为企业带来较高利润。
3.3培植、引进骨干龙头企业
加大培植力度,引导或引进具有规模、技术优势的企业,创新自主品牌,淘汰落后产能,配套出台骨干企业培植办法。承接珠三角、长三角产业转移,引进名牌家具、地板、高端木制品产业,加快规模速度粗放型增长向质量效益集约型增长转变,推动产品升级,建成一定规模的高档家具制造基地。
3.4加快市场交易平台和物流平台建设
依托交易批发市场,对现有功能进行整合,提升市场功能。积极推进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引导交易方式由现货交易向“展示交易、期货交易、物流配送”方向转变,实现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三流合一。依托行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提供信息、技术和营销服务的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效益良好的电子商务中心,增强产业的集聚辐射能力。发挥第三方物流的产业优势,建立起物流园区与市内第三方企业的联系、合作运行机制。畅通物流与板材生产加工企业的业务合作渠道,强化仓储、运输配送等功能,与物流基地一道,提供优质信息服务。
3.5加大人才培养和引智力度
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并开展双向专业人才培养;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现有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结合高端人才的引进,配套出台木业产业职业经理、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优惠政策。
第二篇: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浔阳区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浔阳区委宣传部凌海
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一个以精神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系统,是一个涵盖文化艺术业、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音像制品业、展览业、文化娱乐业、文化信息业、策划创意业,文化服务业等在内的产业系统,有无限生机与活力的朝阳产业。浔阳区作为九江的中心城区,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文化资源特色鲜明,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面临难得的机遇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
一、浔阳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九江地处中部地区,经济总量和整体实力与沿海发达水平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20世纪80年代,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文化艺术的全球化,同时也促进我国的文化体制的变化。文化产业已成为沿海地区很多城市的支柱产业,而处在中部地区的九江和浔阳则是刚刚起步。
总的来说,浔阳的文化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主要表现为。从现状看,浔阳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不相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还不协调,与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还不适应,与发达省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从规模上看,我区文化企事业单位规模小,集约化程度
1低、产业链不长;从结构上看,传统文化产业的比重过高,现代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较慢,科技含量低,竞争能力弱;从投入看,总量偏小,比重偏低,融资缺乏有效的手段,资本经营尚未起步。文化产业在我区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然很小。另外,城区功能和管理权限的不足、文化产业扶持力度受限于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历史文化资源、饮食文化等虽有一定的潜力,但还没有得到合理开发,还不能发挥很好的效应。
二、浔阳文化产业发展主要障碍因素
文化产业跟
一、二次产业是不一样的,它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二次产业的发展。发展文化产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人们的消费,消费水平上不去,文化产业很难有大的发展。
政府投入少,文化招商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起步,本地居民消费能力低,缺乏知名文化产品吸引外地人来消费,致使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相当缓慢。和周边地区相比,我们的文化产业也相对落后,景德镇有陶瓷文化,黄石有服装文化,长沙有演艺文化。这些地区的特色文化对其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动作用。而我们的“金秋饮食文化节”还没有龙头项目作依托,主要还是就地取材,看菜吃饭,就文化说文化,对文化产业的拉动力不大。所有这些已成为制约浔阳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构成发展的主要障碍。
三、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
文化体育与网络、旅游被并列为21世纪最具有活力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例如,英国文化产业的年产值近600亿英镑;日本的化娱乐早在1993年就超过其汽车工业的年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值占gdp的五分之一,其视听产品也超过其航天航空产品,成为其第一大出口行业。所以说文化产业前景非常广阔,大有可为。我国同发达国家相比,文化产业的发展还相当的落后,我区同发达地区相比又有相当大的距离。
要实现浔阳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我认为首先应重视以下几项工作:
1、在坚持各种基本准则的前提下,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投资环境,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尽快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以市场融资为主力的文化投入机制,鼓励、支持、引导、开创多元资本进入浔阳,大力吸引外来资金,进一步完善投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化程度高、民营经济发展较快、民间资金充裕和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企业、个人、社会团体和境外资金等社会民间力量参与兴办文化产业。积极引导消费,拓展文化市场,从而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队伍建设。高素质人才是文化生
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是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的第一资源。根据浔阳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既要培养我区的人才,更要营造宽松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采取切实的保障措施,来吸纳人才,留住人才。在文化产业尚不发达的浔阳,文化产业人才发展的重点是文化产业经营人才,管理人才,科技人才。文化行政部门要根据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事业繁荣的需要,改进人才管理、使用制度,建立规范的人才有偿转让和自由流动机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安排必要的专项资金引进和培养既懂经营管理,又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本。
3、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环境,增强产业实力。应以政府规划为指导,以市场调控为基础。促进浔阳文化的产业结构升级。要选准重点和切入点,尽快打造一批能够产生品牌效应的知名文化产品和知名文化企业。
4、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真正做到政企分离,政事分开,企业与事业单位,经营单位与非经营机构分开的原则,按照市场经济的法规,规范政府文化部门的行为,对现有文化领域的不同行业和单位进行科学分类,区别对待,对不具有面向市场能力的公益性
文化事业单位及地方特色艺术团体,就是“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以更好地承担起政府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对经营性文化单位要积极稳妥地促进创新转制,按照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使其真正成为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同时要真正把发展浔阳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来抓,成立文联、社联。文化主管部门要切实把文化产业的发展做为富民强区的战略任务来抓,尽快推出《浔阳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确立浔阳文化产业发展方向、总体目标、要求和措施。要对文化领域的不同行业和单位进行科学分类,区别对待。积极扶持和支持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加快各类经营性文化单位做大作强,造就一批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管理科学的文化企业。
5、对文化资源实施合理的保护与开发。1995年,文化部提出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对文化资源加以保护。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产业的综合开发必须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应当在保证遗产完好的基础上合理地发掘,利用其优势,特别是民俗民间文化如剪纸、麦秆画、丝弦锣等无形资源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综合发展。只有有效地保护才能合理地开发利用,切忌急功近利的短期效益观念,要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视野来认识文化遗产的保护。对
于不能有效进行保护的行为,要诉之于法律。
我区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发展文化产业都应该把做出特色放在首位。特色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必须以特色求生存,谋发展,赢市场,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把文化产业真正做成我区的支柱产业。
第三篇:乡镇经济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镇经济(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我镇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
1、农业科技含量还不够高,特别是水产养殖业的病害防治还未得到彻底解决,海捕业形势还较为严峻;农业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
2、由于受xx至黄埠公路的制约,招商引资成效不大,离实现农村工业化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3、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旅游经济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发展。
4、缺乏财源税源,资金紧缺,一些项目建设受到影响。[xiexiebang.com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我们将采取如下对策:
(一)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结构优化升级
要突出养殖主导地位,努力建设“养殖强镇”。重点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原则,启动元新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项目,力争通过示范区的建设,带动我镇水产养殖上规模、上档次,促进现代农业建设。要充分利用台地、荒地等资源,加强规划,加大开发力度,大力发展优质水果和经济林木,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开辟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和增加群众收入的新渠道。要调整渔业结构,建设渔港经济区加快渔村的脱贫致富步伐。
(二)加大工业开发力度,壮大全镇经济总量
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业开发的突破口来抓,以海丰港平战码头的建设和xx至黄埠公路的修通为契机,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关系,“走出去,请进来”,迅速掀起招商引资热潮,用我们的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千方百计把项目引进来。特别要继续抓好“回归工程”,下功夫把在外地办厂的xx老板引回来、拉回来,鼓励他们在xx投资置业。同时,我们将继续做好“筑巢引凤”工作,配套完善工业区,不断优化服务质量,为工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
(三)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要积极实施“旅游驱动”战略,把旅游业作为驱动我镇新一轮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来抓。要千方百计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大力鼓励客商前来我镇开发旅游资源和兴建旅游设施、兴办旅游企业,重点开发好南方澳渡假村、海水天然浴场和拉大网等旅游项目,逐步建成融海景、美食、娱乐于一体的整套滨海消闲避署圣地,达到有海景可观,有海水可浴,有海味可偿,形成具有xx特色的滨海旅游业,以旅游开发带旺带热饮食、商贸、运输等第三产业,促进我镇经济大发展。
(四)利用民资民力,下大力气发展民营经济
要毫不动摇鼓励、扶持、引导民营经济的发展。在指导思想上,要突出一个“放”字,即放开手脚,放宽政策,放手发展,打破“主、辅”的界限,不看比例看效益,不看成份看贡献,不看规模看发展。在发展路子上,要突出一个“宽”字,即拓宽经营对象,拓宽经营范围,拓宽经营领域,不限行业和比例,做到
一、
二、三产业一齐上,农业、工业、旅游、运输、服务等业全面抓。在发展环境上,要突出一个“优”字,即优化氛围,优化条件,优化服务,优化政策,支持鼓励有实力、有能力的人创办更多的民营企业。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交通方面,要千方百计修通xx至黄埠公路、南香至鹅埠公路和青山仔公路,同时加快各乡村公路的改造和建设,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港口方面,力争将xx渔港列入全国渔港建设重点项目,进一步加强渔港建设,增强渔港载体功能;加快海丰港建设,建设成为高起点、高标准的二类口岸。市政方面,要设法上马自来水改造工作,让群众饮上洁净、卫生的“放心水”;争取上马3.5万伏输变电站,改变我镇电力不足的落后状况;同时,要增加对水利设施的投入,抓好对病险水利设施的除险加固,争取上马xx堤围建设工程。
(六)加大财税管理力度,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坚持“开源节流,量入而出”的聚财理财原则,千方百计挖掘财源税源,增加财政收入。要着力在培植财政财源上下功夫,强化税收征管,积极稳妥做好费改税的开征及准备工作。加大“收支两条线”管理力度,堵塞各种漏洞,坚持依法征收原则,把该收的资金坚决收上来。采取有效措施,扶持上马造血型的发展项目,拓宽收入渠道,增强财政支配能力。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从严控制支出,切实把好资金投向,把有限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5.加强流通学科建设,培养流通人才队伍
客观上,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为流通业发展和流通理论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建议在国家层面上重视并加强流通学科建设,借这次学科调整之际恢复贸易经济学二级学科的
地位;鼓励高校恢复流通经济学的学科设置;支持高校和研究机构增加设立流通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培养点。同时,加大流通经济学研究的科研投入和期刊杂志增设,提高流通经济学学科在经济学界的地位和影响力。通过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向流通企业提供高层次的流通人才,为流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持;同时,加强流通理论研究,为流通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决策支撑,促进流通业的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