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研究不应忽视的问题
我很赞赏东方网友的观点,产业群的发展一般来讲确实是需要一些基础,和一些自发的规模示范存在。但是我觉得产业的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单单只有地中海纺织模式一种。面对当今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产业发展趋势,我们不能只是坐等自发的产生之后再来进行相关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毕竟在这个一日千里的社会,谁先抓住机会,创造条件,做好相关集群的支持系统,那么,越过相关的产业自发阶段而直接进入高级产业集群阶段,我想这样应该更加的符合现在的发展节奏。对于一些落后地区以及民营经发展,其后发发展战略若能作好相关支持系统的建设和构架,那么,就可以不要经过自发阶段而直接进入集群化,规模化阶段。并且,由于越过了自发阶段,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之中还可以避免自发阶段的后遗症所带来的阻碍成本。
第二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比较研究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1导言
1.1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1.2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3研究内容和逻辑框架
1.4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有关概念的界定
2产业集群研究理论综述
2.1产业集群研究
2.1.1国外产业集群理论
2.1.2我国产业集群研究现状
2.2集群竞争力研究
3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一般理论分析
4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4.1产业网络分析
4.2创新学习分析
4.3公共环境分析
5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实证分析:温州、东莞、意大利的比较
5.1意大利案例
5.2东莞案例
5.3温州案例
5.4三案例的比较分析
6结论与展望
以上是我的硕士论文框架,研究目的是通过比较研究国内外的产业集群以及传统产业和高新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来寻找我国发展地方产业集群的一些思路。请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多多指教,谢谢。
第三篇:浙江产业集群化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浙江产业集群化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以永康五金业为例
李媛娜(浙江树人大学)
摘要:浙江是我国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典型代表,产业集群是浙江经济发
展和活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以浙江省永康市五金产业为例,分析了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研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永康五金产业集群发展对其他地区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产业集群五金业启示
0引言
产业集群是一种相同的企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地区的一种
企业成长现象。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地已有许多成功的产业集群范例。而在浙江省,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集群在浙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集群化成为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本文以永康的五金产业集群为例,分析浙江产业集群化发展过程;同时分析现阶段这种模式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以此为其他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借鉴。
1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综述
集群化是产业呈现区域集聚发展的态势。所谓产业集群就是指
在某个特定产业中相互关联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若干企业和机构的集合。产业集群的崛起是产业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趋势,是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
克鲁格曼认为产业集聚的优势应是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和企业
外部规模经济(包括市场、劳动和资本的规模收益递增)共同作用的结果。产业集聚的程度越大,规模越大,也就使企业所在产业的整个规模扩大了,这样中间投入品的种类更多,分工更细,消费品种类也更多,提高了居民的效用水平。
但产业集聚规模也有一个最佳限度,视产业集聚区的承载力及
可开发性、基础设施的可通达性而定。过度的集聚会造成地价上升、场地拥挤、环境污染等,虽然企业间的前后向联系所产生的向心力与贸易成本和地租所产生的离心力的强弱抗衡会决定集聚与分散,但企业迁移的惰性和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倾向于增大集聚规模。因此要集聚与分散适度,必须加强政府的干预。
2永康市五金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
2.1永康市五金产业发展现状目前,永康市有五金机械企业
万余家,从业人员20多万人,产品涵盖机械、日用五金、建筑五金、工具五金等7大类2万多个品种,现有集团公司15家,冠浙江省名的95家,无区域性企业集团(冠中国名)6家。永康制造的五金产品共有一万一千多种,其中100多种产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三分之一。目前永康五金产业的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0%,税收占80%。全国私营企业500强中,永康的五金企业占据了8席。
2.2目前永康市五金产业集群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浙江省的
产业集群化特色经济之所以得以发展,主要是发挥了区域各种资源
要素的整合能力及其协同效应,追求适合于区域具体特征的发展道
路。但是应该看到这种产业集群化发展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永康
的五金产业集群亦是如此,在企业的形式、规模、层次和产品的质量、品牌等方面都表现出产业集群初级阶段的不足。
2.2.1集聚的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永康市五金企业多为中小型
的民营企业,2004年注册民营企业561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645家,其中销售收人超亿元工业企业55家,销售收人超10亿元的企业仅有2家,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缺少强有力的龙头拉动。
2.2.2集群企业组织形式和有关社会市场发展的落后永康市
的五金企业以家族企业为主,企业管理以家族式管理模式占主导,产权清晰、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尚未确定,企业之间的信息关联度较低,并且社会市场缺乏高度的完善的信用机制和金融体制。
2.2.3集群企业技术层次偏低,产品的品牌形象不强永康市的
五金行业从整体上看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和粗放式经营为主,多数企
业以产品模仿和技术模仿为主,产品的差别性又不大,许多产品是
同类产品,或竞争性很强的替代产品,而且产品的加工工艺简单、技术含量低、科技含量低和产品附加值低。同时,没有形成良好的品牌优势,各种产业发展仍缺乏强势品牌的有效拉动。企业自主研发和
技术创新动力缺乏。
2.2.4集群内企业之间恶性竞争严重永康市大多数企业都是
直接生产最终产品,企业间没有形成相互协作,上下配套的完整体
系,不愿与相关企业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同行业间会通过低价竞争
创造利润,致使企业为此减少成本而降低产品质量。集群内企业的
行为将影响本地产业集聚在整个市场上的声誉,从而影响本地企业
群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某些企业低劣的行为将导致整个行业的
消失。而且永康市新兴行业培育相对滞后,这就给该区的发展带来
一定的风险。
2.2.5集群企业外流永康市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可利用土地
培训过程中,还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传媒,以扩大教育培训覆盖面,提高教育培训效果。
3.3促进城乡人力资源的转移与交流,利用外部资源带动农村
人力资源的进步。我省农村每年都有大批青壮年外出务工,对此,可
以因势利导,采取“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形式,一方面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剩余人力资源转移输出,让他们到城市学习新知
识、新技术、新观念;另一方面,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动员和引导那些经过市场经济潮流锻炼,会经营、善管理的优秀人才返回本土,成为农村的致富带头人。其次,还可以采取灵活的引人引智机制,根据
本地经济发展特点,从城市的国企、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借脑引智”,吸引“候鸟式”人才,形成人才共享。此外,还可以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联合办学,实施订单式教育,建立农村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3.4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和生活环境,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
身体素质。人力资源的健康状况决定了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的高低。
更新农村医疗设施,建立健全农村居民的医疗保健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可以从基础上保证农村人力资源的身体质量,保证增加农村
人力资源的产出。要建立适合我省农村的医疗保健体系,政府首先要增加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切实解决政府预算支出在城乡之间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其次,要加强政府对农村药品和医疗机构的监管。第三,要增加对农村防疫防病、健康教育及卫生知识的普及,倡导良好的卫生习惯,保证农村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湖北省统计局.2005湖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王扬铭.试论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及利用[j].2006(1).
[3]李治邦.农村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农村经济.2002(11).
[4]任桂芳.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探讨[j].农业经济.2006(5).
(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科技处项目b200619003研究成果之一)社科论坛社科论坛
(上接第96页)
97浅析党的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孔祥秀(甘南县委党校)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十七大报告的核心内容,深入学习和理解十七大报告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就必须深刻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立足点;二是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三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实践经验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十七大科学发展观时代背景
0引言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四、案例研究
海宁皮革产业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1926年一位海宁籍海外留学生出于产业报国的宏伟志向,回海宁创办了用于制革的轮筒厂,多年发展之后于20世纪60年代演化为海宁皮革厂和海宁制革厂,这两家企业作为母体奠定了海宁皮革产业发展的基础。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这两家国有集体企业中的技术人员、市场人员和管理人员创办了许多乡镇和个体皮件企业,海宁皮革产业进入集群快速成长时期,产业的区域特色初步形成。其中,随着当时“雪豹”、“富邦”、“卡森”等一大批乡镇皮革企业的崛起,不但自身成为国内皮革行业的知名企业,而且也为当地皮革产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才,为海宁皮革产业发展打下了基础。海宁皮革产品出口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海宁制革厂就成为全国最大的专业皮衣出口企业。改革开放以后,海宁皮革产业在充分利用低成本劳动力比较竞争优势和政府出台的相关鼓励及扶持出口的政策下大力发展外向型企业,近几年海宁皮革企业的对外出口额呈现高速增长,作为我国典型的外向型产业集群,海宁皮革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已经初具规模(如图4)。
从上图可以看出,海宁市皮革产业的创新路径。一是鼓励集群企业(成员)构建外部创新网络,促进集群外部异质技术资源的导入。立足全球价值链,搜索发达国家技术领先者的技术资源,通过构建外部创新网络来获取。二是完善产业集群的内部创新网络,提高网络成员的协同创新能力和水平。重点围绕影响产业集群技术能力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进行跨部门、跨学科的联合研发,建立内外部创新网络的联结枢纽,开启“破坏性创新”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