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处理好国有林区发展林下经济的三个关系

范文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浅谈如何处理好国有林区发展林下经济的三个关系

摘要。国有林区既是国家生态安全重要保障区,也是国家木材资源战略储备基地。由于国有林区特殊的生态价值和所处的特定发展阶段,决定了林区经济的特殊发展定位。即保护好森林资源成为林业建设最根本的任务,加快经济转型成为林区发展最现实的问题。提高生活水平成为职工群众最迫切的需求。基于此,发展以林下资源承包经营为主要模式的林下经济,既能够有效兼顾生态、产业、民生需求,又可实现国家得资源、企业得发展、职工得实惠三方共赢,是加快推动国有林区转型发展的战略之举。但与此同时,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此进行论述。

关键词: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三个关系

林下经济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在林冠下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菌类)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的生产与经营系统。

林下经济是一种崭新的农林业生产方式与经济现象,有助于减轻林业产业的压力,优化环境。林下经济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目前处在蓬勃发展阶段。循环农业的理念是林下经济产生的科学基础,社会的快速发展是林下经济产生的前提,生态环境的改善是林下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促进农民的增收致富是林下经济发展的基本目的,林下经济已成为我国继循环农业后主要农业经济发展现象之一。

国有林区是落实国家新时期林业发展战略,构建现代林业体系的核心和基础,承担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护和培育现代化建设木材资源的重要职责,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从现阶段的发展来看,无论是国有林区还是集体林区,要实现由传统的林木经济向多元复合型经济转型,将现有资源优势转变为资本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发展林下经济无疑是最现实、最直接的选择。但从实践看,国有林区和集体林区在林下经济发展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集体林区发展林下经济是

最新【精品】

范文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通过家庭承包方式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而国有林区推行的林下资源承包是在保持林权国家所有不变的前提下,充分赋予林区职工林下资源经营管理权。由于承包人身份和经营权限不同,国有林区在发展林下经济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1、处理好林业生产与发展林下经济的关系。集体林区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立了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承包区域内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由农民自行组织实施;国有林区林下资源承包职工只是获得林下资源经营管理权,没有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所有林业生产必须由基层林场组织实施,如果处理不当,势必产生中幼林抚育、补植补造等林业生产与发展林下经济的矛盾。因此,国有林区发展林下经济,必须统筹兼顾林业生产经营,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根据林下资源承包经营年限,制定《林业生产经营与林下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推动林业生产与林下经济协调发展。要根据实际出台优惠政策,使承包户能够优先参与林业生产经营,尽可能使承包户在自己承包地块内实现统筹综合经营。同时建立健全补偿机制,设立林下经济发展投入评估机构,当林业生产经营与林下经济发展发生冲突时,经过评估后予以合理补偿,消除承包户的后顾之忧。

2、处理好资源管护与发展林下经济的关系。伊春国有林区作为国家重点国有林区,肩负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木材资源战略储备的重任,保护好、培育好森林资源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神圣使命,与集体林区相比,伊春林区承担的森林资源管护责任更加重大、管护要求更为严格。因此,在发展林下经济时,必须妥善处理与资源管护之间的关系,努力探寻“管护”与“经营”之间契合点,实现资源管护与林下经济发展的“双赢”。在承包地块分配上,尽可能将承包地块落实到管护员的管护区域内,客观上形成承包者与管护员责权利的一致性。在管护责任落实上,明确规定管护员对管护区域的生态安全责任,特别是严防不法分子借口发展林下经济毁林开垦,改变林地用途。在经营收益获取上,可使承包者享受管护费与承包收入双重收益,调动职工在保护生态前提下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并从有利于长远投资出发,比照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明确承包经营期限不低于30年。

最新【精品】

范文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重点加大林区瞭望塔、管护站和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兼顾林下经济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管护与发展需求。

3、处理好承包职工与其他群众的利益分配关系。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面向本集体内所有农户,而国有林区资源属国家所有,林管局代表国家行使资源监督、管理与经营职能,这就决定了国有林区林下资源承包经营只能面向本企业职工,唯此才能更好地发挥林业职工主动参与管护与科学经营的职责,实现森林资源管育与林下经济发展双赢。由于承包人身份限制,林区群众特别是处于林农交错地带的农民,以及外地流入人员将无法通过林下资源采集或种养获取利益,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措施,解决这一矛盾,确保林下经济在和谐氛围中长期顺利发展。根据林区资源分布,适当划出部分资源富集区作为公共采集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林场职工以外群众的增收需求,缓解利益冲突。鼓励和引导林下资源承包户成立合作社,吸纳林业以外群众参与林下种植、养殖,形成利益共同体,既可解决资金、技术等投入难题,又可使大家共同受益。重点扶持发展林下产品精深加工,将“蛋糕”做大,延伸产业链条,扩大就业份额,使林业以外群众不再将目光盯在有限的资源采集上,与林业职工一道共同推进林下经济产业化发展,增加收入,加快发展。

实践证明,只有处理好三者的关系,才能有效加快林业生态体系产业体系建设,形成生态保护良好格局。深入发展林下经济,要使广大林农更深刻地认识到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农民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扩大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增强水土保持和涵养水源的能力,使广大林农充分认识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护生态、合理利用生态资源、致富增收,是为了林业资源的有序利用,是促进绿色增长的迫切需要。

总之,林下经济产业只要站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共赢的战略高度,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道路,必将成为林业产业发展的新出路,成为林区再创业的坚强基石。

最新【精品】

范文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最新【精品】

范文

第二篇。林果园如何发展林下经济.答案林果园如何发展林下经济。

林果园下种植、养殖发展空间巨大,用循环经济理念带动林下经济产业化经营。从而促进生态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满足游客求真、求知、求趣的需求,林下经济大有可为。

什么是林下经济。林下经济就是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微生物菌类、和动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达到林地生物多样性,休闲农业发展林下经济不光能为农业主体增加收益,还能增加游客观光、采摘、垂钓、体验、认购、认领等休闲游乐体验活动。为农业增收赢利开辟一条新的路子。林果园发展林下经济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林禽模式

在林果园下种植牧草或保留自然生长的杂草,在周边地区围栏,养殖土鸡、鹅等家禽,树木为家禽遮荫,是家禽的天然“氧吧”,通风降温,便于防疫,十分有利于家禽的生长,而放牧的家禽吃草吃虫不啃树皮,粪便肥林地,与林果木形成良性生物循环链。在林果园建立禽舍省时省料省遮阳网,投资少;禽粪给树施肥营养多;但林禽模式选址要尽量远离游客,不影响游客休闲环境。林地生产的禽产品市场好、价格高,属于绿色无公害禽产品。

2、林畜模式

林果地养畜有两种模式:

一是放牧。即林间种植牧草可发展肉用羊、肉兔等养殖业。速生树的叶及林间种植的牧草及树下可食用的杂草都可用来饲喂牛、羊、兔等。林果地养殖解决了农区养羊、养牛的无运动场的矛盾,有利于家畜的生长、繁育;同时为畜群提供了优越的生活环境,有利于防疫。

二是舍饲饲养家畜。如林果地养殖肉猪,由于林果地有树冠遮荫,夏季温度比外界气温平均低2~3℃,比普通封闭畜舍平均低4~8℃,更适宜家畜的生长。林畜模式可创意牛(羊)拉车、喂草、与小牛(羊)糕亲密照相、认养等体验活动。

3、林菜模式

林果木与蔬菜间作种植,是一种经济效益较高的模式。林果园下可种植大葱、青椒、茄子、卷心菜、黄花菜、蒲公英、蕨菜、马齿苋、薇菜、酸模、苋菜、落葵、乌塌菜、荠菜、黄秋葵、山芹菜、荆芥、紫苏、树番茄、酸浆、菊花脑、紫背菜、刺菜蓟、苦荚菜、金丝瓜、香椿菠菜、甘蓝、洋葱、大蒜等蔬菜,一般亩年收入可达700~1200元左右。

4、林草模式

该模式特点是在林果园下种植苜蓿草、黑麦草、红三叶草、白三叶草、鸭茅、无芒雀麦、狼尾草、鲁梅克斯牧草或保留自然生长的杂草,树木的生长对牧草的影响不大,饲草收割后,饲喂畜禽和鱼类。一般说来,1亩林地能够收获牧草600千克,可得300元左右的经济收入。

林草模式农庄可创意割草、草编工艺、草喂鱼等体验活动。

5、林菌模式

在林果园下间作种植食用菌、如平菇、鸡腿菇、香菇、黑木耳、毛木耳、草菇等,是解决大面积闲置林果园下土地的最有效手段。食用菌生性喜荫,林地内通风、凉爽,为食用菌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可降低生产成本,简化栽培程序,提高产量,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生产空间,而食用菌采摘后的废料又是树木生长的有机肥料,一举两得。

林菌模式农庄可创意种蘑菇、采蘑菇、学习蘑菇知识等体验活动。

6、林药模式

林果园间空地适合间种人参、西洋参、灵芝、天麻、田

七、黄连、金银花、天门冬、水飞蓟、枸杞、百合、细辛、大黄、甘草、红景天、何首乌、半夏、天南星、柴胡、元胡、五味子、板蓝根、砂仁、巴戟、草果、益智、石斛、青天葵、灵香草、苦草、千年健、黄姜、薄荷、白术、黄芪、桔梗、党参、芍药、刺五加、白芷、茯苓、山茱萸金等药材,对这些药材实行半野化栽培,管理起来相对简单。据调查,林果园下种植中药材每亩年收入可达500~700元。

综上所述。林果园下种植、养殖发展空间巨大,用循环经济理念带动林下经济产业化经营。从而促进生态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满足游客求真、求知、求趣的需求,林下经济大有可为。

第三篇: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经济探讨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经济探讨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结合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探讨国有林场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及林下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以促进林下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林下经济;发展;要求;模式

所谓的林下经济,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将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发展于此的经济作业,其中包括了林下、林中以及林上产业。发展林下经济可以缩短林业经济周期,保护生态的稳定与安全,提高林业经济附加值,从近年来各国有林场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林下经济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1广东省国有林场基本情况

广东省共有国有林场188个,分布在21个市、84个县、经营拥有的总经营面积73.9万hm2,林地面积60.7万亩,约占全省林地面积的7%;在有林地面积中生态林面积占51%,商品林面积49%。2008年底统计:林蓄积量合计约3384m3,占全省森林资源总量的8%。在职职工1.5万人,全省林场资产总约35.5亿元。2013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到2015年,全省发展林下经济面积在186.7万hm2以上,林下经济产值在450亿元以上。

2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必要性

2.1单一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综合效益较为低下

如今省内部分国有林场中,现有的经济模式已经不适应林区的发展,旧模式导致林业资源被浪费,使得林区经济的综合效益相对较低。在国有林场中,仍有很大一部分延续过去造林伐木传统的单一经济发展模式,大量的林地资源未被综合有效地利用,经济效益长期徘徊在较低的水平。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使林区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综合利用,经济效益无法得到充分的提高,而且对生态平衡发展具有破坏性的危害,直接导致林区的林业资源逐渐枯竭,林区发展的经济效益与生态环保效益形成对立矛盾的态势。

2.2实现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发展多元化的林下经济是转变国有林场的林业经济增长模式,促进林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国有林场探索出一条以林业为主,林下养殖、种植、森林旅游综合发展的多元化经济发展模式,以充分地利用林区丰富的林地资源及广阔的林地空间来提高林区整体的资源利用率和经济产出效率。将单一的林区经济发展模式拓展为综合利用林区多层空间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对林下资源的合理利用以科学发展国有林区的经济。同时,多元化的林下经济发展可以使得林区的职工通过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在相对短时间内获得经济收益,以避免由于林木收益周期较长所带来的急功近利破坏生态的问题。整合林区的整条林业产业链,实现既能在短期内获得收益,又能在长期保护生态维护树林,长期与短期协调发展,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整个林场的可持续发展。

2.3节约型林场及环境友好型林场的要求

充分利用林场内的各种资源,实施多元化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是林场节约林业土地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林场和环境友好型林场的要求。发展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以及森林旅游,既可以扩增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强化水土的保持能力和水源的涵养能力,为林区的生态平衡打下水源基础。同时,通过发展林下养殖业将牲畜从室内养殖转移到林间放养或圈养,既可以提高牲畜的品种质量,减少病菌传染的机会,改善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还可以使林区的整个生态系统更为一体化,生物资源的循环更合理,以促进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成。

3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林下经济是指依靠林地资源,以科技为技术支持,合理选择适宜林下生长的菌类及微生物、动物、植物的物种,并施以系统化地种植养殖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既实现林地生物品种的多样性,又在农业、林业、牧业三方面实现资源互补、优势共享,最终实现整个生态圈的平衡稳定可持续的循环发展。

国有林场是宝贵的优质资源之一,森林资源和辽阔的林地空间,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成功探索出多种高效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如林下种植模式、林下养殖模式、森林旅游模式等,为整个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

3.1林下种植

国有林场拥有极其丰富的林下资源可供发展种植业。可供考虑的发展模式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4.1.1林+花模式

即在林下大批量种植各类耐阴的观赏类植物和花卉。

4.1.2林+菜模式

即在林下种植喜阴的经济作物。

4.1.3林+药模式

即在林下培植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或其他作物。

4.1.4林+菌模式

即在林下种植各类菌菇类。

在连山壮族瑶自治县,许多乡镇在山上的枫树林下便会长出一朵朵天然的灵芝,因其具有促进和调整免疫功能、抗自由基、抗神经衰弱、治疗高血压、治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抗过敏作用等功效,药理价值极高。在各地区市场需求都很旺盛,产品供不应求,价格居高不下,经济收益可观,可作为农户发展林下经济种植模式的首选之一。近年来,该县以“林+菌”模式作为该山区乡镇农民主要的致富创收项目进行推广,并对灵芝种的林区施以各项全面的生态保护措施,有效保障林下的生长环境以适合灵芝的生长。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4]张晓.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五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中共南阳市委党校河南南阳473056;作者简介:张利平,经济学硕士,现为中共河南南阳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

(责编:贾伟)